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推荐3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一、目标:
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2. 掌握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购物时的打折、分饼干等。
2. 概念解释:简单而直观地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即 a × (b + c) = a × b + a × c。
3.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例如,一个商场正在举办打折促销活动,学生需要计算不同商品的打折价格。
4. 练习活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乘法分配律相关问题。例如,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物品和价格,学生需要计算购买不同数量的物品的总价格。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乘法分配律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例如,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要分发3本书,学生需要计算总共需要多少本书。
6.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资源和评估:
1. 教学资源:教学PPT、实物示例、小组活动和游戏材料等。
2.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和个人练习的成绩评估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
1.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在其他数学概念中的应用,如多项式乘法、代数式化简等。
2. 综合应用: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将乘法分配律与其他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例如,一个农场共有a头牛和b只鸡,学生需要计算农场共有多少只动物。
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式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意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一、目标:
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2. 掌握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与乘法分配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概念解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示例等),深入浅出地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3. 视觉化展示:设计一些图表、表格等可视化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例如,设计一个购物清单,学生需要计算每种商品的总价和打折后的价格。
4. 创意活动:设计一些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册子,通过插图和文字来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
5. 练习和评估: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估。
6. 总结和巩固:通过复习和总结,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资源和评估:
1. 教学资源:教学PPT、图片、视频、创意活动材料等。
2.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活动表现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
1.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乘法分配律应用到其他数学概念中,如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
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和研究,探究乘法分配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意活动,深入理解和应用乘法分配律。通过视觉化展示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乘法分配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篇三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在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即让学生顺利掌握运用乘法分配律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下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 (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A组的题,右边的两组做B组的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9×( 37+63) 9×37 + 9×63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左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9×( 37+63) =9×37 + 9×63
(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猜想”。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组织数学热身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昨天,老师去超市里买东西,看到下面这些物品。橙子每箱28元,苹果每箱22元。如果橙子和苹果各买3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算式(28+22)×3 和28×3+22×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 35+25)×3=35× 3+25×3
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
9×( 37+63)=9×37 + 9×63
(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教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电脑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
配律。)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的式子简洁、明了,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美。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瞻前顾后填一填。
(10+7)×6=□×6 + □× 6
8×(125+9)=8×□+ 8×□
7×48+7×52=□×(□ + □)
2、火眼金睛看一看:
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师小结: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4、找朋友
(10+6)×4 10 ×4+6 10 ×4+ 6 × 4
5 ×(7+9) 5 ×7+ 5× 9 5 ×7× 9
3 ×25+7 ×25 3+7×25 (3+7)×25
5、对口令
师:如果一个同学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左边部分,那你就说出它的右边部分,如果他说出的是右边部分,你就对出左边部分。看谁反应快。
6、脑筋急转弯。
猜一猜,等号后边是三个什么字?
木×(1+3+2)=?
四、总结:
1、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