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经典3篇)
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优秀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是保障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下面将介绍一篇优秀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
主题:认识身体部位
年龄:3-4岁
目标:通过游戏、歌曲和手工制作,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教学活动一:游戏-找出身体部位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幼儿组成。教师会播放一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随机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会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比如“头部”,幼儿需要迅速找到并用手指出自己的头部。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给予表扬和奖励。
教学活动二:歌曲-头肩膀膝盖脚趾
教师会教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头肩膀膝盖脚趾》,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幼儿在跟着歌曲的节奏唱歌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身体动作。教师会多次反复教唱,直到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歌曲和动作。
教学活动三:手工制作-我的身体模型
教师会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人形图纸和一些颜料、刷子。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用颜料在图纸上画出自己的头、手、脚等身体部位。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完成后,幼儿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和家长。
教学活动四:小结-回顾身体部位
教师会带领幼儿回顾刚才学习的身体部位。教师会问一些问题,比如“你的头在哪里?”、“你的脚在哪里?”等等,幼儿需要用手指或口头回答。教师会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幼儿在游戏中、歌曲中和手工制作中,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到认识身体部位的乐趣。同时,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身体部位认知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优秀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是保障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幼儿教育中,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下面将介绍一篇优秀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
主题: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
年龄:4-5岁
目标:通过观察、游戏和绘画,让幼儿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
教学活动一:观察-动物图卡
教师会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图卡,每张图卡上只有一种动物的图片。教师会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图卡,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称。教师会逐个呈现每张图卡,让幼儿逐渐认识更多的动物。
教学活动二:游戏-动物猜猜猜
教师会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动物的图片,但是不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图片。幼儿需要通过其他幼儿的描述和动作,猜出自己手中的动物是什么。幼儿可以通过问问题和观察其他幼儿的反应来获取线索。猜对后,幼儿会得到奖励。
教学活动三:绘画-我的最爱动物
教师会要求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用颜料和画笔在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形象。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完成后,幼儿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和家长。
教学活动四:小结-回顾动物名称
教师会带领幼儿回顾刚才学习的动物名称。教师会问一些问题,比如“老虎是什么动物?”、“小鸟是什么动物?”等等,幼儿需要用手指或口头回答。教师会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幼儿在观察中、游戏中和绘画中,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到认识自然界中动物的乐趣。同时,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范本
折纸《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可以装扮我们的活动室。
2.愿意并喜欢参加活动,在画画、唱唱、贴贴的活动中发展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小青蛙范例,折纸用纸,荷叶与荷花的背景图,《悄悄话》磁带。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折纸兴趣。
1.教师:夏天到了,看池塘里什么开放了?
池塘里除了有荷花,还有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把它们贴在活动室的哪个区域。
2.教师:呱呱呱,谁来了呢?这里住着一群小歌唱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让幼儿看看青蛙的外形及制作。
3.教师:谁愿意来摸摸它?它还会变呢。
让幼儿知道折出的青蛙是可以当玩具玩的。
4.请一个幼儿来摸摸会跳的青蛙。
二、看折纸示意图,理解各张折纸示意图代表的意思。
1.教师:这里有小青蛙折纸的示意图,你们能看懂吗?
2.请幼儿一起说说虚线、箭头所表示的意思,对看不懂的地方,做局部示范。
三、幼儿折小青蛙。
1.鼓励幼儿先看懂折纸图示再折,折的'时候注意角与角对齐,边与边对齐。
2.幼儿折纸,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和帮助。
3.为折好的小青蛙画上花纹,一起唱《小青蛙》的歌曲,玩一玩折好的小青蛙。
四、活动结束。
大家一起把小青蛙装饰到池塘里,再唱唱跳跳,游戏结束。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