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推荐6篇】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包粽子。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一天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传统习俗。
首先,我最喜欢的活动是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它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里蒸煮而成的。我喜欢吃咸的和甜的粽子,有时候还会亲手包粽子。我和妈妈一起准备材料,然后把糯米和馅料放在竹叶上,最后用绳子系紧。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熟,等到粽子熟透的时候,我就可以品尝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很多粽子,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其次,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我喜欢看龙舟比赛,因为龙舟上的人们划着桨,全力以赴地奋力前行。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像一只巨龙在水中穿梭。有时候,我也会参加学校举办的龙舟比赛,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划龙舟。我们需要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才能划得快。划龙舟不仅能增强体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挂艾草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挂艾草是为了驱邪和防疫。我和妈妈一起去采集艾草,然后把它们捆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放在房间里。艾草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据说能够驱走邪恶的气息,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挂艾草,希望家人都能平安健康过节。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的节日。我喜欢吃粽子、看龙舟比赛和挂艾草。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能和家人一起度过,感受这份美好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二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我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在端午节这一天,我的家人和我会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我最喜欢的活动是包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我喜欢吃咸的和甜的粽子。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准备材料,然后亲手包粽子。我会把糯米和馅料放在竹叶上,然后用绳子系紧。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熟,等到粽子熟透的时候,我就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了。包粽子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我喜欢看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我非常兴奋地去观赛。龙舟上的人们划着桨,全力以赴地奋力前行。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好像一只巨龙在水中穿梭。我喜欢看他们的配合默契,他们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划得快。龙舟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表现。
最后,我还喜欢挂艾草。挂艾草是为了驱邪和防疫,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我和妈妈一起去采集艾草,然后把它们捆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放在房间里。艾草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据说能够驱走邪恶的气息,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挂艾草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方式。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我非常喜欢它。包粽子、看龙舟比赛和挂艾草都是我喜欢的活动。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三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转眼便又要到端午节了,如果口袋能带上几块钱,手里撑着一把雨伞,拿着几个奶奶做的包子,心里会有多高兴。真想再去故地重游,看上一场龙舟,淋个落汤鸡也好。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四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
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五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给我们买粽子吃,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好吃极了。吃粽子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于是妈妈就给我将关于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划龙船了。
端午节的小学生作文 篇六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