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优选3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篇一
标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具:绘有不同形状月亮的卡片、绘有不同颜色猴子的卡片、绘有不同大小石头的卡片。
2. 教材:故事《猴子捞月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唤起幼儿的旧知识,回顾讲过的月亮和猴子的故事,复习月亮和猴子的形状和颜色。
二、讲授(10分钟)
1. 引入故事《猴子捞月亮》,并用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读故事并逐句解释,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操作(25分钟)
1. 准备月亮卡片,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并用简单语言描述月亮的形状,例如:圆形、弯弯的、像一个圆盘等。
2. 准备猴子卡片,让幼儿观察猴子的颜色,并用简单语言描述猴子的颜色,例如:黄色、棕色、橘色等。
3. 准备石头卡片,让幼儿观察石头的大小,并用简单语言描述石头的大小,例如:大的、小的、中等大小等。
4. 将月亮、猴子和石头的卡片混合在一起,让幼儿分组合作,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相同形状、颜色或大小的卡片放在一起。
四、小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描述,我们能发现物体的不同之处,也能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反思(5分钟)
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设计合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吗?他们在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参与和思考,让他们更主动地发现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篇二
标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 教具:绘有故事情节的图片卡片。
2. 教材:故事《猴子捞月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唤起幼儿的旧知识,回顾讲过的月亮和猴子的故事,复习月亮和猴子的形状和颜色。
二、讲授(10分钟)
1. 引入故事《猴子捞月亮》,并用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读故事并逐句解释,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操作(25分钟)
1. 准备故事情节的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
2.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再次讲述故事情节,并加入他们自己的创意。
四、小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
2. 引导幼儿思考: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反思(5分钟)
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设计合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幼儿们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参与和思考,让他们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篇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都爱听故事,好奇心强、喜欢讨论新问题的年龄特点。我根据这个时期儿童特有的特质,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小实验,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
3、学习词组:又圆又亮、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丰富词汇:倒挂、倒影、捞。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会根据故事的情节讲述故事内容。
2、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讲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化教学课件
2、投影机及投影片
3、拼图及底板1套(9张)
4、手电筒四个、4盆清水
5、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用“找猴子”的情节,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说:“小朋
友,你们听听今天谁来到我们的电教室了”?“咦,只听到猴子的叫声,那猴子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原来,猴子就在电视机里面。猴子说,今天要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听,这个故事叫《猴子捞月亮》。”让幼儿读两次故事名称。2、 操作电脑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讲到“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捞月亮”时让幼儿学习“捞”的动作。提问:可以用什么来捞?月亮有没有捞上来呢?(让幼儿自由议论,尝试回答)。
(2)让幼儿分散尝试做小实验——捞月亮。(手电筒的倒影当月亮倒影,小勺做打捞工具。)
提问:月亮可以捞上来吗?为什么?学习词:倒影
(3)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
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故事讲了什么?
它们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捞不到?
3、看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词组。重点理解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捞不到月亮的原因。
4、教育幼儿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猴子?为什么?
5、 幼儿尝试操作学具,讲故事。(为小朋友准备电脑、投影片和故事拼图)
低水平:操作电脑,学讲角色的对话。
中高水平:(1)按顺序排放投影片、讲故事。(2)拼图后,按顺序排放图片、讲故事。
6、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
7、通过“猴子学样”的游戏,表演故事内容。师说:“猴子很喜欢模仿别人,我们也来学猴子,看哪个小朋友学最像猴子。”幼儿听音乐,跳《猴子捞月亮》的舞蹈出场。
教学反思
对于教学活动《猴子捞月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为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好地完成语言活动的目标,我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及重点、难点。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中学习,探讨,理解倒影的特点。活动后段时间,我根据幼儿语言及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活动,以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的完成不是很全面,大部分的幼儿都理解到了猴子们捞不到月亮的原因,但是在感受故事寓意时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今后还需要幼儿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发现,我们教师还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孩子们以后的活动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