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精彩6篇】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物质的性质——水的不同状态
教学目标:
1. 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观察和描述水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1. 活动材料:冰块、水、锅、火源、玻璃杯、塑料袋、喷壶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形态和性质。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回忆水的常见形态和用途。
2. 实验探究(20分钟)
a. 实验一:观察水的固态
-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冰块的形态和颜色;
- 用手触摸冰块,并描述感觉;
- 让幼儿在玻璃杯中加入温水,观察冰块的变化。
b. 实验二:观察水的液态
- 将水倒入玻璃杯中,观察水的形态和颜色;
- 用手触摸水,并描述感觉;
- 让幼儿在火源下加热水,观察水的变化。
c. 实验三:观察水的气态
- 将水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观察锅中水蒸气的产生;
- 用塑料袋或喷壶接触水蒸气,并描述感觉;
- 让幼儿观察锅中水蒸气的消失和重新凝结为水的过程。
3. 总结(10分钟)
带领幼儿回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描述的感受,引导幼儿总结水的三种状态及其性质。
4. 拓展活动(15分钟)
a. 观察日常生活中水的不同状态: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窗上凝结成水滴,水在太阳下蒸发等。
b. 借助图片、故事或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展开水的状态和性质的讨论。
5. 结束(5分钟)
温馨提示幼儿不要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避免发生意外。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自然界的动力——风力的实验
教学目标:
1. 认识风的概念和形成原理;
2. 观察和描述风的性质;
3. 发展幼儿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活动材料:风车、吹风机、纸片、绳子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风的形态和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回忆风的常见形态和感受,并激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实验探究(20分钟)
a. 实验一:观察风的形成
- 在室内或室外,让幼儿用嘴吹向纸片,观察纸片的运动;
- 使用吹风机吹向纸片,观察纸片的运动。
b. 实验二:观察风的性质
- 让幼儿在室外吹风的地方,用风车观察风的力量;
- 给幼儿一根绳子,让他们感受风的力量对绳子的拉扯。
3. 总结(10分钟)
带领幼儿回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描述的感受,引导幼儿总结风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并讨论风的性质。
4. 拓展活动(15分钟)
a. 借助图片、故事或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探索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影响。
b. 制作简易风车模型,让幼儿亲自体验风的动力。
5. 结束(5分钟)
温馨提示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受到强风的吹袭。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感知积累与影子相关的各种经验。
2、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难点:
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
活动准备:
PPT 美工 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1)你在哪见过什么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1、提问:
(1)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样的?
(2)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吗?
2、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四、记录影子。
使用幼儿用书《美工》画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激发幼儿热爱、保护它的情感。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活动难点:让幼儿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
活动准备:
企鹅图片、企鹅玩具、企鹅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企鹅玩具进行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教师出示企鹅)
可是刚刚小企鹅告诉我它来到这里有些不习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说出企鹅的生活习性。
教师:小企鹅生活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外形特征。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出来。
教师提问:小企鹅长得什么样子?
他们的羽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它身上哪里的羽毛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
它的羽毛有什么作用?
企鹅有翅膀,但是他会飞吗?为什么?
(幼儿回答)
三、幼儿观看企鹅的视频,了解企鹅为什么不怕寒冷的原因。
1、教师:你们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看视频。
2、幼儿观看视频,鼓励幼儿看完后大胆的发言。
3、教师总结。
教师:企鹅身上有厚厚的脂肪,它的羽毛多而且密,这样可以帮助它调节身体温度,抵挡寒冷。企鹅常常是一群群的生活在一起,如果冷的时候就由一些企鹅把另一些企鹅围起来取暖,然后再交换。
1、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教师:企鹅可爱吗?为什么?如果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企鹅会怎么样
呢?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它们?
(幼儿回答)
四、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想要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得给孩子们做一些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好奇的心态下表现出强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鱼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儿小班观察课程:盐怎么消失了。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的有关系。
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
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进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工具:
1,准备足够的小杯子。
2,准备足够的小盘子。
3,准备足够的筷子。
4,准备一袋盐,一袋细沙,温水一大杯。
课程过程:
1,讲故事。给孩子们讲一个能把盐溶解于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议老师可以把小马过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马帮妈妈去买盐,要过一条河。回来的时候,小马依然快快乐乐地趟水过来了。可是当他上岸后却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
实验过程:
1,老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诱导孩子们讲出,盐跑哪里去了,让他们回答。
2,老师主要是要让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老师再换小杯,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老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课程总结:
这个课程的操作性强,需要投入的观察力也十足,其实是非常适合当成亲子游戏的。如果家长朋友们觉得好玩,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地发散你的想象力,更换或者是改变整个实验的过程。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
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提供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联系生活,整理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进一步观察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