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幼儿园教案(优质4篇)
中秋节幼儿园教案 篇一:中秋节传统文化引领孩子感受团圆之美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学习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物;
3. 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感受团圆之美;
4.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制作中秋节手工。
二、教学准备
1.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月饼、柚子、莲藕等;
3. 制作中秋节手工所需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他们对中秋节的兴趣。
2. 讲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物(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以及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如月饼、柚子、莲藕等。
3. 制作中秋节手工(20分钟)
给孩子们准备好制作中秋节手工所需的材料,如纸板、颜料、彩纸等。教师示范制作中秋节灯笼或月饼模型,然后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和协作。
4. 团圆游戏(15分钟)
为了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感受团圆之美,可以设计一些团圆游戏,如搭桥过河、围圈传球等。游戏的规则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5. 结束(5分钟)
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
中秋节幼儿园教案 篇二:中秋节手工制作——制作中秋灯笼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2. 学会制作中秋节灯笼;
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制作中秋节灯笼所需的材料:纸板、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他们对中秋节的兴趣。
2. 讲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以及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意义。
3. 制作中秋节灯笼(30分钟)
给孩子们准备好制作中秋节灯笼所需的材料,如纸板、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师示范制作中秋节灯笼的步骤,并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和协作。
4. 分享和展示(10分钟)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中秋节灯笼,并鼓励他们分享制作的心得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描述自己的作品,如颜色、形状、材料等。
5. 团圆游戏(15分钟)
为了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感受团圆之美,可以设计一些团圆游戏,如搭桥过河、围圈传球等。游戏的规则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6. 结束(5分钟)
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中秋节幼儿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2、各色颜料、薄海绵、冰盒、美工服;
3、有关中秋的歌曲,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师:“蓝色的夜空静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圆盘,“月亮在这里呢!月亮你快飞到天上去吧!”
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的月饼在哪里呢?我们也来印月饼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孩子蘸色时颜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交换颜色印画。
伴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想象添画
1、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
点:翅膀要印在“月饼”的两侧。
2、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活动评价:
孩子已经融入了主题,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还有圆圆的月饼,他们参与活动是快乐的,自由的。对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画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拿起“月饼”就印满了画纸,似乎也过于投入自己的作画游戏而忘记了还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着他们去碰触。尤其在让月饼“飞起来”时,让双手蘸上喜欢的颜色,印在圆圆的“月饼”上,让孩子的快乐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更加体会了目标为教学、为孩子服务的意识,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生成孩子喜欢的活动内容。教学内容是要我们去选择的,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有意识的设立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活动反思:
一个完整的活动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操作过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孩子的观察,对孩子能力的了解,设立一个可行性的目标,适合孩子才是正确的。在一个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发展是在老师的预设之内的,也有是预设之外的,这才是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是我们围绕的中心,只有关注了孩子,才能发现活动的价值。本次活动可以说是较完满的,在幼儿示范印画时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中秋节幼儿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