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精彩6篇】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一

标题:《小猫咪的一天》绘本教案

引言:绘本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育工具之一,通过绘本的阅读和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本教案以《小猫咪的一天》为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小班幼儿开展绘本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活动一:绘本导读(20分钟)

目标: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步骤: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猫咪的一天》这本绘本的主题和内容。

2. 教师逐页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对绘本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二:角色扮演(3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步骤:

1. 教师选择几个重要角色,向幼儿介绍他们的特点和故事中的行为。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角色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

活动三:绘本创作(4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

步骤:

1. 教师给幼儿提供绘本中的场景或角色,让他们自由发挥,用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自己的绘本插图。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本作品,并进行小组评价和交流。

活动四:绘本阅读与讨论(3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

1.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阅读《小猫咪的一天》,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绘本中的问题,例如角色的选择、故事的结局等。

3.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绘本的主题和教育意义,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绘本的阅读和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和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绘本教学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二

标题:《小鸟找妈妈》绘本教案

引言:绘本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通过绘本的阅读和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本教案以《小鸟找妈妈》为例,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小班幼儿进行绘本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活动一:绘本导读(20分钟)

目标: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步骤:

1.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鸟找妈妈》这本绘本的主题和内容。

2. 教师逐页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对绘本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二:角色扮演(3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步骤:

1. 教师选择几个重要角色,向幼儿介绍他们的特点和故事中的行为。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角色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

活动三:绘本创作(4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

步骤:

1. 教师给幼儿提供绘本中的场景或角色,让他们自由发挥,用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自己的绘本插图。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本作品,并进行小组评价和交流。

活动四:绘本阅读与讨论(3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

1.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阅读《小鸟找妈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绘本中的问题,例如角色的选择、故事的结局等。

3.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绘本的主题和教育意义,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绘本的阅读和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和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绘本教学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小朋友想看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某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某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出示图画书2)它走啊走,遇到谁啦?(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

  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3)

  2、(出示图画书4)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

  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出示图画书5)

  3、(出示狐狸的牙印)猜猜这是谁的牙印?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出示图画书6)小猪会怎么说呢?(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出示图画书7)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韵律《饼干歌》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还想请你们和他一起做饼干呢!

  饼干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洗小手,去吃饼干,看看宝宝咬下来的缺口是什么样子的?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绘本PPT《谁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看,这是谁?小姑娘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一个脚印,来看看这个脚印长什么样?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一)小姑娘寻找脚印主人

  1.小姑娘在房间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她会怎么想呢?

  小结:小姑娘发现奇怪的脚印觉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准备去找一找看一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小姑娘遇到小猫

  幼儿猜测是不是小猫的脚印,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脚印像什么。

  小结:原来房间里的脚印不是小猫的,小猫的脚印是圆圆的。

  3.小姑娘遇到小鸟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小鸟的脚印像什么。(小结:是的,小鸟的脚印像某某一样尖尖的细细的。)

  那房间的脚印是小鸟的吗?(不是)

  小姑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伤心、失望。)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集体学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猜测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脚印的样子。

  小结:原来大象的脚印是又宽又大的,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大象的。

  (二)小姑娘的找到脚印的主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请个别幼儿模仿小姑娘的动作。)

  2.幼儿想象、表达小姑娘开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结:原来小姑娘房间的地板上的脚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变得非常开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着小狗在开心的大笑呢!

  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师:小朋友记得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结束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谁的脚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五

  说目标: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说活动重难点:

  说活动准备

:PPT课件、调查表、彩笔、气球,面具,眼罩等。

  说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一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4、教师小结:

  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二、调查统计,心理疏导

  1、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黄色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得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绿色的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在家一个人睡,请自己一个人睡的小朋友讲一讲一个人勇敢睡的经历。

  3、教师鼓励不是一个人睡得小朋友说出自己不肯一个人睡的原因。

  4、讨论: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感到不害怕?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5、那么,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呢?老师每人发给一个气球,把自己最害怕的东西画在气球上。

  画完后讲述,并讨论:怎样消除这些害怕的东西?(鼓励孩子想出合理的办法)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 篇六

  活动准备

  打针情景。

  绘本《我好害怕》。

  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活动目标

  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圆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来,双手握得紧紧的。到底怎么了?(不高兴、生气、害怕)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来是遇见了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不舒服)

  我们来做做害怕时的样子。

  原来害怕时我们会全身发抖、缩成一团;还会闭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这些厉害的动物。(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你害怕的是什么?(刀)

  为什么?(因为它会把人割伤的)

  总: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刀、刺、电等这类东西。(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为什么?(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总: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我们来看看他害怕什么?(打针)

  为什么?(打针很疼)

  哦,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怕疼,害怕打针。(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第一幼儿教育儿童网

  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害怕,害怕是种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害怕的时候我们会哭、会躲起来。你喜欢这种感觉吗?(不喜欢)

  三、讨论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结合展板,讨论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

  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来、找妈妈……)

  总: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就不怕这些凶猛的动物了。(将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脸)

  电、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伤,那该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电和火、请爸爸妈妈帮忙)

  总:你们真会动脑筋,这样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怕了。(翻转笑脸)

  听到可怕的声音怎么办?(捂耳朵、放音乐、让妈妈抱)

  总:原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分散注意,战胜这些可怕的声音。(翻转笑脸)

  2、情景表演,积极面对害怕。

  打针你们怕吗?

  打针可以治疗疾病;打预防针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棒棒的,能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打针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针的时候不看,躲在妈妈怀里……)(找一个勇敢的孩子来说一说:你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

  我们一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告诉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们真勇敢!翻转表情)让幼儿大声地说出来:打针我不怕!

  小结: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说出来告诉别人,或者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这样害怕就会变少。但有的害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也就不怕了,就像打针一样。

  2、生活应用,克服害怕

  今天来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客人老师,刚才进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呢,有点害怕吧?那现在,你还害怕吗?那让我们大声地去跟客人老师打打招呼,去抱抱她们,好吗?

  能与同伴及教师讨论分享自己的害怕体验,知道“害怕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情绪”。

  2.乐于积极寻找调控自己害怕情绪的多种方法。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以及害怕时应该怎么做。

  2.知道害怕有时也会保护自己,了解缓解害怕情绪的方法。

  3.初步积累情绪表达与调控的经验。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小猫去钓鱼》含反思(推荐3篇)

活动目标: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
幼教资料2015-08-08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小猫去钓鱼》含反思(推荐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学会看图画书》教案【推荐3篇】

内容与指导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听成人指令,一页一页翻看图书。活动准备:每人一本相同图书、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幼儿听音乐传书,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本图书。2、老师请幼儿听录音磁带,听到指定的声音就把图书...
幼教资料2017-05-06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学会看图画书》教案【推荐3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长颈鹿与小乌龟》【通用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长颈鹿与小乌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教资料2019-07-01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长颈鹿与小乌龟》【通用3篇】

我们的生命幼儿教育(精彩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知道生命是...
幼教资料2015-04-09
我们的生命幼儿教育(精彩3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记录表:运动身体(推荐3篇)

太仓市浮桥幼教中心小太阳幼儿园区域活动记录表 11-12周(11月15日~12月3日) 主题名称:运动身体 区域名称 活动目标 材料投放 科...
幼教资料2016-08-06
幼儿园区域活动记录表:运动身体(推荐3篇)

火的小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3篇)

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
幼教资料2016-08-03
火的小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