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3篇)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主题:《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级:初中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了解葡萄沟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葡萄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引导他们提出关于葡萄沟的问题。

步骤二:学习葡萄沟的形成和特点(15分钟)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葡萄沟的相关内容,引导他们了解葡萄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或者展示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葡萄沟进行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该葡萄沟的地理环境、植被分布、河流流向等相关信息。然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写作活动(1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和研究,写一篇关于该葡萄沟的介绍。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如引导学生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等。

步骤五:讨论和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并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反思:

1. 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葡萄沟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抽象,需要更多的例子或者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

2.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但在展示和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还是比较被动,需要教师更好地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写作活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时间可能稍微不够,有些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写作指导和范例。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

教学设计:

主题:《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年级:高中

课时:2-3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葡萄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地质地貌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报告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葡萄沟的纪录片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提出关于葡萄沟的问题。

步骤二:学习葡萄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20分钟)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葡萄沟的相关内容,引导他们了解葡萄沟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展示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步骤三:实地考察(40分钟)

带领学生到附近的葡萄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观察葡萄沟的地貌特征、河流流向、植被分布等,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报告和讨论(30分钟)

让学生回到教室,每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份关于他们考察的葡萄沟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河流特征等方面。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报告,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或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反思:

1. 实地考察环节是本次教学设计的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可能会稍微不够,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实地考察前进行一定的讲解和指导。

2. 学生的报告和讨论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但是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3. 教学设计中,需要更多的拓展阅读材料和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报告的训练。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三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葡萄沟》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展开了四个内容:1.葡萄沟盛产水果。2.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3.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4.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延续第五单元的根据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单元继续进行训练。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学习,已具备一些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悟的能力有待训练,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另外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三)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等教法,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体验法、交流探究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提高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

  3、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2、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1、创设情境策略:主要通过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

  2、以读促悟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明意、入境的境界。

  3、抓重点词理解:使用换词法、对比读、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葡萄干制作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体感知

  1.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葡萄沟》,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葡萄沟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看完之后说说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播放音乐、出示图片)

  (注意指导学生围绕葡萄沟说,进行预设)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3.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葡萄沟,看看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设计意图;学生先回忆课文,整体感知葡萄沟这篇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再通过葡萄的图片,邀请学生走进葡萄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1的对葡萄沟有整体的了解,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葡萄多、好吃,葡萄有名。】

  (二)深入理解

  〈一〉自读体会

  看有一个自学提示,谁能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轻声读课文,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用直线画下来想一想自己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出来】

  大家再默读默读,看一看这个自学提示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二〉重点指导(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指导)

  第一自然段

  1、师请一个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

  2、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3、(出示课件: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儿,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抓住“盛产”、“最”进行理解指导:

  盛产是什么意思?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师领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教师领读课文。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以及特产,重要的是理解目标1的葡萄沟盛产水果,特别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

  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谈体会

  生读:“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① 从“一大串一大串”中可以看出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数

量多,获得了大丰收,一串挨着一串地挂在葡萄架上。(可对比“一大串一大串”和“一串串”)

  (观察图)这是葡萄成熟后的景象,果实累累一大串挨着一大串。

  ② 从“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中看出葡萄颜色多,说明葡萄数量多,品种很多。

  ③ 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板书:五光十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图片)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更多热门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推荐:

1.《从现在开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2.《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3.《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4.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

5.《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6.《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及反思

7.《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8.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

9.《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10.小学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关文章

描写校园的教学楼作文400字【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校园的教学楼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校园的教学楼作文40...
教学资料2012-05-09
描写校园的教学楼作文400字【通用6篇】

尊严教学设计与评析(实用3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
教学资料2013-07-04
尊严教学设计与评析(实用3篇)

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联...
教学资料2012-05-02
公开课《灰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优选6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思...
教学资料2012-07-05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优选6篇)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优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丝绸之路教学反思1教后记鉴于七年级学...
教学资料2013-07-03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优选6篇】

作文教学设计【最新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
教学资料2016-06-07
作文教学设计【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