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教学反思【优质6篇】
彩虹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育领域,彩虹教学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它旨在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彩虹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彩虹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然而,在现实中,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教学资源有限,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在彩虹教学中可能面临着教学策略选择不当、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其次,彩虹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个性化教育需要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然而,很多学校在教育资源上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一些学校条件较好,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而一些学校条件较差,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就导致了个性化教育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另外,彩虹教学还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家长对彩虹教学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这就给教师和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解决彩虹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综上所述,彩虹教学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彩虹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施和推广。
彩虹教学反思 篇二
彩虹教学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反思彩虹教学的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彩虹教学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然而,如果教师只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忽视了整体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就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失,缺乏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其次,彩虹教学可能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设计和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然而,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教师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教学压力和负担,容易感到疲惫和焦虑。
另外,彩虹教学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个性化教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然而,这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压力。学生需要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面对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决策。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安,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彩虹教学是一种注重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反思彩虹教学的一些局限性和问题,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加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只有通过反思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实施和推广彩虹教学。
彩虹教学反思 篇三
《我们来造彩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的主题二。该主题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激发儿童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并通过造彩虹活动让儿童动手动脑,进一步认识太阳光,了解彩虹形成的简单知识,发展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科学的能力。引导儿童寻找与生活与自然有关的知识,并且让他们愉快积极,智慧有创意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实践中力求遵循《品德与生活》活动性的特征。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点经验跟大家分享。
一、活动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教学是低效的。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思考,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个活动是否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在教学《我们来造彩虹》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光的七种颜色,激发学生对光的色彩有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因为这个教学目标不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解决的。
课前活动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制造彩虹的方法并且和家长一起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更充分的时间里学会了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而且拉近了亲子关系,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课中活动
课堂上,我设计了看一看,欣赏彩虹;画一画,描绘彩虹;做一做,制造彩虹;唱一唱,感情升华等四个教学活动。让课堂动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去听、去说、去看、去思、去做,他们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变成自身心理内化的过程。
课后活动
课后我布置学生小组合作编彩虹的故事,进行“彩虹的故事”分享会。通过活动,让儿童在科学学习的同时,保持他们的想象力,保持他们富于幻想的天性,而不是因为知道了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科学道理,就失去了宝贵的想象和看待自然的童话般美丽的眼光。教师要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表现对彩虹的美好体验。
这样,在目标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学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了活动承载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形式符合学生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奇心强等特点。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富有趣味性。关注“童心、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教学中他们不再感到教学的乏味,而是感到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备课之初,我设计了猜谜语导入课题,我设想: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它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猜对了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引入课堂。但实际上是事与愿违,活动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学生并不感到惊喜,并没有激发其学习热情。这跟活动的新颖性有关,我们应该设计有创意的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最后的课堂设计中,我删掉了这一活动,改为以观看彩虹图片集引入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个活动,欣赏彩虹。我精心挑选图片和音乐。一幅幅绚丽的图片,一阵阵悠扬的旋律,带领学生进入色彩斑斓的彩虹世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课堂他们被大自然的瑰丽震撼了,发出声声的赞叹,这样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二个活动,绘画彩虹。画画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通过绘画彩虹能更深刻地认识太阳光的七种颜色。
第三个活动,制造彩虹。本课的重点和难道是学会一些造彩虹的方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充分地交流。这个活动中,全员参与,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第四个活动,歌唱彩虹。全班齐唱手语歌,将感情推向高潮。音乐是人类的灵魂。音乐能使人们引起舒适的愉悦感,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活动。《彩虹的约定》这首歌曲,音乐轻快,歌词温馨,在歌声中学生感受家长和老师亲切的关怀,真挚的祝福。我精心制作课件,精选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照片。学生一边唱着歌,一边看着照片,看到自己的身影,看到同伴的动态,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室里荡漾着歌声和笑声……
三、让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精彩绽放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教师细心地观察,认真地倾听,耐心地引导,抓住教育契机,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应对品德课堂中的生成,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制造彩虹”的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我将活动又分两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为小组内各成员轮流做实验,在组内展示自己课前学习的成果,将自己的方法教会伙伴。分享课前学到的方法(学生自备材料和工具)。在活动前,我出示活动要求:(1)每个组员轮流做实验,边做边说,说话声音响亮,实验步骤要说清楚。(2)当组员做示范时,其他组员要认真看,专心听。(3)副组长填写记录表。这个活动中,全员参与,全员体验,学生学会聆听,学会交流,学会分享,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个环节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指定的实验(老师准备材料和工具)。
活动开始前,我再次提出活动要求:组长带领组员合作完成一个实验,实验时分工要明确。
活动开始了,之前,我们是在室内做实验的,但是学生反复实验还是不成功,这时我不急于提醒和指导,我是让他们继续做实验,最后有的小组发现室内不充足,提出要到室外进行实验的请求。这时,我接受学生的意见,临时将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
到室外做实验时,学生变得更积极和雀跃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实验还是没有成功,返照在墙上的是白光而不是彩虹。这时,我也没有告诉他们原因和技巧,我是鼓励他们多思考,多交流,多尝试。经过学生的不断实验,不断努力最终很多小组造出绚丽的彩虹,尝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我又把学生带回教室。各组回报活动情况,我问:“你们小组合作制造的彩虹成功吗?能跟大家分享方法吗?”这时,很多小组组员兴奋地高高举起手来,迫不及待地要分享成功的喜悦。此时,我发现有一个小组组员们闷闷不乐,难掩失望的情绪。我让组长汇报实验情况,组长说:“我们小组的实验失败了,不知道为什么造出的总是白光。”我问:“哪个同学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小涛说:“我觉得是因为阳光太猛烈了。”我问:“是这样的原因吗?有谁不同意他的说法的?”小晴说:“我不同意小涛的说法,刚开始,我们都是失败的,但我发现,只要将镜子提高一点,就能成功了。”我说:“看来实验成功,要讲究方法。”我说:“哪个小组跟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小希说道:“刚开始,我们小组的实验是失败的,但最终成功了。”我接着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她接着说:“我们不断的调整镜子的角度,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终于造出美丽的彩虹了。”我赞叹道:“你们真棒!懂得不气馁,不放弃。这组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反复地试验,不断地尝试,才能获得成功。”……各小组组员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勇于表达。我说:“同学们,造出白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大家想知道答案吗?”全班异口同声地说:“想!”我说:“好,老师就让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到课后去探索,通过搜集资料,看参考书,做实验,寻找答案。”
只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灵动细腻的心,一双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时时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才能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四、小组活动的有效组织
品德课堂上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乐于采用而且经常采用的。在品德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小组活动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的做法:
1.组建小组
(1)搭配要合理
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小组4人为宜。组员搭配方面要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依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要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2)分工要明确
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正组长、副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等。正组长既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在选择小组长时,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可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副组长协助正组长管理小组。卫生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的桌面整理和周围卫生。纪律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上课纪律,确保本小组课堂的正常进行。这样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小组活动就有序有效开展。
2. 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二是学会认真倾听,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用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
3.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品德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什么内容呢?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2)个人无法独立操作的复杂内容。在学生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教师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
(3)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
品德新课程教学,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为我们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形式,更注重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真知,让有效的课堂活动,成就精彩的品德课堂。
彩虹教学反思 篇四
《彩虹》是一篇图文兼美的课文。孩子们较感兴趣,这对理解课文很有利。于是我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课文把彩虹写得很美。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研读,旨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强烈地感受到彩虹的美。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养说话能力,我还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向彩虹提问题、画一幅彩虹图。
这两个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几乎是毫不思索地向彩虹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问题,如:“彩虹,彩虹,你有宝宝了吗?”、“彩虹,彩虹,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彩虹,彩虹,你怎么这么弯?”、“彩虹,彩虹,我可以躺在你身睡觉吗?”、“彩虹,彩虹,我想拉住你荡秋千,你答应吗?”、“彩虹,彩虹,你看见我们在学习吗?”、“彩虹,彩虹,你在天看见飞机了吗?”、“彩虹,彩虹,我怎样才能爬到你面去?”、“彩虹,彩虹,我可以带你这条美丽的项链吗?”……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提问,正是学生们创造力展现之处,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后来学生们画的彩虹图中,有些孩子把这些提问内容也画进去了,真是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结束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了。同时也要求师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师,学中要充分利用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课堂充满创新!
彩虹教学反思 篇五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课例。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较小,认知水平比较有限,生活阅历也不是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很活跃,善于观察与发现,因此在本节课中既有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出现,但也不乏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出现。以下是我在本节课例中的几点思考:
一、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对课堂上的新鲜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每当遇到课堂上有新鲜的活动内容时,他们都会变得异常兴奋。这个时候,课堂的秩序往往会变得比较糟糕,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在那里喊叫吵闹,或蹦蹦跳跳,以表达他们心中的那种激动兴奋的情绪。无论老师课前多么郑重的强调课堂上一定要多么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没有老师的允许下不要乱走动、乱吵闹……例如,在本课例中,我先示范了一下用手电筒和三棱镜制造彩虹。示范的过程中,课室里沸腾起来,有的同学大声喊叫,似乎是给我呐喊加油,有的跟周围的同学议论纷纷,极力表达心中的那份激动心情;还有的同学在老师没有批准的情况下直接走出座位,走到我的身旁,看我示范……总而言之,当时的课堂气氛比较热闹。当我要求同学们安静下来,认真观察我的示范时,我发现我所讲的没有几个学生可以听到,尽管有的同学听到我所说的要求,但是他们看到其它同学的都那么激动地在那里说啊,笑啊,跳啊……此时,我有点手足无措之感。因此,我觉得在活动开始前,首先得明确活动的要求,并且最好采用小组评比机制要进一步约束与规范他们的行为。
二、挖掘课外资源补充教材
在本课例中,我不仅能恰当地处理和运用教材,例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了解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而且还能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一是把同学们平时喜欢吹的泡泡、家里用的手电筒、三棱镜、光碟等都请到课堂上,二是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彩虹原理制造出来的物品(彩虹灯、彩虹包装纸、彩虹糖、彩虹蛋糕……)通过照片欣赏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感受生活,让他们明白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世界、生活多姿多彩,从而达到了延伸课堂,走向生活与社会的目的。
三、善于鼓励学生有创新的精神
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老师就应该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让他们尽情绽放。在本课例中,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较为充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表现得较为明显。教师的引导不但非常及时有效,还能敏锐地捕捉生成性问题,例如学生利用手电筒和三棱镜制造彩虹的过程中有新发现,他们发现用手电筒同时照射多个三棱镜及光盘,制造出来的彩虹更加清晰、漂亮。我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并让他们在全班上分享,我鼓励大家在活动的过程中继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发现更多的惊喜。
彩虹教学反思 篇六
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向爸爸、妈妈和哥哥询问的口吻分别呈现这三个美好愿望。本文富有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在开始导入时我是出示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所以导入部分,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我出示彩虹的图片时,大部分同学都惊讶地说好漂亮的彩虹,甚至有孩子还知道彩虹的颜色,全可仪同学就提出了雨过天晴就出现了彩虹,为下文的学习做下铺垫。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我在识字时,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点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学本课堂”主体是学生,核心是学习,标准是会学,让我们充分信任学生。因此,对课文的朗读,我也是放手学生,读好长句子也是本课的重点,“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以朗读为主,把长句子分成词语、短语、短句子来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读,男女生读,比赛读,师生对读,让学生总结怎样才能读好长句子。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的学习。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来回答,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如:在上最后一段的时候,让学生读,读后同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本段有3个问句组成)有什么不懂的需要解决的?孩子积极性很高,很多孩子的想法很独特,有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但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我会单独让他起来读句子,读正确通顺为主,还要照顾到中等生,让他们既能读正确、流利,还要求读得有感情。
整体来说目标的达成还算可以,但就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学本课堂来说,我觉得我做的还有欠缺,因为还有个别学生有游离课堂的现象,还没有真正的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检测的过程中,有个女生把“挑”和“提”弄混了,我也及时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让学生来说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但由于当时学生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没让学生来总结而是自己把要点说了出来,其实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就说出来了,但我们都是被已有的讲课方式给固定住了,所以才会直接给学生讲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来说。还是我们老师心中没能时时刻刻装着学生,没能时时刻刻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我们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总觉得他们说的不好,说的不完整,其实只要放手,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接下来我会在自己的课堂中把说话权教给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