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最新3篇)

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 篇一

题目:引发学生兴趣,生动演示二项式公式的推导过程

引言:

学习二项式公式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二项式公式,是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理解二项式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

2. 能够熟练应用二项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黑板。

2. 纸牌或色子。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如果你有一枚硬币,抛掷两次,你觉得出现正面一次和反面一次的情况有多少种可能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Step 2:实际操作

将纸牌或色子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模拟抛掷硬币的过程。每位学生先抛掷一次,记录出现的结果;然后再抛掷一次,记录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现正面一次和反面一次的情况。

Step 3:讨论与总结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记录,引导他们讨论和总结出现正面一次和反面一次的情况有多少种。

Step 4:引入二项式公式

在黑板或PPT上展示二项式公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公式中的符号和含义。引导学生发现公式中的n和k分别代表什么,公式的含义是什么。

Step 5:推导过程演示

通过一些具体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二项式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值代入,展示公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Step 6:练习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二项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解答完毕后,与他们一起讨论答案和解题思路。

Step 7:归纳与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二项式公式的要点和应用场景,并与他们分享二项式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结语: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二项式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 篇二

题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索二项式公式的应用

引言:

二项式公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契机。本文将介绍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二项式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2. 能够灵活运用二项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例如:“某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有10个职位需要填补,而有15名申请者。你认为有多少种不同的方式可以选择10名申请者填补这些职位?”引导学生思考和估算。

Step 2:思考与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给出自己的估算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二项式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Step 3:引入二项式公式

在黑板或PPT上展示二项式公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公式中的符号和含义。与学生一起讨论公式中的n和k分别代表什么,公式的含义是什么。

Step 4:应用场景探究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排列组合、概率等,让他们运用二项式公式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Step 5:讨论与分享

学生解答完毕后,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的解法和思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Step 6:练习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二项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解答完毕后,与他们一起讨论答案和解题思路。

Step 7:归纳与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二项式公式的要点和应用场景,并与他们一起探讨二项式公式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

结语:

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项式公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现潜力。

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 篇三

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

  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二项式公式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项式定理是代数乘法公式的推广.

  (2)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能利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和探究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的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计数原理分析(a?b)3的展开式,得到二项式定理.

  难点: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引入:二项式定理研究的是(a?b)n的展开式,如

:(a?b)2?a2?2ab?b2,

  (a?b)3?? (a?b)4?? (a?b)100?? 那么(a?b)n的展开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直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多项式乘法的再认识.

  问题1. (a1?a2)(b1?b2)的展开式是什么?展开式有几项?每一项是怎样构成的?

  问题2. (a1?a2)(b1?b2)(c1?c2)展开式中每一项是怎样构成的?展开式有几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计数原理来解决项数问题,明确每一项的特征,为后续学习作准备. 2、(a?b)3展开式的再认识

  探究1:不运算(a?b)3,能否回答下列问题(请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1) 合并同类项之前展开式有多少项?

  (2) 展开式中有哪些不同的项?

  (3) 各项的系数为多少?

  (4) 从上述三个问题,你能否得出(a?b)3的展开式?

  探究2:仿照上述过程,请你推导(a?b)4的展开式.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对(a?b)3的展开式进行再思考,分析

  n各项的形式、项的个数,这也为推导(a?b)的展开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

  “法”可依.

  (三) 形成定理,说理证明

  探究3:仿照上述过程,请你推导(a?b)n的展开式.

  0n1n?1kn?kknn(a?b)n?Cna?Cnab???Cnab???Cnb(n?N*)——— 二项式定理

  证明:(a?b)是n个(a?b)相乘,每个(a?b)在相乘时,有两种选择,选a或选b,由分步计数原理

  n?kkbk(k?0,1,?n)的形式,对于每一项ab,

  它是由k个(a?b)选了b,n-k个(a?b)选了a得到的,它出现的次数相当于从n个(a?b)中取k个n可知展开式共有2项(包括同类项),其中每一项都是ann?k

  kb的组合数Cn,将它们合并同类项,就得二项展开式,这就是二项式定理.

  【设计意图】通过仿照(a?b)3、(a?b)4展开式的探究方法,由学生类比得出(a?b)n的展开式.二项式定理的证明采用“说理”的方法,从计数原理的角度对展开过程进行分析,概括出项的形式,用组合知识分析展开式中具有同一形式的项的个数,从而得出用组合数表示的展开式.

  (四) 熟悉定理,简单应用

  二项式定理的公式特征:(由学生归纳,让学生熟悉公式)

  1. 项数:共有n?1项.

  2. 次数:字母a按降幂排列,次数由n递减到0;字母b按升幂排列,次数由0递增到n.

  各项的次数都等于n.

  012knk3. 二项式系数: 依次为Cn,这里Cn,Cn,Cn,?,Cn,?,Cn(k?0,1,???,n)称为二项式系数.

  kn?kk4.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式中的Cnab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用Tk?1表示.

  kn?kk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k?1项: Tk?1=Cnab

  变一变 (1)(a?b)n (2)(1?x)n

  例. 求(2x?16)的展开式. x

  思考1:展开式的'第3项的系数是多少?

  思考2:展开式的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是多少?

  思考3:你能否直接求出展开式的第3项?

  【设计意图】熟悉二项展开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小结(由学生归纳本课学习的内容及体现的数学思想)

  0n1n?1kn?kknn1. 公式: (a?b)n?Cna?Cnab???Cnab???Cnb(n?N*)

  2. 思想方法:1.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

  作业

  巩固型作业:课本36页习题1.3 A组 1、2、3

  012kn思维拓展型作业:二项式系数Cn有何性质. ,Cn,Cn,?,Cn,?,Cn

  教案设计说明

  二项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广,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学习概率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验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在教学中,设置了对多项式乘法的再认识,引导学生运用计数原理来解决项数问题,明确每一项的特征,为后面二项展开式的推导作铺垫.再以(a?b)为对象进行探究,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进行再思考,分析各项以及项的个数,这也为推导(a?b)的展开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

  总之,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问题引导,师生互动.重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推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命成长。

相关文章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设计理念:创设...
教学资料2011-08-09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优选3篇】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了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并知道了生物膜都是选择性膜透过。为什么生物膜能...
教学资料2019-02-04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最新3篇】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一、...
教学资料2016-08-0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最新3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通用6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资料2016-02-08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通用6篇)

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优选3篇】

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
教学资料2011-02-05
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优选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简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
教学资料2011-06-09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