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优质3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篇一
《谁饿了》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学唱和表演。通过学唱这首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开发他们的动作协调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学习唱《谁饿了》这首儿歌,掌握歌词和曲调;
2.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达歌曲内容;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谁饿了》的歌曲录音;
2. 图片或道具,如食物图片、餐盘等;
3. 游戏道具,如厨师帽子、围裙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老师播放《谁饿了》的音乐,让孩子们先听一遍,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步骤二:学唱歌曲
1. 老师逐句教唱歌词,让孩子们跟随学唱;
2. 老师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和曲调唱歌。
步骤三:动作表演
1. 老师用图片或道具展示歌曲中的食物,让孩子们边唱边指着相应的食物;
2. 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手势和动作表达歌曲中的内容,如擦嘴巴、摇头等。
步骤四:游戏互动
1. 老师让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选一个孩子扮演厨师;
2. 老师发放游戏道具,让孩子们穿上厨师帽子和围裙;
3. 老师给每组一些食物图片或道具,让孩子们扮演厨师,模拟做饭的场景。
步骤五:合唱表演
1. 孩子们集体排练歌曲和动作表演;
2. 老师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场地,让孩子们进行合唱表演。
教学延伸:
1.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歌曲的动作表演,增加创造力的发挥;
2.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编一段小故事,以《谁饿了》为主题。
通过学习《谁饿了》这首儿歌,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通过合唱表演和游戏互动,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篇二
《谁饿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学唱和表演。通过学唱这首儿歌,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食物与饥饿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目标:
1. 学习唱《谁饿了》这首儿歌,掌握歌词和曲调;
2. 了解食物与饥饿的关系,培养关爱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
1. 《谁饿了》的歌曲录音;
2. 食物图片或道具;
3. 一份小小的午餐盒。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一张饥饿的儿童图片,引发他们对饥饿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二:学唱歌曲
1. 老师逐句教唱歌词,让孩子们跟随学唱;
2. 老师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和曲调唱歌。
步骤三:讨论食物与饥饿
1. 老师用食物图片或道具展示不同的食物,让孩子们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食物与饥饿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孩子会饿肚子。
步骤四:分享午餐盒
1. 老师带来一份小小的午餐盒,里面装着一些小食物;
2. 老师邀请一个孩子来分享午餐盒里的食物,其他孩子也可以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
步骤五:合唱表演
1. 孩子们集体排练歌曲;
2. 老师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场地,让孩子们进行合唱表演。
教学延伸:
1.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歌曲的动作表演,增加创造力的发挥;
2. 老师可以安排孩子们进行一次爱心捐赠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
通过学习《谁饿了》这首儿歌,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还能了解食物与饥饿的关系,培养关爱意识和分享精神。通过分享午餐盒和爱心捐赠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实践这些美好的价值观。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篇三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习创编歌词,巩固小动物爱吃食物的知识。
3、以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小鼓乐队
二)、、学习新歌曲《谁饿了》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哑剧。
提问:谁知道这个哑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辅助提问: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一遍。
3、幼儿学习朗诵歌词一遍,教师配以动作。
4、引出歌曲名称,教师清唱一遍,完整范唱一遍。
5、玩游戏“点大猫”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逐一点幼儿的头,最后被点到的.幼儿就是“大猫”,该幼儿就学两声猫叫。(4次)
2)、师幼唱,教师点。(2次)
3)、一个幼儿点,其余幼儿唱。(2次)
三)、学习歌曲的创编。
1、师:大猫吃了那么多的老鼠已经够饱了,现在又来了谁?(教师表演小狗
的动作)2、讨论歌曲的创编方法在“大猫”处改成“大狗”,在“小老鼠”处改成“肉骨头”。
3、集体演唱新的歌词,然后表演。
4、以同样的方法创编“兔子”的歌词。
四)、听音乐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动物走出教室。
师:小动物门都吃饱了,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到外面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