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识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精彩3篇】
《复习识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已学的识字内容,巩固幼儿的识字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复习已学的识字内容,确保幼儿能够熟练认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识字。
3. 提高幼儿的记忆力,让他们能够记住已学的识字内容。
三、教学准备:
1. 识字卡片:包括已学的识字内容。
2. 识字游戏道具:如拼图、磁贴等,用于进行游戏活动。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15分钟):
教师出示已学的识字卡片,让幼儿依次读出卡片上的字。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幼儿关于这些字的相关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学的知识。
2. 观察识字(1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一个场景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提问:
a. 图片中有哪些物品?
b. 这些物品中有哪些是我们已学的字?
c. 请你指出已学的字在图片中的位置。
3. 识字游戏(20分钟):
教师提前准备好识字游戏道具,让幼儿参与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将识字卡片剪成拼图的形式,让幼儿根据已学的字将拼图完成。还可以利用磁贴进行游戏,让幼儿根据已学的字拼出不同的词语。
4. 语言表达(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彩色纸和一些剪刀和胶水。教师提供一些已学的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剪刀剪出相应的字形,并用胶水将字形粘贴在彩色纸上。然后,教师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幼儿巩固了已学的识字内容,并提高了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通过识字游戏和语言表达活动,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复习识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已学的识字内容,巩固幼儿的识字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复习已学的识字内容,确保幼儿能够熟练认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识字。
3. 提高幼儿的记忆力,让他们能够记住已学的识字内容。
三、教学准备:
1. 识字卡片:包括已学的识字内容。
2. 彩色纸、彩色笔、贴纸、剪刀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15分钟):
教师出示已学的识字卡片,让幼儿依次读出卡片上的字。教师可以适当提问幼儿关于这些字的相关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学的知识。
2. 识字游戏(20分钟):
教师将识字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已学的字在教室中找到相应的物品,并贴上相应的贴纸。例如,如果已学的字是“树”,幼儿可以找到教室中的一棵树,并在树上贴上“树”的贴纸。
3. 创意表达(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彩色纸和一些彩色笔,让幼儿根据已学的字,画出与之相关的图画。例如,如果已学的字是“花”,幼儿可以画出一朵漂亮的花。然后,教师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教学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学习成果,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幼儿巩固了已学的识字内容,并提高了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通过识字游戏和创意表达活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复习识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 篇三
《复习识字》幼儿园大班语言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汉字知识的愿望,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锻炼幼儿积极思索,大胆发言,勇于在人前表现自我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小泡泡找妈妈”游戏教育一套。
2、英语磁带一盘、呼啦圈四个。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游戏:《小泡泡找妈妈》;
1、教师出示“迷宫图”,讲游戏情景:“小泡泡找不到妈妈了,他很着急,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吗?”
2、教师讲解玩法:支色子,挑战回答问题。答对了,小泡泡就往前走色子上显示的.步数。
3、带领幼儿做游戏。
(二)识字游戏:《识字律动》;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放音乐,小朋友在呼啦圈周围跑,音乐一停,就走进附近的圈中,老师说圈前的字卡内容,这个圈内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中。
2、带领幼儿做游戏。
(三)活动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鼓励全班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布置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