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精彩3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赵州桥》,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的内容。
2.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 通过学习《赵州桥》的故事,学生能够体会到友情的力量。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记忆故事的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 体会友情的力量。
教学准备:
1. 课本《赵州桥》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如:你见过哪些桥梁?桥梁有什么作用?
Step 2 阅读与讨论(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赵州桥》,并逐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
3. 为什么赵州桥会倒塌?
4. 小燕子和小草之间的友情有哪些表现?
Step 3 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
1. 小燕子勇敢善良,敢于为朋友冒险。
2. 小草聪明机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朋友。
Step 4 体会友情的力量(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小燕子和小草的友情,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Step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有关友情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友情的力量。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友情的思考和感受。
Step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故事中的人物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写下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赵州桥》,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的内容。
2.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 通过学习《赵州桥》的故事,学生能够培养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记忆故事的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 培养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教学准备:
1. 课本《赵州桥》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如:你见过哪些桥梁?桥梁有什么作用?
Step 2 阅读与讨论(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赵州桥》,并逐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
3. 故事中的小燕子和小草分别表现出了哪些品质?
4. 故事中的桥倒塌后,小燕子和小草是如何面对困境的?
Step 3 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如:
1. 主题: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
2. 寓意:友情的力量可以战胜困难,人们应该勇敢面对生活。
Step 4 培养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培养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挑战,保持乐观心态。
Step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有关勇敢和乐观向上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些品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勇敢和乐观向上的思考和感受。
Step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故事中的人物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写下自己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 篇三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板书:赵州桥
2.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 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
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习作业 。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 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 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 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 本》3、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