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帮手》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推荐3篇】
《好帮手》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篇一
科学活动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一些植物种子(如豌豆、小麦等)
2. 透明塑料杯或花盆
3. 泥土或种植土
4. 水
5. 铅笔和纸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对植物生长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2. 植物的播种:教师向幼儿们展示豌豆种子,并解释种子的作用和生长过程。然后,每个幼儿拿到一个塑料杯或花盆,填充泥土或种植土,并在土壤中插入几颗种子。
3. 观察和记录:每天幼儿们都要观察他们种植的植物,并记录下植物的变化。他们可以用铅笔和纸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包括植物的高度、颜色、叶子的数量等等。
4. 植物的照顾:教师引导幼儿们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如阳光、水分和养分。幼儿们要按时浇水、放在阳光下晒太阳,并观察植物是否有变化。
5. 结果展示:当植物长大并开花时,幼儿们将会非常兴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种植的植物,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活动总结: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他们也了解到植物的基本需求,学会了照顾和爱护植物。
《好帮手》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篇二
科学活动名称:水的沸腾过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让幼儿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特性。
活动准备:
1. 水壶或锅
2. 水
3. 火源(如炉子或加热器)
4. 温度计
5. 幼儿安全用品(如围裙、防烫手套等)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水的沸腾过程,解释水的物态变化和沸腾的原理。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对水的一些观察和经验。
2. 水的加热:教师将水壶或锅放置在火源上,让幼儿们观察水的加热过程。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3. 沸腾的观察: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幼儿们会观察到水开始冒泡,并逐渐沸腾。教师要提醒幼儿们保持安全,不要靠近火源。
4. 沸腾的原因:教师向幼儿们解释水沸腾的原因,即水被加热后水分子的运动加快,从而形成泡沫和水蒸气。
5. 沸腾的实验: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水的沸腾实验,如在瓶子中加入食用小苏打后加热,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和变化。
6. 安全归纳:活动结束时,教师提醒幼儿们水的沸腾需要注意安全,不可靠近火源和热水。
活动总结: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幼儿们了解到水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特性。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保持安全,并培养了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好帮手》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 篇三
《好帮手》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范文
设计意图
“帮手”这一话题内涵广泛,包罗万象,孩子们画画用的笔,吃饭的筷子,上幼儿园坐的各种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们的好帮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样样离不开帮手。
《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原则,我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活动入手,选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螺丝玩具、每天接触到的图书、多种绘画用具等,巧妙组合设计生成本节活动。让孩子们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成为他们认识生活、动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
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可以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
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图书破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
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
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帮助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
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
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
师:好险哪,怎么办?用什么来修呢?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
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数学延伸
在活动过后将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尝试,并继续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好帮手,比如清洁工具、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等等。
教学反思
这是我实施的一课多研教学研讨活动,这一稿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学实施后,研
讨中分别指出:1.目标过散,整节活动难度提升不够;2.幼儿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强,大多只是在摆弄工具;3.环节之间缺少上下串联的脉络等。于是在第四稿中结合幼儿兴趣点,将重点放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组织教学实施后证明,经过前三稿的设计、教学组织、反思、修改到最后完善的第四稿方案,目标清晰,环节上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活动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一直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1.取材方便,材料简约。本节活动选用的材料为幼儿建构区的螺丝玩具,损坏的图书,彩笔,印章等,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手可得。
2.活动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相关经验,才容易引起活动兴趣。经常看到成人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但成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反对孩子操作这些工具。而在本次活动中,却鼓励孩子们大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了使用钳子、螺丝刀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3.整节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发现问题、猜测解决方法、验证解决难题这条主线,孩子们始终在探索的氛围中,在自主活动中习得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