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小东西幼儿园语言教案【优秀3篇】
红红的小东西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引言: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能力,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幼儿能够感知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将其转化为语言表达,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本教案将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出发,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并用语言表达。
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提高观察细节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事物特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一:观察颜色
材料:红、黄、蓝、绿、白等颜色的小纸片、彩笔
步骤:
1. 教师将五种颜色的小纸片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
2. 请幼儿逐个说出每种颜色的名称,并用彩笔在相应的纸片上涂色。
3. 提示幼儿观察桌上的其他物品,看看有没有和这些颜色相同的部分。
活动二:观察形状
材料: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
步骤:
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提示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看看是否有相同形状的部分,并进行语言描述。
3. 逐渐增加难度,出示更加复杂的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三:观察大小
材料:不同大小的玩具、物体
步骤:
1. 教师将几个大小不同的玩具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每个玩具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3. 提示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看看是否有比这些玩具更大或更小的物品。
活动四:观察细节
材料:图片或故事书
步骤:
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读一本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细节。
2. 提示幼儿描述图片或故事中的人物、动物、物品等的特征。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结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观察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并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认知范围,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应持续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红红的小东西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三
红红的小东西幼儿园语言教案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
准备:
1、挂图。
2、磁带。
过程:
1、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红红的小片片: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2、欣赏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教师: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一路上都碰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
3
、理解故事情节。(1)看动画片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
4、经验分享。
引导幼儿练习讲述故事,教师总结: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事,闹了不少笑话:小白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兔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笼,后来不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小猫衣服上掉下的一颗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