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课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颐和园》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背景
【引言】
《颐和园》是一篇描写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散文,通过对颐和园的描写,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特点和文化意义。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知识目标】
1. 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如“皇家园林”、“文化遗产”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 通过阅读课文《颐和园》,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颐和园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对颐和园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和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阅读课文(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颐和园》,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总结和点评(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颐和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颐和园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但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游戏或者多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
【引言】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
【知识目标】
1. 了解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词汇,如“保护、传承、文物”等;
3. 提高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
2. 通过阅读课文《颐和园》,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保护与传承;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颐和园这一文化遗产;
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阅读课文(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颐和园》,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颐和园这一文化遗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总结和点评(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但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引入一些案例分析或者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者颐和园的管理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课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课文《颐和园》优秀教学设计
【情景说明】
《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
读课文。本组共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4、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教材中配有三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查找更多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对颐和园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学文过程中适时展示收集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领略美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
播放CAI课件:
《世界遗产名录》一书,翻开扉页,上面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文化景观”。
今天,我们再去领略我国另一处景观——颐和园的风光。
板书课题:
颐和园
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
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颐和园的有关资料。请你介绍和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之处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同桌分段对读课文,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四、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纠正字音。并做简要评价。
2、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
师:读了课文,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可相机出示文中三幅插图:长廊、佛香阁和二七孔桥。)
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找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理清课文条理。)
(CAI课件出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路线。)
师:请同学们读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游览观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3、CAI展现颐和园地形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游览顺序的记忆。
五、布置练习
自己最喜欢文中哪一处景点?把相应的段落多读几遍,想象文中描绘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