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精选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本篇将为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的第一部分内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数的读法和写法。在数的读法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正确读出每一位数的值,例如:123的读法为“一百二十三”,456的读法为“四百五十六”。在数的写法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对应关系,例如:456的写法为400+50+6,用数学符号表示为400+50+6=456。
接下来是数的大小比较。我们需要掌握大小比较的符号“<”、“>”和“=”。例如:345 < 456,表示345比456小;789 > 678,表示789比678大;123 = 123,表示123和123相等。
然后是数的四则运算。我们需要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我们要注意对齐数字的位置,将个位、十位、百位等对应位置的数相加或相减。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要注意将乘数和被乘数对齐,然后按位相乘,最后将所得积相加。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注意被除数与除数的对应关系,将被除数分解成整数倍的除数,然后将商和余数写出来。
接下来是数的分数和小数。我们需要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掌握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例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为1。0.5表示将一个整体分成十份,其中一份为5。
最后是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例如: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乘以宽,周长计算公式为长加宽的两倍。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的第一部分内容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的第二部分内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是分数的比较。我们需要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当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例如:2/3 > 1/3,表示2/3比1/3大;1/4 < 1/3,表示1/4比1/3小。
接下来是数的倍数和约数。我们需要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倍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约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例如:6的倍数有6、12、18等,6的约数有1、2、3、6等。
然后是数的排列组合。我们需要掌握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排列是指从一组数中取出一部分数进行排列,组合是指从一组数中取出一部分数进行组合。例如:3个数的排列有6种,3个数的组合有1种。
接下来是数的图形的边和角。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图形的边和角的概念。例如: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角,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角。
最后是数的图形的对称性。我们需要理解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特点。例如:正方形具有4条对称轴,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的第二部分内容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篇三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数学之所以有高声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又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___)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_);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_)。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_∕_)。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坐在第(_)列第(_)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_,_)。
5.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___);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小的'数(__)。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最小公倍数是(_)。
7、 (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_)时, 是真分数,当a=(_)时, 是假分数,当a=(_)时, 等于3。
8、(4∕9)= (_∕36)=(_)÷9=44÷(_)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_∕_)立方米 53秒=(_∕_)时 25公顷=(_∕_)平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_),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_)。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 骰子,得到
合数的可能性是(_∕_),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_∕_)。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假分数都比1小。……………………………………………………( )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
5、把2米长的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1∕4米。……………………………………(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x∕7是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3、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A.25∕28 B.25∕53 C. 28∕53 D.28∕25
4、把4干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 4∕5 B. 5∕4 C. 1∕5 D. 4∕9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
A. 4和24 B. 8和12 C. 8和24
四、细心计算(40%)
1、写得数4%
6.3+7= 21.5+9.5= 2.5×0.4= 42.8-4.28=
1-0.01= 3.5÷0.5= 8.2÷0.01= 8.2×0.01=
2、解方程:12%
X-7.4=8 2X=3.6 X÷1.8=3.6 X+6.4=14.4
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
10和9 14和42 26和39
4、递等式计算:9%
(2.44-1.8)÷0.4 2.9×1.4+2×0.16 30.8÷ [14-(9.85+1.07)]
5. 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6分)
① 7个X相加的和是10.5。
五、应用题:(26%)
1、我国参加28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7人。男、女运动员一共多少人?
2、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共有105张有效票,北京获得56张。北京的得票占有效票的几分之几?
3、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5、把一张长20厘米,宽16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剩余,最多可裁多少个?
6. 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