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优秀5篇】
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 篇一
在小学班级中,良好的管理是确保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下面是一些小学班级管理的妙招,可以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讨论,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次,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规则,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任务和期望。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另外,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进步。通过正面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教师还应该以公正和客观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
最后,家校合作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决策,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家校合作,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 篇二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一些妙招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班级的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小学班级。
首先,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向学生解释清楚。学生需要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违反规定的后果,并严格执行惩戒措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班级的秩序和纪律。
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自律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可以减轻班级管理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班级活动是促进学生合作和互动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组织各种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如团队建设活动、文化节等。通过班级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家长是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讨论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决策,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策划和组织班级活动以及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小学班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 篇三
一、坚持以常规管理为核心
班主任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勤字当头。尤其新集体产生之初,学生对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管理规定不明了。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眼勤、嘴勤、脚勤、手勤。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发现,规定纪律要讲明白透彻,督促落实要事事亲到,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非常细致的班规,在第一个班会课上详细讲解,让学生讨论并补充,最后张贴在宣传栏里。之后不定期地让学生学习。如:班规是:爱校如爱家,爱班如爱己;敬师惜友谊,做人培真情;学习不怕难,益智全发展;个人展特长,班级勇争先。班训是:健康、勤奋、主动、发展。再有在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纪律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督导工作,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重新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形成互相激励、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每周末把学生一周的情况如实地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协助我们一起来抓孩子的常规,这样长此以往,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完善班级管理的“三级制”
一是加强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深入学生之中,经常观察、于细微之处发现苗头,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多动脑筋,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二是加强班干部管理。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班干部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同时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为其他学生作出榜样。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就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班干部队伍,在健全确立班委的过程中,不能班主任说了算,一定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班会上让全班学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人,要确实将那些品学兼优、会组织、会管理、有威信、乐于奉献的同学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来,班主任要尽早抓好、培训好这个火车头,以便他们人尽其才的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早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更好地带动班级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勇于打破“干部终身制”的做法,班级一旦建立起良好的班风班貌后,要及时地对班干部进行更换选举,以便为班级引入竞争机制,让全班学生看一看哪个班委会的工作热情高、干劲大,比一比哪个班委会的工作能力强、效率高。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在班委会组织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三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咱们的学生年龄是从6岁—12岁,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表现为做小动作、随便说话、下课追跑打闹等,因此加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重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首都中小学十个文明形象》、《沙小一日行为要求》,要求熟记,并付诸实践,让他们逐条
做到“知”、“行”的统一。
2、进行自省。在每两周利用班会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小结一次,总结这段时间内哪些方面做的好,什么地方不足,提出自己的努力方向。再强调一点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比如:近期班中发生了丢东西的现象,来开个主题班会等等。
3、量化考核。在健全各项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订班级量化考核表,实行班级一日常规的量化管理。
三、多方合作 齐抓共管 实施全员育人机制
(一)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互配合
班主任、科任、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则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科任老师以其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配合要密切,教育思想要一致。如何做呢?我想:一方面,班主任随时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通报给任科教师,让老师们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如:让科任老师了解哪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好,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乐做好事,自理能力强;哪些学生学习一般;哪些学生学习较差,能力较差,纪律较差。这样有利于各科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任教师及时和班主任沟通,相互交换学生的情况,使班主任没有掌握的学生情况,能够从科任教师那里得到,以便在工作中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由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合,使得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开展。
(二)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配合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沟通方式: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访、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书信、邮件、网上交流、家长通知、学生记事本、家长调研等等。通过沟通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和学校工作。
四、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
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老师们热心耕耘、勤于管理,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就会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教师也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要随时作好工作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少出差错、少走弯路;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并能使自己的管理艺术不断提高和完善。
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 篇四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二、制定班级目标,进行常规训练
有目标才有动力。每学期初,我都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奋斗的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我知道,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的信心。
三、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班内总有一部分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学习他们,有了这些身边的“参照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有形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时,我利用班会和语文课堂,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后来居上。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在班内,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四、调动积极性,唤起自信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五、树荣辱,知礼仪,促德育
荣辱与礼仪是德育的最基本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国现行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知荣辱、知礼仪、树新风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品德课和班会课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文明的礼仪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正确发展。
六、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
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小学班级管理有妙招 篇五
首先,我先来介绍几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
一、用爱管理(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学生从中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老师,如果在工作中能以身作则,公正处事,将会给学生带来表率式的激励。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班主任首先做到有良好的师德;要求学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老师必须从小事做起,不乱扔纸屑果皮,不把茶叶倒进水池里;要求学生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老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劳动中去;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师就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绝不能只是发号施令,纸上谈兵。也就是说教师要用“人格塑造人格”。
西方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经说过,现代的管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感情。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爱,那就丢掉了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理想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使双方产生理解和信任。
三、公平式管理
现代管理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力求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努力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在学习上优生和差生要公平对待,做到不忽视学生,不藐视学生,不限制学生,消除教师与学生的“猫和老鼠”、“警察和小偷”的传统关系,也消除那种蛮横、粗暴,以“权威”自居的强制色彩。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如:评选三好生、好儿童过程中,在竞选学校大队干部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对比式管理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采取适当的对比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对比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进行对比,小组与小组进行对比,班级与班级进行对比,发现对方在品德、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优点,树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以对方的缺点为镜子,对照审视自己,将自己的有些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如:班级工作周评比栏,每当成绩公布以后,同学们都蜂拥而看。当看到成绩名列前茅时,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正是这种自豪感推动了以后班级工作的前进;当看到成绩不如其他班时,立即找原因,定措施进行补救,也正是这种补救的过程,对班级的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也更应该进行对比,使班风在良性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四、竞赛式管理
竞赛是人为制造的一种积极的氛围,也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参赛者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竞赛还是一种追求,它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因此要经常巧妙地创设这种积极的氛围。比如:低年级班级评比“比一比谁最棒”,中高年级的“成长树”等等都是很好的竞赛式的管理方法。
五、奖惩式管理
班级管理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任何班级活动,不仅要有布置、落实、检查,而且要有总结。总结的目的是检查昨天,抓住今天,开启明天,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表扬先进,勉励后进。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是班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积极良好的行为和学习成绩突出者给予肯定和奖励,否则,这些行为和成就就不会持久。奖励的方法最好用不定期、不定性的方法进行。如: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奖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同时更要奖励进步最大的同学。一次运动会结束后,班级可以奖励最佳运动员,也可以奖励文明观众。我发现咱们学校低年级班主任运用了这种方式比如他们评选班级小标兵、好儿童、优秀生等。面对那些违反纪律,破坏制度的行为要适当的进行惩罚,这样既能使受罚者吸取教训,也能对他人有教育意义;但在奖惩过程中,一定要奖罚分明,达到积极的效果。
六、目标式管理
要奋斗,必须树立目标。目标是学生奋斗的方向,是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诱因。作为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的(如学期目标、学年目标等)、中期的(如前半学期目标、后半学期目标等)、短期的(如本周目标、本次运动会目标、本次竞赛目标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本班制定的奋斗目标激发兴趣,努力学习,积极参与,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一位老师在开学之初就提出“学习成功四宝:感激情、自信心、刻苦志、创新魂”的班训。利用读报时间,结合班队活动和学校开展的讲座,将班级目标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田,为班级文化奠定思想基础。然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讲述一些我所带过学生的成功例子,在优秀期刊杂志上摘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与学生共勉。呼吁学生学习同龄人中的英雄,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自信;倡议学生写信回家,用亲情唤醒学生内心的鸿志;开展书法绘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个人魅力,认识自我能力,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七、制度式管理
规章制度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参照的标准和依据。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有效管理还有赖于建立健全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在学校的责任重大,从而起到激励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