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制度【优质6篇】
预算管理制度 篇一
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一套有关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评价的规章制度。它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管理。预算是企业实现目标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计划和控制,可以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并通过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确保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可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
再次,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对各项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通过制定预算和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及时调整资源的配置,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最后,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总之,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管理,提高决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和合理利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预算管理制度 篇二
预算管理制度的优势和挑战
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一套有关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评价的规章制度。它在企业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将从优势和挑战两个方面探讨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预算管理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管理。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可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和预测,明确目标和任务,并通过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确保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预算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企业可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规划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
再次,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对各项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通过制定预算和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及时调整资源的配置,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然而,预算管理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和执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进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其次,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如果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顺畅,很容易导致预算的执行效果不佳。最后,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很难有效地实施预算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管理,提高决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编制和执行成本高,内部沟通和协调困难,管理水平要求高等。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规划和安排,以确保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预算管理制度 篇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管理行为,根据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集团公司《管理总纲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直接管理的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全面预算是指根据公司及各单位发展规划战略及生产经营状况,在科学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以货币单位和其他计量单位为形式,综合反映公司及各单位未来一定期间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的量化说明。
第四条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员指要求全员参与,即预算各阶段工作均由各单位财务部门组织本单位全员参与,实现资源在部门之间高度协同、科学配置,做到预算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预算责任。全面指预算内容的全面性,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全过程指预算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预算的编制、下达、分解、监督、控制、分析、考核等。
(二)目标管理。年度预算目标经公司财务资产部确定后,以正式文件下达、分解至各单位执行。各单位对预算目标运行过程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三)合理性。预算的编制和目标的确定应实事求是,与整体发展战略规划、预算单位的经营情况相结合。
(四)严肃性。预算目标一经确定,除特殊事项,不得随意调整。各单位应明确预算责任,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定,保证预算目标的有效实施。
(五)重大事项、例外事项报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市场环境、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等例外事项,导致预算无法执行,应及时沟通报告。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设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预算委”),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组成,公司主要领导担任主任。预算委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领导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审议全面预算管理纲领性文件及相关规定;
(二)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及目标,合理分配资源,确定年度预算目标及年度预算方案;
(三)督促指导所属单位认真执行预算,履行预算审批监控职责;
(四)审议预算执行分析结果,及时关注预算执行差异的跟踪落实;
(五)审议预算调整方案;
(六)协调、解决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条预算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预算办”),设在公司财务部办公。预算办主任由主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预算办成员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归口管理部门包括负责战略规划、投资、生产计划与运行、资源勘探与开发、物资采购、设备管理、科研管理、产品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部门。预算办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组织协调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拟定预算管理纲领性文件及相关制度规定,提交预算委审批;
(三)组织实施年度预算的编制与汇审工作;
(四)组织实施预算目标的预测、预算编制、分解、监督控制、分析、调整、考核等工作;
(五)督促、指导并监控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预算目标,汇总审核各单位提出的预算申请,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六)定期组织预算分析,追踪预算执行差异,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七)组织预算调整工作;
(八)建设、维护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九)完成其他预算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应参照公司机构设置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预算的内容
第八条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项预算、投资预算、融资预算、财务预算及关键业绩指标(以下简称“KPI”)预算等。
(一)经营预算具体包括各单位在预算年度的预计工作量及预算金额信息,同时也包含物资采购、期间费用等预算信息;
(二)专项预算指需要重点关注的预算内容,如经营预算中涉及的大修理预算等;
(三)投资预算指各类投资活动涉及的预算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对外投资、设备采购等;
(四)融资预算指资金筹措和管理的预算;
(五)财务预算及KPI预算指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预算和主要财务指标、经济技术指标等KPI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第九条预算目标是公司及各单位经营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同时也是发展战略目标在预算期的具体体现。预算目标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本单位发展战略;
(三)本单位财务状况;
(四)本单位的历史情况;
(五)本单位的经营能力;
(六)本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
(七)本单位的市场开拓能力;
(八)公司对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等。
第十条预算目标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行性,即预算目标要体现既先进又合理的要求,经过预算执行单位的努力能够达到,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客观性,即预算目标既要适应市场变化又能满足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三)可控性,即预算目标是本单位整体规划目标的具体化,要求全面、细致和可控。
(四)系统性,即预算目标应涉及产、供、销、投融资以及所属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并与各预算单位的责权相适应。预算总目标与本单位内部分目标之间、以及同一预算层面的不同预算目标之间必须互相衔接,各预算分目标必须服从总预算目标。
第十一条预算目标确定后应横向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及员工,纵向分解落实到各预算责任单位、车间、班组及员工,并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为季度、月度目标。年度预算目标确定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每年9月初,预算办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历史信息、年度预测等提出公司各主要预算指标,形成公司年度预算目标建议,报预算委审议。
(二)预算委结合发展规划及对预算年度各单位的经营预测情况,确定公司预算年度的整体预期目标。
(三)每年9月上旬预算办根据预算委确定的年度预期目标,下达年度预算编制文件。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建立规范的全面预算编制流程,认真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工作。
年度预算编制应以确定的年度预算目标为基础,以年度综合计划中所列业务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将年度业务计划中包含的业务活动预计转化为预测数据形成预算编制方案。
第十三条年度预算编制方案在提交时应附有预算编制说明。预算编制说明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当年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回顾及全年预测;
(二)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组织情况;
(三)预算年度宏观形势和行业分析;
(四)预算编制基础和主要假设;
(五)预算年度生产经营主要预算指标分析说明;
(六)预算执行保障措施以及可能影响预算指标事项说明;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其中年度预算编制明细到季度,各季度之和形成年度预算值。年度预算下达后,按照月度进行月度预测,生成月度预算。
第十五条年度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采用“两上两下”的方式:
(一)每年9月份,各单位根据本单位预算目标和公司编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所属单位预算编制工作;
(二)每年10月底,各单位应将本单位整体预算方案,上报公司审核;
(三)预算办对公司及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及预算编制说明汇总审核和平衡;
(四)预算委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及管理需要,最终确定预算年度全公司整体预算目标,分解确定公司及各单位预算目标,并于每年11月中旬下发;
(五)每年12月上旬,各单位对下属单位上报修订后的预算进行预算汇总、整体平衡,经本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上报公司审核。
(六)预算办对调整后的预算方案进行再次汇总审核,报预算委审定,并于每年12月下旬下发正式文件;
(七)每年12月底,各单位应根据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完成对本单位各部门和所属单位间的细化、分解和下达工作;
第十六条各单位以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编制月度预算,按照月度预测目标确定预算的可用额度,以此作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目标值。月度预算口径与年度预算口径一致。
第十七条月度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每月25号前编制上报次月预算,经上级单位或部门审核,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于次月下达各单位或部门执行。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监控
第十八条预算的执行单位应严格执行批准下达的预算目标,设置预算岗位,建立预算事前审核机制和部门预算管理台账,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第十九条预算执行监控的原则:
(一)负责对公司及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于预算范围内的预算项由授权部门审批即可,而对于超预算以及预算外事项则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严格加以控制;
(三)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对下级归口单位提交的预算项目和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并对本部门归口管理的预算承担预算监控责任;
(四)预算执行监控以月度预算为基准进行。
第六章预算的分析
第二十条各单位应定期进行预算分析,通过编制预算分析报告、召开经营活动分析会等方式,发现预算执行差异,寻找差异发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应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并在下一次分析会上通报检查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预算分析由各预算执行单位或部门,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并通过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财务部门是预算分析的牵头部门,与其他业务归口部门共同负责完成预算分析报告的模板制定、汇总、审核。
第二十二条预算分析报告包括KPI及报表分析、经营预算分析、专项预算分析、投资预算分析等内容。预算分析报告要求数据准确、形式多样、原因分析到位,并包含改进方案和责任落实,通过预算分析和改进措施,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实现。
第二十三条预算分析报告分为月报、季报、年度报告及专项报告,各单位应于每月结束10日内向公司上报月度分析报告,于每季结束15日内上报季度分析报告,年度预算分析报告随下一年度第一月度预算分析报告一并上报,并根据公司及本单位管理需要编制专项报告并上报。
第七章预算年度目标的调整
第二十四条已发生的超预算和预算外事项,仅有符合调整原则的方可纳入年度预算目标调整范围。年度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如出现以下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事项,可在年中予以调整:
(一)体制改革;
(二)业务经营范围变更;
(三)组织结构变更;
(四)市场竞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战略目标调整;
(五)国家宏观政策大幅度调整;
(六)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抗拒事件发生;
(七)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紧急事件的影响;
(八)对预算编制基础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每年7月初,公司启动预算调整流程。各单位应及时完成预算调整方案,于7月底前上报公司审批。
第八章预算的考核
第二十六条公司将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范围,考核以调整后的年度预算为基准。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建立预算考核机制,遵循可控性、责权利对等、整体利益最大化、分级考核、公平公正、例外等原则,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第二十八条各预算执行部门应承担本部门的预算考核责任,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要承担所归口管理的预算考核连带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办法或实施细则,报公司备案。
预算管理制度 篇四
为了加强我校预算管理的综合性、有效性、严肃性和可控性,更好地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预算法》和《会计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学校财力实现的可能。预算编制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编制支出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在确保人员工资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发展支出。
二、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1.学校各科室应于学期初向总务处报告本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及执行情况,并根据学校总体目标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提出下一年度所需各项费用开支的性质、用途和金额。
2.学校财务根据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科室提出的下年度事业经费支出预算,综合考虑增减变动因素,提出下年度收支预算建议数。
三、预算编制方法。
学校经费预算要根据财力实现的可能性,参照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并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行编制。在编制时要区别情况制定各项经费的预算定额,使学校经费预算有据可依,防止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作到预算安排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支出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预算,其收入纳入学校收入预算。
四、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1.预算的执行。预算执行包括收入预算的执行、支出预算的执行和预算平衡三个部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既要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帐,又要合理安排支出,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各科室负责人为预算管理执行负责人,各科室各项收入必须全部入帐,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绝对不允许私设“小金库”。
2.预算的调整。为保证学校预算的良好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必须按以下程序和权限办理:支出预算的调整无论数额小,必须由校长或办公会议批准后,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支出。
五、定项经费预算管理
学校内聘教师、外聘教师兼课津贴、劳务费用的支出,临时工开支、邮电通信费、水、电、液化气支出、招生宣传费、学生活动及、交通费、离退休活动费、学校日常维修费、校园绿化费、校园保卫消防支出、会议费、印刷费、生子女活动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临时工支出、科室报纸杂志订阅费等事业开支由校务会管理编制预算。
六、其他事项
1.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列入年度支出预算方可安排购置。购置固定资产需专人管理,货比三家、综合考察。
2.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预算一经批准,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预算定额根据财力情况每年可适当调整。
预算管理制度 篇五
适应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需要,全面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就规范乡镇财政财务工作提出如下十项管理制度:
(一)加强收入管理,严格依法理财。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依法组织各项收入。乡镇政府不得以税收返还、奖励等手段,从其他乡镇或地区“拉税”、“引税”或变相“买税”;不得为完成收入任务虚列收支,搞收入“空转”;农业税征收严格实行户缴户结,不得税费混征;严禁乡镇、行政村“垫交”农业税收,贷款交税等。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规定组织收入,严禁巧立名目,超标准或自定项目收费。
(二)全面实行“乡财县管”。实行“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方式。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财政局审核批准的方案设立银行帐户。乡镇财政所要在对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撤消各单位现有的银行帐户,确需保留或开设的,必须报县财政部门批准。乡镇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县国库或就地缴入“结算专户”,由县财政局统一核算和管理。乡镇各单位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由单位设立一名报帐员,负责单位日常收支统计和财务报销工作。支出业务量的单位,实行备用金制度,由乡镇财政所核定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单位报帐员定期与乡镇财政所办理结算,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自行设立帐户或私设“小金库”。
(三)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各乡镇要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的意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预算共编”的要求,在县财政部门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收支预算。乡镇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及其他资金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收入预算本着按照各乡镇和单位上一年度收入实绩和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要按照“量入为出”原则和“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促发展”的顺序合理安排,特别是要将人员工资放在第一位,优先安排,不得留有硬缺口。乡镇预算经乡镇人民代表会审议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开支要严格实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未列入预算的,一律不得办理支出。
(四)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严格实行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按预算、开支按标准、审批按程序”。各乡镇要结合本乡镇实际,明确“一支笔”审批权限,规范“一支笔”审批行为,对超过一定数额的支出,实行乡镇党政领导集体研究审批制度。各项开支一律做到“四有”:即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不得以领代报,以拨代支。乡镇财政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支出审核,对无预算以及不符合制度规范的开支,不得办理报销。
(五)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建立“以票管收”机制。乡镇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支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乡镇财政所要建立健全各项票据的领发、使用、缴销和保管制度。各单位使用票据必须指定专人向乡镇财政所办理登记领用手续,并按规定办理缴销,乡镇财政所要定期对单位领用的票据进行清理,严格实行“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禁单位坐收坐支。对自行购买、印制票据或白条收费、罚款的,一经发现,要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加强债权债务管理,逐步化解现有债务。各乡镇要结合清财工作对本乡镇债权债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查明债权债务性质、原因和主体,对乡镇债权,要组织力量,加清收力度,确保该回收的债权足额回收;对不属于乡镇政府负债的,要明确主体,从乡镇债务中剔除;对属于项目结算或帐务处理不及时的,要及时进行结算和帐务处理,相应冲减债权债务数额;对确属乡镇政府负债的,要核实数额,并分类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年消化。乡镇债权债务要全部纳入乡镇帐务核算,严禁乡镇债务不清或帐外负债。要坚决控制乡镇新增不良债务。凡现有债务负担超过乡镇预算内可用财力30%的乡镇,一律不得举借新的债务。
(七)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验收、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盘点和维修等制度,乡镇固定资产要纳入乡镇帐务核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严禁存在帐外资产和公物私用。乡镇人员工作变动,应及时办理公有财产移交手续,不得将公有财产带走。乡镇新购(建)财产、物资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八)进一步加强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的管理,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要按要求配备财务报帐员,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报帐;乡镇财政所要严格按照钱帐分管的原则,明确人员岗位分工和职责,并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帐簿,及时办理会计核算。
(九)全面实行乡镇财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各乡镇要全面实行财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公开和财务执行结果公开,实行监督),定期公布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开内容包括:预算安排,各项收入、支出、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广职工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对于重财务事项,如乡镇企业改制、承包,集体资产的处理,重工程项目和额开支等必须提交乡镇干部职工代表会讨论通过。
(十)加强监督。各乡镇都要成立由乡镇人、纪检监察、财务、工会等部门人员参加的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对本乡镇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审核、分析、评价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理财小组有权参与本乡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订,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政收支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