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经典6篇】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一
古装服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在我眼中,最美的古装服饰是汉服。
汉服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传统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其简约、典雅、端庄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汉服的特点是衣袖宽大、裙襟飘逸,主要以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剪裁方式,展现出女性柔美的曲线和男性庄重的风采。汉服的颜色以素雅为主,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给人以温婉、典雅的感觉。
穿上汉服的人,无论男女,都会焕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女性穿上汉服,宛若仙子下凡,身姿曼妙,仪态万方。男性则显得庄重而英俊,有一种古风的韵味。汉服的美在于它能够将人的美好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拘一格的设计风格,使得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款式和风格。
除了在特定场合穿着汉服,现代人也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穿汉服,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传承汉服文化,参与到汉服的制作、研究和推广中。汉服的复兴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我心中,最美的古装服饰就是汉服,它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希望汉服能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二
古装服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我眼中,最美的古装服饰是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和服的特点是材质轻盈、剪裁简单、色彩丰富。和服的款式繁多,有正装、半袖、束带等不同的款式,适合不同场合的穿着。和服注重细节和修身,通过细腻的剪裁和巧妙的细节处理,展现出穿着者的美感和气质。
穿上和服的人,无论男女,都会散发出一种优雅和端庄的气质。和服在设计上强调对称美和平衡美,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它不追求浮华和繁琐,而是追求简约、自然和谐的美感。和服的色彩丰富多样,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使得穿着者更加独特和有个性。
除了在日本,和服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研究和服,希望能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艺术。和服的美在于它能够将人的美好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仪态和气质。
在我心中,最美的古装服饰就是和服,它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表达。我希望和服的美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瑰宝。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三
我们寻寻觅觅,只为得到一个认可。——题记
“哎,你看,那人穿着那个衣服来大街,不尴尬吗?”记得有次穿着汉服到街上被人说来说去,那几天汉服像累赘一样被我放在里面的柜子里。
汉服其实并不贵,要看你热不热爱他。汉服也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并不容易,既然老祖宗把它流传下来了,那为何要说它是奇装异服呢?而且现在21世纪了,已经穿衣自由了,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汉服做出来也很费劲,自家汉服有自己家汉服的风格和工艺,都是手工一线一线自己缝上去的,有什么奇装异服呢?汉服风格千变万化,不比你们的那些裙子差在哪!而且汉服却都很中国风,永远不离中国风,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该要去热爱的衣服,不是你们拿来指手画脚的衣服!
记得妈妈看我要买汉服时,看了好一会,没有提到钱,而是问我那件红的怎么样,这件红的怎么样,仔细想想,妈妈还是第一次爽快的答应我买衣服,而且还“顺便”帮我买了搭配的发卡、鞋子、袜子什么的,看得出妈妈也很喜欢汉服呢!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四
今天,我来讲一讲我们熟悉的汉服,讲汉服的历史。
汉服,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汉服分宽袍大袖与窄衣小袖两种,但样子基本上差不多,从衣服中间裁开,形成两条衽,也就是衣襟。我们穿汉服是用右襟压着肉,左襟压在右襟上面。我终于有机会看见汉服的庐山真面目:约有一米七八左右的长度,像大裙子,自我感觉是服饰中的奇葩,没办法,我只能这样形容汉服了。时代正前进着,现在有人认为,哪条衽压肉都行,但在古人看来,你不穿右衽汉服,你就是个xxx贼了。从这点我们知道汉服在历史中的重要性。汉服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着日本的穿着。我去日本“实地考察”,发现和服是仿造汉服的制作成的,在日本和服叫吴服,意为长江下游的衣服。可见汉服的魅力。
虽然汉服历史渊远流长,但有些人会误认为旗袍是国服。这是错误的,“旗”是满州,“旗袍“是满州的特产,怎样是中国的国服呢?我举个例子,你不可能把高丽参当作俄罗斯特产,那为何人们会认为“旗袍”是国服呢?我给大家说明一下,第一是旗袍离现代不太远,第二是影视剧看得多了,你看见隋唐哪个皇帝穿旗袍的呢?
衣食住行,衣着外表,是排行第一,孔子说过:非管仲,吾其披发及其在左衽也。我是感叹万分呀,我认为,古人侧面是说:衣着外表就是文化,如果文化灭绝,汉民族就会灭绝的。中华腾飞五千年,我们要是胡乱穿着,中国只有五百年,连古人如此看重服饰文化了,我们当然不能小视它。时代步伐加快,许多的文化被遗忘,我们要继承中华文化。
文化不灭,中华不灭!我们不仅要用语言赞美祖先的文化,也要继承中华文化,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够实现。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五
红领巾是鲜艳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你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又像香山上美丽的枫叶,更像燃烧着的炙热火焰。我爱你,红领巾!
我对红领巾的向往,要追溯到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看着学校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真是羡慕极了,心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戴上红领巾那该多好啊!爸爸妈妈对我说,只要我好好学习,争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一定能戴上红领巾的!我默默下了决心,一定要戴上红领巾。
盼啊盼啊,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记得那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同全校的许多同学一起站在火红的队旗下庄严宣誓:“我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并由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亲手给我们佩戴红领巾,当时我觉得仿佛像做梦一样,几乎要欢呼起来了:我终于戴上红领巾了!
从那天起,我每天上学前都要把红领巾戴得端端正正的。放学回家,我都舍不得摘下,直到睡觉前才把红领巾摘下叠好放进书包。有一次红领巾洗了没干,我没戴红领巾去上学,那一天总觉得好像丢了一样东西似的,心里空落落的。老师对我们说:作为少先队员,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不能给红领巾抹黑。我暗下决心:一定争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绝不给红领巾抹黑!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外,还阅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书画、讲故事及语文、数学、英语、作文等各项竞赛,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生活上,我对待同学更加亲近了,主动关心帮助同学们,同学们都乐意跟我做朋友,我的朋友更多了。对待师长我也变得更加彬彬有礼了,爸爸妈妈和亲戚长辈们都说我变乖、变懂事了。我知道,这些成绩和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有红领巾激励的功劳。
红领巾,你是神圣的火炬,是我心中的太阳,是我生活中的一座灯塔,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最美的古装服饰作文 篇六
提起汉服,你会想起什么?汉朝的服饰?说起汉族传统服饰,你会想起什么?旗袍?如果我说,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正如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你会有些惊讶吗?
也许吧,毕竟“汉服”这个名字,更像是故事背景设置在两千年前的古装剧里演员穿着的“演出服”,古老而陌生。
我在高一的春夏之交,和这个“老古董”似的衣着有了点儿交集。学校文学社换届的时候,大家提议穿汉服照几张相,一来是纪念一下一年的社友情义,二来也是表现一下文学社的特色,向全校展示一下传统文化。
我们一群人疯疯傻傻地在校园里穿着有些不合时代的衣服,在北海的栏杆佯装着宴集,说说笑笑。间或有同学停下来看我们,窃窃私语两句,然后又匆匆走开。
穿上了汉服,在穿着校服的同学前有些不知所措,我问自己:我和他们,真的是隔了一个时代吗?
好像是有点儿,我们穿着旗袍走在街上不尴尬,穿着汉服就有点儿尴尬了。毕竟,对“汉服”有着清晰认数的人,是少数。挺多人对汉服不了解,以至于这种“不了解”逐渐化成了“不理解”。
有人穿着汉服参加活动被误认为是和服,并被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要求脱下来焚烧;有人认为穿着汉服是一种角色扮演,与这个时代与社会格格不入。
有了那次文学社的活动,我也看到了一些对于汉服的误解,我突然对汉服有了兴趣,有种想为汉服“正名”的感觉。在一次次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便由兴趣逐渐变成了喜欢。
我知道了汉服大约缘起于殷商时期,我知道了不同朝代的汉服有着不同的特点,我知道了一件衣服上承载着天地日月,我知道了不同场合的服饰有着不同的特点……
很早很早流程下来的四个字“衣食住行”,四个必不可少的内容,组成了生活的核心,而以“衣”为先。
我喜欢汉服,不单是因为它的形制,更是因为衣着之上,表现的是文化与修养。
在这个有人高喊“去中国化”的时代里,我渴望回到先秦,回到两汉,回到华夏民族开始生长繁衍的时候,去谛听最原始、最本真、最纯粹的文化。
在前年8月中旬的时候,我去了趟山东,邂逅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在同伴们纷纷穿了运动衫防晒服时,我特地选择了一件改良汉服,走上高铁,走在熙攘的旅游景区,看着身旁形形色色拍照买纪念品的旅客们,我在想,这件衣服,也许能给我对于“传统文化”不一样的感受。
孔子的画像挂在孔庙的墙壁上,左手在上而行拱手礼。我微微向他鞠躬拱手,一瞬间,我有点儿明白了这身衣服的意义。
汉服的最大特色,大概是交领右衽。在传统服饰上面,尊右卑左,故而在正式的汉服之中,都会选择“y”形的交领右衽。
唐颜师古注:“右衽,从中国化也。”
一个领子的方向,体现的是中原的文化,是几千年来对规则,对从衣体现的“天地人和”的敬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汉民族从未有过北方民族的奔放与狂野,也不曾集中体现欧罗巴人的超脱与潇洒,泱泱华夏,一颦一蹙,都是礼仪,都是规整,都是大气与端庄。
我想到孔子,想到了那个活了两千五百多岁还在微笑行礼的老人。
孔子终其一生,不过是想让自己“克己复礼”的理想实现,周游列国,著书讲学,都是这个目的,但最终他郁郁不得志。
整个时代都在忙乱地富国强兵,一个想要以礼治世的谦谦君子,总像是个多余的存在。
老者坐着牛车远去,带着满腔豪情。他回到家乡鲁国,创办私学,多少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沧桑感。
但是,他真的错了吗?他的恢复礼制,真的是与时代脱节吗?
是,也不是。
毕竟历史选择了法家,选择了严刑酷罚,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交由了嬴政。秦很短暂,但是很绚烂,它依法治世,它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基本规章制度。
但我认为,孔子思想比秦文化更灿烂。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到清朝的新儒家思想,再到今日镌刻在联合国的墙壁上的孔子的话语,都是孔子又一次的重生。
秦朝最终只定格在历史典籍中,孔子却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孔子思想不是落后与春秋那个时代,我是远远超越了时代,他看得很远,一直穿越时间的枷锁,透视到现在,透视到未来。
他看到了这个时代碌碌的现代人最缺少的东西——慢。
快节奏运转的时代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我们以握手代替了行礼,以手机代替了书信,以140字的微博代替了厚厚的书籍。我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上古的文字,很少能不望向手机屏幕儿去临一帖书法,很少能去想象:在几百年前,人们怎样生活?
那些时代,因为没有诱惑,所以很慢、很简单。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想说,我们应该“克己复礼”回归几千年的“礼乐文明”;不是想说我们应该摒弃手机电脑而与信息化的时代隔绝;不是想说,我们应该脱离简洁有力的处事风格而变得事事烦琐……
我只是想说,传统可以被我们埋在心里一个很偏僻的角落,但不可以被丢弃。
走笔至此,“汉服”这个名词已经不再重要了,它只是一个代名词,它只是我们很多丢掉东西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在这个加速行进的时代上越走越快的时候,请不要忘了,我们身后还有一些拄着拐杖、驼着背、长满了老年斑的“传统文化”们,他们老了,有点儿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了,只能一边喘着粗气在路旁的大石头上歇歇脚,望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们想说“慢点儿吧”,但发现话语已经在空气中被车笛声、被喧嚣声淹没了。
他们最怕的不是不理解,而是遗忘。
我想说,在这个快节奏运转的时代里,请慢点儿走,看看身后那些老去的文化,去握一握他们的手,以最尊敬的语调告诉他们:“我们会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