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进位加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学生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并提高计算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概念。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来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例如,可以准备一些糖果或者小球,让学生将其分成两堆,然后进行不进位加法的操作。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进位加法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并提高计算能力。可以通过示例题目的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步骤和规律。例如,给学生出一道题目:“12 + 34 =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不进位加法的步骤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游戏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不进位加法大挑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不进位加法题目。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具来辅助教学。例如,可以使用数学软件或者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不进位加法的练习和测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运用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练习题目和评估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巩固。同时,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者考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种教学设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篇二
不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种以游戏为主要手段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不进位加法接龙”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个学生轮流说出一个不进位加法题目,并回答上一个同学的题目。例如,第一个学生说“12 + 23 = ?”,第二个学生回答“35”,然后提出新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
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不进位加法接龙挑战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挑战赛。挑战赛的规则是每个代表轮流说出一个不进位加法题目,并回答上一个小组的题目。最后,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辅助教学。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找规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题目中的数字,找出不进位加法的规律,并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或者数学软件,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不进位加法的练习和测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运用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练习题目和评估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巩固。同时,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者考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游戏化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种教学设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篇三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分享了关于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
算法。(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