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游武当的作文【优秀3篇】
雪中游武当的作文 篇一
雪中游武当
冬日的武当山,白雪皑皑,寒风凛冽。我饱含期待地来到了这个著名的道教圣地,准备展开一次令人难忘的雪中游武当之旅。
早上,我穿着厚厚的冬装,脚踩着雪地,跟随导游来到了第一站——南岳衡山。南岳衡山是五岳之一,也是武当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脚下,我看到了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庙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岳大庙。庙宇的屋顶上积满了白雪,宛如银装素裹的仙境。我走进庙宇,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香烟弥漫,钟楼的钟声回响在耳畔。在寒风中祈福,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随后,我来到了武当山的主峰——太子岩。登上太子岩,我眺望远方,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脚下是一片白雪覆盖的山谷,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太子岩上有一座道教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神仙洞。我走进洞里,感受到神秘的气息。洞内有一座石像,据说是张三丰的化身。我虔诚地跪拜,希望能够得到道家的祝福。
午餐后,我参观了武当山的另外两个景点——武当广场和武当宫。武当广场是武当山的中心广场,周围有各种商铺和饭店,游客络绎不绝。我在广场上漫步,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气和商业氛围。武当宫是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群,也是武当派的总部所在地。我参观了宫内的殿堂和寺庙,了解了武当派的历史和文化。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最后一站——紫霄宫。紫霄宫是武当山的最高峰,也是武当派的发祥地。登上紫霄宫,我俯瞰山下的美景,感受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染上了橙红色。这一幕让我感到宁静与祥和。
雪中游武当的旅程虽然寒冷,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雪地中感受道家文化的熏陶,登上山巅俯瞰美景,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热爱自然,更加向往道家的智慧和哲理。我相信,雪中游武当会成为我一生中的美好回忆。
雪中游武当的作文 篇二
雪中游武当
今天,我来到了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展开了一次令人难忘的雪中游武当之旅。
早上,我穿着厚厚的冬装,脚踩着雪地,跟随导游来到了第一站——南岳衡山。南岳衡山是武当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脚下,我看到了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庙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岳大庙。庙宇的屋顶上积满了白雪,宛如银装素裹的仙境。我走进庙宇,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我拜访了南岳大帝,祈求他保佑我的家人平安健康。
随后,我来到了武当山的主峰——太子岩。登上太子岩,我眺望远方,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脚下是一片白雪覆盖的山谷,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太子岩上有一座道教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神仙洞。我走进洞里,感受到神秘的气息。洞内有一座石像,据说是张三丰的化身。我虔诚地跪拜,希望能够得到道家的祝福。
午餐后,我参观了武当山的另外两个景点——武当广场和武当宫。武当广场是武当山的中心广场,周围有各种商铺和饭店,游客络绎不绝。我在广场上漫步,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气和商业氛围。武当宫是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群,也是武当派的总部所在地。我参观了宫内的殿堂和寺庙,了解了武当派的历史和文化。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最后一站——紫霄宫。紫霄宫是武当山的最高峰,也是武当派的发祥地。登上紫霄宫,我俯瞰山下的美景,感受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染上了橙红色。这一幕让我感到宁静与祥和。
雪中游武当的旅程虽然寒冷,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雪地中感受道家文化的熏陶,登上山巅俯瞰美景,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热爱自然,更加向往道家的智慧和哲理。我相信,雪中游武当会成为我一生中的美好回忆。
雪中游武当的作文 篇三
雪中游武当的作文
前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出门旅游。在饱览了长江三峡奇异的自然风光和四川大足鬼斧神工般的摩崖石刻之后,我们又乘火车穿过巴山山脉的千山万壑,来到湖北省十堰市附近的道教名山———武当山脚下。
在前往半山腰乌鸦岭的汽车上,我看到沿途都是光秃秃的小山包,心想:这儿会有什么好看的山?越往山里走,山势越险峻,林木越繁茂。极目远眺,个个山尖已是白雪皑皑。汽车沿山道盘旋而上,清新的山风拂面,不知不觉中我已对武当山生出越来越强烈的向往。
汽车到了乌鸦岭,我们开始徒步攀登。上山的石阶结了冰,一步三滑,我们便从山民手中买来草鞋,绑在脚上,继续攀登。一路上,灌木落了叶,山林显得稀稀疏疏,只有挺立的古松巨柏依旧苍绿。山道陡峭崎岖,漫漫石阶泛着闪闪烁烁的光亮。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有的犹如刀剑直刺云端,有的好像巨手扑面而来。
临近武当山顶———金顶,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落在身上、帽上、鞋上,我们很快就变成了雪人儿。最后一段登顶的路程,石阶更狭窄、更陡峭,我们双手拉着两边的铁链,手足并用,迎着弥漫的风雪艰难地攀登。到了金顶,雪越下越大,漫天皆白,群山都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雪雾之中,只能朦朦胧胧地看见近山的轮廓。一块刻有“武当之颠”的石碑旁,一株古松犹如一条蜿蜒在天空中的长龙,虽然白雪遮盖了它那苍翠的衣装,却依然顽强地挺立在风雪之中。
金顶一侧,有座建于580多年前的明代铜铸镏金道观,总重量达两万多千克。道观能够挺立在如此高耸的绝顶之上,又安然历经数百年风雨雷电,真是一个奇迹。道观里供奉着真武大帝,据说古时只有皇帝的钦差大臣,才能登上
金项朝拜,而普通百姓只能在金顶脚下的“望顶台”,望顶兴叹,遥拜真武。如今道观里,正有一些百姓进香,香火在风雪中弥漫,散着阵阵清香。上山难,下山更难。刚下过雪,游人一踏,路面更滑。
爸爸便教我如何防滑。我的游兴正高,不屑一顾。走不多久,我就摔了两跤。爸爸乐了:“瞧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正说着,他也摔了一跤,刚刚爬起,哧溜一声,又放倒了。这下轮着我乐了:“得!‘大哥莫说二哥,脸上的麻子一样多’。咱俩比试比试,瞧谁摔跤多。”我和爸爸的比分交替上升,临近乌鸦岭,妈妈没摔一跤,洋洋自得。没想到就在通向停车场的一段平路上,她摔了一跤。妈妈也乐了:“大江大海过来了,小河沟里翻了船。”结果,我和爸爸七比七握手言和,并列“冠军”,妈妈则以一跤屈居“亚军”。
两年过去了,风雪之中游历武当山的情景仍别有滋味,至今令我难忘。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下山途中我看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须发全白,脊背佝偻,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前拉,一个后推,在风雪中向着金顶艰难地攀登。从这感人的一幕里,我体会到:再艰难的路程,总会有人去无所畏惧地攀登……
【点评】这是一篇叙述作者一家人雪中游览道教名山———武当山的记叙文,通常称之为游记。整篇文章作者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根据游览的先后顺序,将游览过程从车中远眺、徒步攀登上山、雪路下山等多个视角一一有序地进行记叙和描写,而且紧紧围绕着“雪中武当”的特征,写出了武当山“山高、险峻、雪大,路滑”的特点。特别对漫天大雪的描写,给文章抹上了雄浑的气魄。在记述游览的过程中,作者描写了“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的一段幽默而富有哲理的对话,使文章更显得活泼而有生气。结尾处,以老人和他的两个儿子顶风冒雨登山作点染,形象地推出了本文的主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