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化人心得体会「」【经典3篇】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 篇一
正己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素质,也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正己化人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
首先,正己化人需要我们保持一种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善意和友善,对待他人要有耐心和宽容。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争吵和冲突,而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场。只有当我们真正善待他人,才能够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进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正己化人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人是会有缺点和错误的,但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正己化人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态度和行为,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境界。只有当我们自身变得更加优秀和完善,才能够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正己化人需要我们关注社会和公共利益。作为一个正己化人,我们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更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当我们能够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够真正实现正己化人的目标和意义。
综上所述,正己化人是一种值得追求和努力的品质。通过保持善良的态度和行为,不断提升自我,关注社会和公共利益,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正己化人,并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当更多的人拥有正己化人的品质,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 篇二
正己化人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品质,它要求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始终保持善意和友善,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渐体会到了正己化人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正己化人需要我们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不轻易批判和指责他人。即使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要以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交流。只有当我们能够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才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正己化人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换位思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进而促进和谐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正己化人需要我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只有当我们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够给他人带来正能量,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综上所述,正己化人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品质。通过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学会换位思考,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正己化人,并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当更多的人拥有正己化人的品质,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 篇三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优秀篇」
【导语】所谓“正人必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而人若是能够正己,则没有不能够正物的啊!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正己化人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一)
寒假,学校推荐孩子们诵读国学《弟子规》。当时,我们仅以为是学校现代教育对传统国学和文化的一种回顾。但自从“被迫”跟着女儿一起阅读《弟子规》后,我们家长也被深深吸引。从书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七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孝敬父母、怎样尊敬长辈、怎样与亲邻和睦相处、怎样为人处世以及应该养成怎样的修养品德,才是我们的礼仪规范。通过阅读《弟子规》,我们的心灵也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华传统文明,对当今的孩子和父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近些年来,受升学、就业的压力影响,我们一直以为市场导向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大家都存在着过于偏重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了人格塑造的现象。中华传统儒家思想其实一直是把培养学生有健全人格和如何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要务,并在此前提下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我们国家也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具有很好的现实针对性。
读《弟子规》也让我们为人父母明白,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同时,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我们自己。孩子的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之中。我们更需要经常反省自身,时刻检查自己的言行规范。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来做孩子最好的模范和榜样,使孩子在各个场和、各个细节感受优良行为规范的熏陶。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承传这些财富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儿童在人的一生之中,是心灵最为纯洁,可塑性最好的阶段。指导好孩子诵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并配有经典历史故事的《弟子规》,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形成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在学习中,我们自己也发现很多方面并未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但通过学习,我们也相信,只要有了努力之心、向善之心,我们和孩子共同提高与完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俗语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每次读圣贤书,总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万物皆有道理,凡事皆有因缘。读《弟子规》,让我们重新感悟做人的道理,以之为镜、正己修身,我们现代人需要这样的过程。
正己化人心得体会(二)
我们有利众的心,也要很清楚“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正己”了才能“化人”,这先后不可颠倒。没有“正己”就要“化人”,那是好为人师,那是要去控制别人。我们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自己能真正做好,这样的行持,自然能够感动、唤醒身边的人的'善心嘛。
这个在历史当中都有很多的公案。像元朝的许衡,他是个读书人,那个时候有战乱,他们在逃难。结果走到一个地方,停下来歇息,大家是又渴又饿。身边的人看到旁边有梨树,刚好结了梨子,大家争先恐后,就赶紧摘下来吃了。结果就只有许衡坐在那里,动都没有动,在那里调息。这些逃难的人看了,很奇怪,而且心里也觉得怪怪的,我们吃,人家都不吃,心里毛毛的。
其实很有意思,人在做坏事的时候,看人家没做,自己也好像,又有点惭愧,又有点想拖他下水,看人家比我们高,不大舒服,这个很复杂。
所以这些逃难的人就对着许衡讲:你怎么不吃梨子啊?许衡讲:“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非其有”就是,这不是我的东西,我去拿它,不妥。我们从这里看,读书人很柔和,许衡没有说,“非其有而取之,盗也!”毕竟是在逃难,也实在挺辛苦的,讲话不要这么犀利。好像不是很妥,“不可也”。
逃难的人听了以后,接着又说了。所以人有时候,行为不对的时候,会给自己合理化。“没关系啦,这个梨没有主人。”有没有道理?自己编的道理,哪有这么多梨树没有主人,一定有主人的啦。
我刚刚讲这段话,代表我的修养差许衡很多,人家没这么讲。是吧?他假如马上说,“梨子当然有人种了,哪没人种啊”,那这些人都很没面子了,是不是?没面子
是他们生惭愧心哦,假如你这个态度挺凶的,“不吃就不吃,你有什么了不起,揍你一顿”,也有可能哦。所以,不能自己有理就很强势。所以学佛的人,会让家里人不能接受,常常会被人家围攻,那也不要怪别人。我们看这个应对都很柔软。许衡怎么讲?许衡说,“梨无主”,梨可能真的没有主人,“吾心亦无主乎”,难道我的心没有主人吗?我的心能让它起贪念、起盗心吗?他没有指责别人,他只是回到自己,要求好自己,不能让自己起了这些坏念头。
后来他住在一个地方,他的这个行持教化了一方。那个地方的小孩,纵使看到成熟的果子掉在地上,都不去捡,整个地方都受他影响,非常廉洁,不起贪心,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去拿。
所以“正己”了,可以“化人”。这个“化”,有身教,有言教,为什么?他在人们心中,很崇敬他的时候,他讲的话,人家很容易接受。所以要化人,一定要先让人信任的基础,再去劝人。没有这个基础,有可能交浅言深,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