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3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理解“带刺的朋友”这个比喻的含义。
-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关系技巧。
-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内容:
- 介绍“带刺的朋友”这个比喻的来源和意义。
- 分析比喻中的“刺”代表的是什么,以及这种朋友的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对“带刺的朋友”,以及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3. 教学步骤:
- 导入:向学生提出“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带刺的朋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如何应对他们?”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 介绍比喻的来源和意义:通过讲故事或引用相关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带刺的朋友”这个比喻的来源和意义。
- 分析比喻中的“刺”的含义:与学生一起分析比喻中的“刺”代表的是什么,以及这种朋友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 讨论如何应对“带刺的朋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应对“带刺的朋友”的经验和建议,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 提出如何与“带刺的朋友”建立良好关系的建议:向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他们与“带刺的朋友”建立良好关系。
-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与“带刺的朋友”交流的场景,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和互助精神。
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带刺的朋友”,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喻中的含义,讨论如何应对“带刺的朋友”,以及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我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学生在与“带刺的朋友”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在反思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下次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讨论。其次,小组活动的设计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仍然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三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引导学生比较词句活动室2(1)的两句句子,体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
学生朗读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
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 “摇晃”、 “归”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刺猬: 出来散步 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 掉过头去 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
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
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儿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