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精简3篇】
《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一
主题:数高楼
适用年龄:中班(3-4岁)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数数。
2. 能够用积木搭建高楼,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高楼的特点和自己的搭建成果。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5)。
2. 积木(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
3. 高楼图片或模型。
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数字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逐个教学生认识数字,并辅助学生正确数数。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数数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用手指指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3.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游戏,每组一名学生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其他组员快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活动二:搭建高楼
1. 教师向学生展示高楼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高楼的形状和特点。
2.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积木,让学生尝试用积木搭建高楼。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搭建的高楼,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高楼的特点和自己的搭建成果。
4. 学生分组进行高楼搭建比赛,看哪个组能搭建出最高的高楼。
活动三:数高楼
1. 教师在教室中放置不同高度的积木高楼,让学生观察和数数。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数,从最矮的高楼开始,逐个数出高楼的层数。
3. 学生分组进行数高楼游戏,每组一名学生数出高楼的层数,其他组员快速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活动四:游戏巩固
1. 教师设计数高楼的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快速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个组能最快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高楼活动,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数数。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搭建高楼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二
主题:数高楼
适用年龄:中班(3-4岁)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数数。
2. 能够用积木搭建高楼,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高楼的特点和自己的搭建成果。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5)。
2. 积木(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
3. 高楼图片或模型。
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数字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逐个教学生认识数字,并辅助学生正确数数。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数数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用手指指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3.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游戏,每组一名学生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其他组员快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活动二:搭建高楼
1. 教师向学生展示高楼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高楼的形状和特点。
2.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积木,让学生尝试用积木搭建高楼。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搭建的高楼,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高楼的特点和自己的搭建成果。
4. 学生分组进行高楼搭建比赛,看哪个组能搭建出最高的高楼。
活动三:数高楼
1. 教师在教室中放置不同高度的积木高楼,让学生观察和数数。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数,从最矮的高楼开始,逐个数出高楼的层数。
3. 学生分组进行数高楼游戏,每组一名学生数出高楼的层数,其他组员快速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活动四:游戏巩固
1. 教师设计数高楼的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快速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个组能最快找出对应层数的高楼。
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数高楼活动,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正确数数。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搭建高楼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三
《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高楼》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背景: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常说“察言观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时会哈哈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情,能够减少活动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
样的脸部表情。2、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3、结合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自制表情娃娃魔方。
3、操作卡片:小朋友活动情景图片(脸部表情为空白)、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幼儿听《表情歌》进入活动场地。
(一)谈表情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你们看刘老师高兴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高兴时脸上的五官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哦,眉毛笑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嘴巴往上翘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师在笑了,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你还知道有哪些表情?
我们一起来看表情相册,观察表情。
(二)说表情出示表情相册,每出示一张,幼儿观察五官,教师画出表情。
1、高兴:什么事让你高兴?高兴时你会做什么?
2、哭:你哭的时候谁来安慰你,小朋友哭的时候怎样安慰她。
3、生气:幼儿模仿一下生气的样子,讨论生气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伤害,当别人生气时,你怎样让别人消气?
4、伤心:讨论伤心时你想什么办法解决?
5、吃惊:幼儿模仿一下吃惊的样子。
6、滑稽:什么样的表情会很滑稽可笑,做一个滑稽的表情让别人开心一下。
(三)看表情教师做出各种表情让幼儿猜,如:酸甜苦辣的味道
(四)做表情出示表情娃娃魔方,幼儿游戏。做出和表情娃娃一样的表情。
(五)猜表情
(1)听故事《碰碰船》。
师:这些表情都藏在一个故事里,你们想听吗?(结合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全体幼儿听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图讲述故事结尾。
师:小强和小语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强很开心,可是小语会怎么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和好朋友来讲。(幼儿操作讲述。)
(3)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并能讲讲为什么。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语会怎么样?(结合自己所选的表情图,填图讲述。)幼A:小语会哭,因为他们两人的船撞了,水溅到了她的眼睛里。
幼B:小语会笑,因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
幼C:小语会很生气,因为小强撞到了她的船。(评:图片上小语的表情没有表达出来,留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讲述的各种表情都符合逻辑,使孩子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懂得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4)扩散性思维:丰富幼儿对表情的认识。
师:小语除了会哭、笑、生气外,她可能还会怎么样?
幼A:她可能还会尖叫,因为她太害怕了。
幼B:她还会做鬼脸,因为太好玩了。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添画表情。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但在现代社会,由于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楼又增加了新的定义,一般18层以上被称为高层建筑,100米或30层以上可以被称为超高层建筑或摩天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