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最新3篇)
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篇一
标题: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活动一:运动游戏-找圆形
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和辨认圆形,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步骤:
1. 老师事先准备好多个圆形物品,如圆球、圆盘等。
2.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
3. 老师将圆形物品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同时告诉队长们需要找到圆形物品。
4. 每个小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圆形物品。
5. 找到圆形物品后,队长要带领小组成员回到起点,并用指纹笔在一个大圆形的画纸上标记找到的圆形物品。
6. 所有小组完成后,观察大圆形上的标记,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圆形物品最多。
活动二:动感音乐-舞动圆形
目标: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圆形的形状和运动的乐趣。
步骤:
1.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
2. 在音乐播放的同时,老师示范跳舞动作,如转圈、扭动等与圆形相关的动作。
3.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和老师的动作一起舞动,让他们感受到圆形的旋转和动感。
4. 在音乐停止后,让幼儿坐下来,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在舞动中形成的圆形图形。
5. 鼓励幼儿互相夸奖和分享自己喜欢的舞动动作。
活动三:手工制作-圆形拼贴画
目标: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巩固对圆形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步骤:
1. 老师事先准备好各种颜色和大小的圆形纸片,还有胶水和彩色笔。
2. 老师在桌子上放一张大纸板,让幼儿将圆形纸片粘贴在纸板上,形成一个圆形拼贴画。
3.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圆形纸片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4. 幼儿可以利用彩色笔在拼贴画上添加一些细节,如眼睛、嘴巴等。
5. 拼贴画完成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通过以上综合活动的设计,幼儿可以在游戏、音乐和手工制作中全面认识和体验圆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篇二
标题: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活动一:室内运动-圆圈游戏
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步骤:
1. 老师在教室地板上画上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圈。
2.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队长。
3. 老师告诉幼儿,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只站在圆圈内进行各种动作,如跳跃、转圈等。
4. 每个小组根据指挥队长的指令进行动作,要求全员都在圆圈内完成。
5. 规定时间结束后,观察哪个小组完成的动作最多,给予表扬和奖励。
活动二:户外游戏-圆圈接力赛
目标:通过接力赛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跑步技巧。
步骤:
1. 老师在操场上画上一条椭圆形赛道。
2.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若干人参加接力赛。
3. 每个小组站在赛道起点,第一位队员手里拿一个圆环。
4. 当老师发出起跑信号时,第一位队员将圆环套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如手臂、腿等,然后开始跑步。
5. 跑到终点后,将圆环转交给下一位队员,然后下一位队员再进行同样的动作。
6. 最后一位队员跑到终点后,小组完成比赛。
7. 观察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给予表扬和奖励。
活动三:艺术创作-圆形彩绘
目标:通过绘画的方式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步骤:
1. 老师事先准备好绘画纸、彩色笔和彩色水彩笔。
2. 老师给幼儿讲解圆形的特点和形态,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圆形物体。
3. 幼儿用彩色笔在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圆形图案,可以是圆圈、太阳等。
4. 幼儿可以用彩色水彩笔给圆形图案上色,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5. 绘画完成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通过以上综合活动的设计,幼儿可以在游戏、接力赛和艺术创作中全面认识和体验圆形,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身体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天赋。
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篇三
运动的圆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设计
设计思路
在晨间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各种圆形的运动器械,如呼拉圈、投掷圈、可滚动的塑料圈等,非常感兴趣,能玩出很多花样,并能利用各种圆圈摆出各种图案,对圆与圆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产生探究的愿望。《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以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时、因地、因材料灵活地组织安排活动。因此,我结合《运动的身体》这一主题,针对中班幼儿设计了《运动的圆》这节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知两个圆之间的几种常见关系:相切、相交、同心、相离,并能通过身体运动的变化来表现。
2.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主动探索两个圆形的不同位置关系,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圆圈若干个。
2.电脑课件,多媒体设施一套。
3.磁带:《土耳其进行曲》、《开火车》、《我是一个小茶壶》。
4.五环标志图一幅。
活动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
活动难点
以集体合作的形式用身体表现两圆相交的位置。
活动流程
器械运动,情景圈操→探索两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展示,探索认知→两个圆的游戏→课程总结,课后延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律动:圈操。
播放音乐《土耳其进行曲》,幼儿单肩背圈运动员式入场成四列纵队。利用圆形器械做运动,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两圆之间存在的几种常见位置关系。
二、自由探索,找出两个圆之间有几种不同的位置。
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真棒!个个都像小运动员一样!老师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做和圆圈有关的一些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摆一摆两个圆圈,看看它们可以摆成几种不同的样子。
1.幼儿尝试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圆摆出几种不同的位置。
2.教师小结,点评,引出知识点。
小朋友真棒,找到了两个圆这么多不同的位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摆放结果。)
(1)有的两个圆是紧挨着的
(2)有的两个圆是分开的
(3)有的两个圆交叉在一起
(4)有的是小圆在大圆里面
两个圆摆成这样的位置都各有它们自己的名字。那它们都是些什么样有趣的名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你们就会明白了。
三、课件展示,让幼儿认知两愿
之间的几种常见关系:相切、相离、相交、同心。1.播放课件。
(1)看完这个有趣的故事,有谁知道两个圆碰碰大肚皮的时候叫什么名字?(相切)这时候的两个圆是轻轻地挨在一起,它们只有一个点靠在一起。
(2)两个圆手拉手的时候叫什么名字?(相交)这时候他们是有两个点靠在一起。
(3)大圆抱小圆的时候叫什么名字?(同心)
(4)两个圆离开了的时候叫什么名字?(相离)这时候他们是没有点靠在一起。
2.让我们一起再看一遍,记住它们的名字,等会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四、幼儿探索用身体变化表现袁的几种常见关系。引导幼儿集体合作用身体组成两个圆,表现两圆相离,并在运动中表现两圆相切、相交、同心。
1.现在我们来做游戏,请把手拉起来成一个大圆。大圆太大了,我们把这个大大的圆变成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看看,现在这两个圆是分开的,这样的两个圆的位置叫什么?(相离)
2.能不能再让我们的两个圆变成相切的呢?幼儿探索。(大圆和小圆上各有一个小朋友靠在一起,这样的两个圆就成了相切、)听音乐行走,音乐停,两个幼儿背靠背,两圆成相切。游戏玩两遍。
3.我们来玩火车钻山洞的游戏。音乐起,大圆举起两个拱形门,小圆从两个门里钻过;音乐停,门关上,两圆成相交。第二遍转换角色。让幼儿感知两圆相切的位置关系。
4.集体合作完成用身体表现同心圆。
(1)继续钻山洞,小圆从一个门里全部进到大圆的“肚子”里,成同心圆。加深理解同心圆概念。老师站在中心,请小圈蹲下,老师是中心;再请大圈蹲下,感知老师还是在中心,是两个圆共同的圆心。
(2)音乐游戏:我是一个小茶壶。外圈幼儿做“茶杯”,里圈幼儿做“茶壶”;音乐起,“茶壶”逆时针跑动给“茶杯”倒水;第二遍里外圈幼儿交换角色,“茶壶”顺时针跑动给“茶杯”倒水。
五、总结延伸,尝试通过身体运动用集体合作的形式表现五环奥运标志。
1.今天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用两个圆摆出的位置还有这么多的名字:相离、相交、相切、同心,而且还用我们的身体一起拉成两个圆摆成了不同的位置。做了好玩的游戏,是不是很开心?
2.今天我们找到了两个圆的四种位置关系,还能不能找到3个圆、4个圆、5个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呢?
3.出示“五环图”:这个奥运标志是由几个圆组成的?它们之间都是什么位置关系?我们能不能也用身体摆出来?
让我们一起来合作探索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从感知到探索,再到创造,将幼儿的原有经验与新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引入知识点。通过游戏的形式,用身体的运动完成了对幼儿而言较难理解的几种圆的位置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很高,始终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游戏中引导和参与幼儿的探索,最终达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