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推荐6篇)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一

近现代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名人,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和魅力。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两位近现代名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贡献。

第一位名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被誉为"民族之父"。他出生于广东省一个小农民家庭,从小就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决心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

孙中山先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革命运动,倡导了"三民主义",提出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他多次组织起义和暴动,力图推翻满清政权。虽然他的革命活动遭到了失败和流亡,但他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人民的利益奋斗,使得中国的革命事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孙中山先生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他还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他提倡现代教育,倡导妇女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来的众多革命家所崇拜和继承。

第二位名人是美国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被誉为"现代发明之父",他的发明和创新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一生共取得了1093项专利,其中包括电灯、电话、电影等重要发明。

爱迪生的创造力和毅力令人钦佩。他一直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尝试而取得的。他的努力和奋斗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他的电灯给人们带来了光明,电话让人们可以远距离交流,电影则成为了人们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爱迪生的发明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两位近现代名人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页,更是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榜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贡献,继续努力,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二

近现代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和超越自己。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两位近现代名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成就。

第一位名人是英国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他的领导和决策对于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坚定地抵御了纳粹德国的侵略,保卫了英国的自由和独立。

丘吉尔的坚定和勇敢令人敬佩。他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刻,鼓舞了整个国家的士气,号召人们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地抗争。他的名言"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田野上作战,我们将在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脉中作战,我们永远不会投降"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

丘吉尔的领导才能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在战争期间做出了一系列明智的决策,使得英国能够成功地抵抗住敌人的进攻。他的领导风格以坚定和果断为主,他的决策不仅考虑了国家的利益,也考虑到了人民的福祉。

第二位名人是南非的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人权活动家,他为南非的民主和平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最终成功地推动了南非的民主化进程。

曼德拉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他在长达27年的监禁生活中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坚定地反对种族主义和不平等。即使在被监禁期间,他仍然通过书信和其他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继续领导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

曼德拉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在被释放后,他与其他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一起,推动了南非的民主化进程,最终成为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和解政策和民主价值观成为了南非国家建设的基石,为南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两位近现代名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梦想和追求更好的未来。他们的坚持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贡献,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三

  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分析:幽默,流于俗套就成了无厘头;而恰到好处的幽默,则是智慧的闪光,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

  瞿秋白的风趣

  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瞿秋白代刻一方应急。当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润格加倍。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铜章另议。”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瞿秋白。”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瞿秋白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

  分析:大才华者,大幽默也;大幽默者,大才华也。如此才情逸致,当为一时佳话。

  话题:“才华与幽默”“风趣”

  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

  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分析:商人捐资办学,不能沽名钓誉。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

  话题:“尊师重教”“表率”“做人与做事”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话题:“春风化雨”“为师之道”

  吉鸿昌 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话题:“做一个中国人”“中国,我爱你”“骨气”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共产党的小姑娘。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革命同志转移而被捕。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毛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分析:女性一直是弱小者的代名词,但有谁敢说刘胡兰弱小?因为有了理想,弱小的身躯里也装着无限大的勇气。

  话题:“生命的价值”“追求”

  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可贵的信仰”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陈独秀庭上抒心意

  1932年,陈独秀被捕,在上海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开庭前,作为同国党斗争的一种手段,陈独秀曾挥笔疾书,写下了洋洋数千言的《辩诉状》。他指出:“共产党之终极目的,自然是实现无剥削、无阶级,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社会。”他揭露了国党政府的反动、腐朽统治,抨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压迫,表示只要“一息尚存,予不忍眼见全国人民辗转悲号于外国帝国主义及本国专制者两重枪尖之下,而不为之挺身奋斗也。”

  分析:从陈独秀的《辩诉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颗为民族的解放和富强而孜孜以求的忠贞爱国心。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四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以粗暴的态度逼迫他学习音乐,羽管键琴、提琴成了他父亲压迫他的枷锁,庆幸的是,他那一颗好学的心,竟然没有被压灭。他十三岁入戏院乐队,当大风琴手,十七岁由于慈母去世,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他在音乐的世界里陶醉忘返的时候,他的健康被一连串的伤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摧折了。更为痛心的是,二、三十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变聋了。耳朵对音乐家,该是何等的重要!贝多芬痛苦万分。他在一封信中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了贝多芬把音乐当作他的避难所,他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不顾双耳的轰轰作响,一件又一件地完成着他的作品,有时同时写三四件东西。贝多芬忍受着艰难的“酷刑”工作着,他坚定而乐观地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有一次,贝多芬指挥预奏,由于他听不见台上的歌唱,一下子乱了套。一位指挥提议暂休。之后,又重新开始。可是,这一次又同样地乱套了,又不得不宣布第二次暂休。这时,贝多芬不安起来,他急匆匆跑回家去,一头扎在床上,双手捂着脸,连晚饭也没有吃。

  两年过去了,他又指挥起《合唱交响曲》。这一次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剧场里群情激昂,喝采连声。但这一切他都没有听见。直到一位女歌唱演员牵着他的手面向观众时,他才看到人们在向他挥舞帽子,热烈鼓掌。

  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在厄运中不届不挠斗争、学习的人。

  在贝多芬逝世前一年,他这样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磕睡,也只为要它醒后更兴奋。我还希望再留几件大作品在世界上,然后如老小孩一般,我将在一些好人中间结束我尘世的途程。”

  贝多芬勤劳了一生,他得到了幸福的安眠。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五

  6月25日,无臂少年杨彬从网上查得今年参加高考的成绩为509分,能够上今年的二本一分数线,他赶紧用手机向关爱他的人们报告这一喜讯,我要读大学了!妈妈田祚梅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意外折翅

  1994年农历三月初五日,是东瀼口镇东瀼口村村民田祚梅终生难忘的日子,她只差6天就满三岁的爱子杨彬因触电失去了双臂。

  当天,田祚梅正在为邻居帮忙做事,杨彬与大他两岁的堂姐在家中玩,年幼无知的他悄悄地来到屋后玩耍。杨彬无意中走到放在一块大石头的变压器边,好奇心地用小手去触摸变压器,被高压电瞬间击中,双臂严重烧伤。

  田祚梅发现后迅速将杨彬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查看伤情后当即建议截肢保命,田祚梅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再看。在住院救治20多天后,杨彬被烧伤的手臂不见有好转的迹象,医生向田祚梅下发最后通牒,再不截肢,杨彬的性命难保。经过艰难地决择后,田祚梅只好满含眼泪地在手术意见书上签了字,杨彬用双臂换回了一条生命。

  出院后,杨彬再也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游戏和玩耍,甚至连吃饭、穿衣、洗脸、上厕所这些简单的事都无法完成。

  挣扎飞翔

  4岁时,杨彬看见堂姐正在做作业,他觉得好奇,就向堂姐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用脚开始比画起来。刚开始写字,脚指夹笔要么夹不稳、要么力度不够,总是无法写出堂姐用手写的字那样好。

  虽写不好字,我没有失落感,反而觉得好玩,特别有新鲜感。此后,杨彬每天都闹着要用脚学写字。田祚梅在家只要有空就教杨彬识字、用脚写字,从1开始练习起。没有识字卡,田祚梅就拿出旧扑克让杨彬认上面的数字,并学着写;没有纸和笔,杨彬就向堂姐要一些没有用的草稿纸勤加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杨彬的脚逐渐灵活起来,学会了用脚握笔写字,到6岁时,杨彬用脚写的字达到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的水平。当年秋季学期,田祚梅与丈夫杨勇商量着把杨彬送到附近的东瀼口小学上学。

  田祚梅背着杨彬来到3公里远的学校,向学校校长讲明了情况。校长尤德宇当即要求杨彬用脚写两个字看看。韩永春迅速搬来登子,让杨彬用脚写字。尤德宇看到杨彬用一双脚魔法般地写出一些漂亮的汉字后,深受感动,随即把附近的老师全都叫来观看。这个娃太有毅力了,写的字超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在场的刘老师看后感慨地说,说完激动地将杨彬抱起来在操场上转了几圈。因杨彬未能按时入学,也就没有课本,班主任找到了一套旧教课书,把新书送给了杨彬。从此,杨彬顺利地踏进了学校校门,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旅。

  在学会用脚写字后,杨彬对同学们用筷子吃饭有了强烈的好奇感,他决定要学会用脚拿筷子。用脚夹勺子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用脚夹筷子更是难于上青天。

  最初,杨彬用脚夹筷子,感觉特别不灵活,两支筷子总是转不动,无法夹菜。他就又改用勺子,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练习用筷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他成功了,到时9岁时就能把一双筷子在脚下运用自如,夹菜、吃饭均可完成。

  从小学四年级起,数学中要用三角板、圆规等学习工具。在写字之外,如何用好新的学习工具,又成了摆在杨彬面的难题。每次遇到新问题或麻烦事,杨彬从没有失望过、气馁过,他总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面对,用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去挑战极限。渐渐地,一双脚能打开文具盒,能用好三角板,能使用橡皮擦、开抽屉锁。

  当完成写字、用三角板和橡皮擦等练习后,在一段时期内用圆规可难到了杨彬。用脚把圆规从文具盒中取出后,能分开一定的角度,也可放到练习本上去,就是不能转动。杨彬介绍起当时练习的过程来仍是满期脸的自信。通过冥思苦想后,杨彬想到了用另一只脚去帮忙,当用一只脚稳住圆规,别一只脚转动帮忙时,圆规真的动了起来。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练习,杨彬的一双脚能画出无论大小的标准圆。

  再后来,杨彬学会了用脚漱口、开门锁、写毛笔字,还学会了用脚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除了不能用脚穿衣裤、洗脸外,其它的动作只要别人能用手完成的,杨彬几乎都可以为一双灵巧地脚去完成。在外人的眼中,杨彬练用脚练就了一些绝技,而对他本人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求生本领。

  爱心护航

  杨彬上小学的前一个星期,田祚梅每天清早就把他送到学校,一直等到放学后又把他背回家。坚持一个星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熟悉了杨彬,自发地帮助杨彬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田祚梅就早晨把他送到学校,回家忙一阵农活,待到放学的时间就去学校把杨彬接回来。

  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杨彬语文考了100分、数学98分。我收到杨彬的成绩单后就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将他培养成材。从此,田祚梅陪杨彬踏上漫漫求学之路。

  小学毕业,杨彬以全A的好成绩顺利进入了雷家坪初中。田祚梅在学校附近住了下来,尽全力为他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特意为他做了一张小课桌和一个高凳子。父亲杨勇则在镇里一家煤矿开车赚取生活费养家糊口。

  初中毕业时,杨彬以585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巴东一中。在县残联的关照下,田祚梅搬到了巴一中附近,全力照料杨彬的起居。

  从杨彬上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他。田祚梅感激地说。

  杨彬上小学时的一个冬天,班上一位女同学的妈妈到学校无意间看到杨彬正在用一双赤裸的脚写字,回家后特地编制了一双毛线袜子送给杨彬;冬天上学时,韩永春老师总是给杨彬脚下放一个小火炉;同学们帮助他上厕所、打饭、喂饭,争先恐后地帮助他。与他同班的女同学彭了就住在杨彬家的楼下,只要天一下雨,她就会主动为杨彬打伞。三年来,从未间断过。上高三时,有个60多岁的老人将500元现金交到班主任手中,让其转给杨彬,却始终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当得知今年杨彬考出509分的好成绩后,县残联主动到杨彬家,帮忙他选择学校,填写志愿,表示一直把他送进大学的校园。

  采访结束时,杨彬告诉记者,他现在想读三峡大学的财务管理系,大学毕业还要攻读研究生,一定要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你必须知道的近现代名人故事 篇六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