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优质3篇】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
在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教学中需要勇气的重要性。这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讲述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勇敢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种鼓励和启示。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需要勇气去迎接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高、家庭背景不同等等。这些挑战可能会让教师感到困惑和无力,但正是勇气使得教师能够勇往直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气让教师敢于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始终坚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其次,教师需要勇气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创新需要勇气。教师需要勇敢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去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需求。只有勇敢地创新,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需要勇气去关爱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教师应该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用心去体会学生的需求和困难。然而,关爱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勇气。有时,学生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挫折,教师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给予学生力量和鼓励。只有教师拥有勇气和爱心,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总结起来,教师教学中的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勇气,教师才能够勇往直前,迎接挑战,创新教学,关爱学生。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励。我会将勇气融入到我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勇气的力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 篇二
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我对教师教学中的勇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位教师的故事,深入探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勇气。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需要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和困难往往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有关。面对自己的不足,教师需要勇敢地面对并主动去提升自己。勇气让教师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敢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以此为动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教师需要勇气去追求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教育的公平是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但在现实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学生的差异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和困扰。然而,勇气使得教师能够不畏困难,不退缩,通过努力和创新,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
最后,教师需要勇气去面对教育体制的挑战。教育体制的问题和局限性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教师需要勇气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勇气让教师敢于对教育体制进行批评和反思,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勇敢面对教育体制的挑战,教师才能够为学生带来真正的改变和进步。
通过阅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教学中的勇气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气去追求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勇气去面对教育体制的挑战。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舞,我将以勇气为武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勇气的力量,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体会 篇三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其实,几年前就留意过这本书,怎奈粗粗一览感觉生涩,终究没有勇气看下去。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肖主任对本书的无比推崇,终于带着勇气,兼带着些许的好奇,开展了阅读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给经典著作下了几个定义,其中两个,我觉得很到位。他说,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你有重温的感觉,好像你曾经读过,为什么呢?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你对这问题是熟悉的。他又说,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独特而开放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
说实话,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需要你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这本书,我是漫读加精读,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少人涉足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只遗憾我与它交臂错过这几年。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这是本书导言中的一段话,多么的震撼人心!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有这种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复杂性的工作,除了学科、学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那就是“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师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学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教师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做,少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的强烈憧憬。
“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作者把教学看成了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空间中的六大悖论
教学空间一方面是指师生共有的物理空间,又指围绕学生和教师真正探索的主题建构的感念框架,以及期望达到的情感气氛、引导师生探究的基本规则。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有助于教与学设计的六大悖论原理: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这个界限由手边教材中的问题、文本、资料等来确立,在界限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又围绕主题;同时,教学空间又是开放的,如果说界限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个目的地,那么开放则是提醒我们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让我们到达终点。
2.“这个空间应该是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开放的空间是一种解放,但同时又增加了在未知方向中迷失的恐惧,适度的紧张可以防止我们在空间中迷失方向。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队的意见。”在团队中,需要个人的声音,只有当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机会产生。但同时,团队不应只是个人表达意见的论坛,它应该也是一个团队意见被综合、完善的地方,也就是说,应该有团队智慧火花的迸发。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学生的“小故事”是鲜活、灵动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教师应该从小故事中拓展出有关规律、原则的大故事,引领学生用一种尊重的态度留心聆听“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于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学习需要独处,学生需要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单独空间去静静地思考和吸收。学习也需要交流,集体的智慧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很欣赏这句话,“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沉默和争论是教学中应有的一段旋律,一种节奏,教师应该耐得住暂时的沉默,因为有时候,沉默是深层次学习的前奏。
这六大悖论充满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之道,与先圣孔子的教学之道不谋而合,值得品味和推敲。
●伟大事物的魅力
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大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大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为这个“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大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可以看出,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老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已经超越了那个故事,他们充满了对“主体(伟大事物)”的激情,已经被语言文学的美所感动。
●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
作者谈到,在教师工作坊中,他给大家出了这么一道填空题:“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目的是希望生成和探究我们教得最好时我们的独特身份认同所蕴含的隐喻和影像,从中发挥教师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人们为自己提出了许多成功的隐喻——教得好的状态就像一个瀑布、一名爬山向导、一名园丁或一个天气系统。每个人的隐喻是不一样的,因为优质教学来自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而作者在空格里填了什么呢?牧羊犬。“当我教得最好的时候,我就像牧羊犬。”读到这里,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隐喻,但同时又很认同作者的这个隐喻,它很确切地描述出了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影像。“牧羊犬有四种重要的功能。它维持一个使羊群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间;它把羊群聚集在那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把走失的羊群找回来;它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它和羊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它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教师在教室中的任务就相当于牧羊犬在草原上的任务——给羊一个空间让它们自己吃草,而学生一定要自己去“喂饱”自己,而当他们已经知道在那个地方能学到什么知识时,教师就一定要把他们转移到下一个“牧场”,这就是主动学习,这就是学会学习。
本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例如,有关从微观世界教学的几个生动的案例,用以说明专注于“伟大事物”的教育共同体的力量:一个是医学院里的微观教学,一个围坐在活生生的、真有病的病人周围进行的教学所产生的教育力量;一个是社会研究的微观教学,一个探究种族概念的对话过程,以此说明让学习者“把点连起来”去建构经验的益处。书中还介绍了维持开放的学习空间的技术手段,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提到了作者的一位极具教学魅力和独特气质的导师,一位深切地热爱他的学科、学生和教学、希望学生也能认识这门学科的导师……书中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驻足停留。
上一篇:做一名美丽的幼儿教师——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
下一篇:孩子们感受到我的怀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