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散文经典范文【优质6篇】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一:政治不应割裂民众与政府的纽带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承担着引领社会进步和维护民众权益的重要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和纽带逐渐割裂,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政府的决策过程缺乏民众的参与和监督,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在现代社会,政府决策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政府官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将民众排除在外。相反,政府应该积极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在决策过程中加以考虑。只有通过广泛的民众参与,政府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并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其次,政府在执行政策时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进一步加剧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疏离感。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应该公开、透明,并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同时也能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可。此外,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应当坚持公正和平等原则,而不是偏袒特定利益群体。只有做到公正公平,政府才能真正成为民众的代表和服务者。

最后,政府应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双方的关系。政府官员应该走出办公室,走进社会,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与民众的互动平台,及时回应民众的诉求和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政府才能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关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政府与民众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合作和共生的关系。政府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彼此的信任和认可。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二:政治理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政治理念是指一种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方式。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优劣,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政治理念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首先,政治理念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政治理念是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的基础,它决定了政治运行的方向和方式。一个科学合理的政治理念,能够指导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反,如果政治理念出现偏差和错误,就会导致政府的决策和行动脱离现实,甚至走向极端,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也对政治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政治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政治理念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更新和改进。新的政治理念应该更加民主、包容和开放,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政治理念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政治理念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和秩序,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发展也会促使政治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只有政治理念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综上所述,政治理念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状况和发展方向。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治理念,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谐和繁荣。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三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xxx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xxx 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

刘半农 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 迅 《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 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

梁遇春 《春醪集》《泪与笑》 英国随笔的影响。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 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叶圣陶、郑振铎、茅盾 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

xxx 《饿乡纪程》《赤》 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

《藕与莼菜》 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

茅盾《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 《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 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 《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xxx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

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

《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

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

《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

茅盾 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

艾芜 《漂泊杂记》《山中牧歌》 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 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

萧红 《商市街》《桥》 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

吴组缃 《黄昏》《泰山风光》 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

郁达夫 《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清新秀美,才情纵横。

巴金 《旅途随笔》《短简》《控诉》 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

《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

《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

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①早期报告文学

明生 《旅中杂感》 《每周评论》 欧游通讯。

亿万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每周评论》 报道“五四”。《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劳动者》周刊

xxx 《旅欧通信》 天津《益世报》

xxx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晨报》 报告文学先声。

阿英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 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

夏衍 《包身工》 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茅盾 《中国的一日》集 编选全国的事件

③报告文学的盛行

邹韬奋 《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集 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

萧乾 《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 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 西安事变、长征、陕北

2、国际题材的游记

朱自清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纪实,语言洗练。

李健吾 《意大利书简》 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

郑振铎 《欧行日记》 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

小默 《欧游漫忆》 政论色彩。

胡愈之 《莫斯科印象记》 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 《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 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 《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 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 《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 感情色彩浓烈 丁玲 《孩子们》 姚雪垠 《战地书简》

徐迟 《大场之夜》 宋之的 《从仇恨生长出来》

以群 《台儿庄战场散记》 蹇先艾 《塘沽的三天》

碧野 《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 老舍 《“五四”之夜》

2、职业记者的通讯

范长江 《台儿庄血战经过》

萧 乾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四

浅谈依法治国

摘 要: 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 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只有在政府行xxx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 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宪法

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一种治国原则体系和一种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在这一整套体系中, 宪法占据重要位置, 是法治的标志。xxx指出: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依宪治国就是要充分、正确地实施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是其他法律制度的基础。因此, 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的活动的准则。没有宪法, 法治社会建立民主政治就无法得到保障。检验一个国家是不是法治社会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拥有完备的法律, 而在于它是否拥有切实发挥作用的宪法。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而宪法就是权益保障书。 1. 对宪法实施进行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现行宪法第2 条规定: xxx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 从权力来源来看, 我国的宪法是基于人民的权力而产生的, 因此, 宪法能否有效地实施, 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权力能否真正实现。宪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又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而产生的, 所以, 人民制定了宪法, 人民就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从权力归属来看, 宪法实施的监督权最终应归属人民。

2. 对宪法实施进行监督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要求

宪法是根本法,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是一切法律规范制定的前提和依据,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是最基本的法律规范。

3. 对宪法实施进行法律监督是各国宪法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许多法治国家为了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宪法的规定得到有效的实施, 建立起形式多种多样的宪法实施监督制度。主要的监督形式有积极的宪法实施监督和消极的宪法实施监督。宪法的效力, 从法理上讲是法的效力在实际运用中最重要的形式。宪法的效力可以定义为宪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任何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 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冲突。立法, 即法的创造, 是指有法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专门活动。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具有优先性与普遍的约束力, 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

二、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 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xxx力; 二是司法机关依法约束行政行为。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 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只有在政府行xxx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 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 治理国家。行政机关对公民、社会起着榜样作用, 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大部分由行政机关执行。因此, 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行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以实现国泰民安, 促进国富民强。xxx早在xx年代就明确指出: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即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 能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能否坚持依法治国, 实行依法行政, 关键在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实行依法行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实行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必须尊重法律权威, 杜绝特权思想

xxx一贯强调领导干部要尊重法律权威, 他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行政必须首先依法治吏, 要求领导干部杜绝特权, 而且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子女、配偶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 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

2. 实行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服从于法, 以身作则

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作为公民和公仆, 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守法律, 率先垂范。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 公、依法行事, 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3. 实行依法行政, 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领导干部法制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能否真正严肃执法。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当前, 不少法律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相当普遍,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恶劣行为也屡有发生。今后, 应使普法教育制度化、法律化, 把掌握法律知识、具备法制观念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的必备素质。遵章守法、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应当成为每一个领导干部和普通公民的自觉行动。

4. 实行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监督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 “人民是天使就不需要管束, 政府是天使就不需要监督。”既然人民和政府都不是天使, 那么人民就需要政府管束, 政府就需要人民监督。因此, 应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把党组织、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确立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制约的观念,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保障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

总之,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法、守法, 而且要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依法决策, 依法行政, 依法管理, 严肃执法,从而影响和带动全体公民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五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学思想其特征可归纳为几个方面: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改良主义等。其中个人主义可以被视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灵魂,其它特征都要以维护个人主义这一思想作为其主旨。个人主义意味着:(1)个人是道德价值的最终单位;(2)社会拥有作为恰当目标的对于个人的益处,不存在超越或凌驾于个人益品之上的社会益品;(3)个人的福利需要人们尽可能地作出自己的选择。简言之,自由主义认为只有在对个人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的关于社会集体事务的公共理性,个人拥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利。要实现这一目标个人首先必须是平等的单元和价值的终极。所以对“平等”的诉求是实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前提。虽然自由主义的思想具有某些极端性色彩,并遭到其它政治理论的批判,但自由主义思想传统内部在不断变革创新,企图将其思想日臻完善。尤其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使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又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正义”成为自由主义的新主题

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为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区别在于:古典自由主义关注的主题是自由,而新自由主义关注的主题是正义。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3罗尔斯认为正义是评价现代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内涵首先就是平等。

在古典自由主义时期就已经提出平等的政治概念。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平等也是一种权利,即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权利。资产阶级尤其强调“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是指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剥夺公民的权利。在强烈的权利意识下,自由也被纳入权利范畴之中。由于基本权利为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每个人都要求一种权利上的平等。因此,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原则,又是权利原则,同时也是平等原则。

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自由主义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它对平等的理解仅限于形式。因为古典自由主义虽然提出了平等的理念,但只是抽象的、形式的平等,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并没有使平等的理念真正实现。罗尔斯赋予平等更加丰富的内涵。罗尔斯认为平等有形式的平等与实质平等之分。一种是政治上的平等;一种是经济上的平等。古典自由主义关注前者,新自由主义关注后者。

形式平等的理念同制度相关联。平等的权利原则归根到底是一种制度原则,这种制度就是法律制度。形式平等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权利平等,权利平等是由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来保障确立的,法律规定的权利为每个人平等的享有。因此,真正支撑形式平等理念的是现代民主法律制度。

启蒙思想在反抗宗教的思想禁锢和神权统治的运动中产生,当神权统治被推翻了之后,人在上帝面前的神恩平等变成世俗的法权平等。资产阶级革命打碎了几千年的特权等级制度,每个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人们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古典自由主义所理解的平等也就仅限于此。这种形式的平等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的不平等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启蒙哲学之后的历史时期。工业革命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许多人并没有因此而摆脱贫困,相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罗尔斯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平等在于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因此,只具有形式平等是不够的,必须实现实质的平等。所以他对平等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二、平等的三种样式

在罗尔斯看来认为平等具有三种样式。它们是自然的自由、自由的平等和民主的平等。

罗尔斯认为历史上前两种平等观念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中曾经有着重要影响,即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自然的自由是一种基本自由市场制度的平等,它可以被认为是早期自由主义者所坚持的平等。这种平等取消了封建等级制度的阶级差别和固定特权地位,将人看作是完全自由平等的个体。它要求一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每个人都能有同等的权利进入市场参加竞争,并在市场中尽其所能地获得相应回报。但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的平等只局限于形式的平等,因为在看似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人们往往在两方面是不平等的:一方面进入市场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平等;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不平等,前者的不平等导致了后者的不平等。在自然的自由体系中,个人的前途(收入、财富和机会等)总是受到自然偶然性和社会任意性的影响,如天赋能力的高低、家庭出身和社会环境的好坏等。罗尔斯由此认为:自然的自由体系最明显的不正义之处就是它允许分配的份额受到这些从道德观点看是非常任性专横的因素的不恰当影响。72自由的平等力图解决由社会和文化环境给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它通过增加教育机会、实行再分配政策和其他社会改革措施,为所有人提供一种平等的出发点。自由的平等可以被看作是18世纪自由主义的平等观念,是对“放任自由主义”的超越,也是对靠纯粹“市场”调节分配收入地反省。自由的平等应该说比自然的自由体系更可取,但罗尔斯认为它同样有不完善的地方。原因在于即使它完善地排除了社会偶然因素的影响,但它还是允许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受能力和天赋的自然分配的影响。这从道德的观点上看是不合理的。就像通过历史和社会的机会来确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不合理的一样,让天资的自然分配来确定这种分配也同样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造成人们之间不平等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和文化的,人们在出身、环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为“幸运”;另一种是自然的,人们生来就具有不同的天赋,有些人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人们通常认为,产生不平等的社会文化因素经过努力是可以消解的,但自然的因素却无法消除。如果人们的自然天赋(智力、体力、理性和想象力等)方面存在着消灭不了的差别,那么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就永远存在不平等。罗尔斯认为,仅仅消除由社会文化因素产生的不平等是不够的,还应该消除由自然因素产生的不平等。在此意义上,罗尔斯认为自然的自由与自由的平等都是不可取的。自然的自由只是形式的平等,没有触及实质平等。自由的平等虽然有向实质平等迈进的趋势,但并不全面。以一种深切的道德关怀来讲,人类社会应该解决一切不平等,不论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平等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由此,罗尔斯提出了自己解决不平等的理论范式,即民主的平等。罗尔斯认为民主的平等相对于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而言是最理想的平等观念。

对于民主的平等,罗尔斯认为最好通过结合机会公平的原则与差别原则来达到。差别原则的核心观念: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该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左右社会基本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差别原则体现了一种不平等社会下的最大平等理想和观念。

罗尔斯认为,一个理想社会的分配方式应该是完全平等的,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任何社会都无法做到完全平等,那么就应该争取达到相对而言最大的平等。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拥有最少的权力、机会、财富和收入,社会不平等最强烈地体现在他们身上。这些人被罗尔斯称为“最少受惠者”。一种正义的制度应该通过各种社会安排来改善这些最少受惠者的处境,增加他们的希望,缩小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分配差距。这样,如果一种社会安排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那么它只有最大程度地增加最少受惠者的利益他才是正义的。

差别原则构成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思想。从平等角度而言,差别原则体现了实质平等的观念,表明了罗尔斯想解决一切不平等的政治理想。

三、正义原则

在对平等的概念的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理论。

罗尔斯首先提出正义一般的直觉性的观念,即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这个一般的正义观体现为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拥有与其他所有人同样的自由体系相容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的平等的权利。

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蓄原则相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如果说第一个正义原则体现了形式正义的观念,那么差别原则则体现了实质正义的观念。正义的一般观念是阐明什么样的平等观是符合正义的,罗尔斯在此是要表明:不正义就仅是那种不能使所有人得益的不平等。两个正义原则是对这一观念的具体原则支撑并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分配原则。

罗尔斯认为,这两个正义原则主要适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他将社会大体上分为两个部门,即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第一个正义原则适用于政治领域,它用以确保公民的平等的自由。对于罗尔斯来说,平等虽然非常重要,但自由同样不能忽视,否则将会同古典自由主义一样犯简单化的毛病。罗尔斯在自己的正义中给自由一个价值定位,或者说在正义的框架中给自由以相应的理论位置。在启蒙的价值谱系中,自由位于首位。罗尔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同样接受了这一价值谱系的安排。

第二个正义原则适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罗尔斯把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作为第二个正义原则的第一部分,而将差别原则作为第二部分。可以说,最能代表罗尔斯平等观念的就是差别原则。罗尔斯指出如果存在满足上述两原则的制度结构,它只有在达到下述目的时才是公正的,即当且仅当境遇较好者的较高期望是作为提高最少获利者的期望计划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时。差别原则最简单直接的观念,社会结构并不确立和保障那些状况较好的人的较好前景,除非这样做适合于那些较不幸运的人的利益。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实际上体现的都是平等

的政治价值,第一个原则用来处理平等的自由,第二个原则用来处理平等的分配。自启蒙时代以来,自由、平等和博爱就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重大价值目标,但在实际上,人们只能很好的解决自由(古典自由主义的贡献),而对于平等和博爱却无能为力(古典自由主义的局限)。罗尔斯认为自己的“正义论”能够很好的把三者统一起来:第一个原则确保了平等的“自由”,第二个原则的第一部分(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确保了“平等”,第二个原则的第二部分(差别原则)确保了“博爱”。

经济平等不能在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中出现,在于古典自由主义把“自由”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好理解。市场经济让人们在其中自由选择,尽最大努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由于市场和放任主义政策在产生赢家的同时也产生了输家,如果不考虑到经济上的平等,不以差别原则作为补充原则,弱势群体将得到不公平待遇。而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真正的机会平等的效果将是采取某种福利主义的、再分配的税收政策,以帮助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的劣势群体。

新自由主义则希望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以防止市场的任意性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平等。古典自由主义坚持市场下的自发分配,人们凭借自己的才能智力在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并作为自己的财富和私有财产而不可侵犯,因此那些天生有残障或缺陷者沦为贫穷者也是应该的。新自由主义力图纠正这种自发的市场分配,以国家的名义实行再分配以实现社会的正义。新自由主义强调正义总意味着平等,因此,它必须解决市场经济下的不公正,调整经济上的不平等,最终实现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内在统一。

总之,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超越了古典自由主义对正义的理解。古典自由主义过于强调个体权利,包括政治参与的权力、言论集会的权利和私人财产的所有权的。尤其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表达了对君主专制时期对个性压制的一种反抗。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社会财富急剧集中,虽然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但并未使普通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的生活。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只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工人阶级为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社会实行一些内部改良。即便如此,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民权运动,如反歧视运动、反贫穷运动、反战运动等仍然此起彼伏,从未间歇。

罗尔斯试图确立一套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来重新调整基本善的分配,最终实现最大程度的平等。

罗尔斯的平等思想并非平均主义,他仍然保留古典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契约论等特征,只是在坚持自由的基本立场上,使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保障他们拥有自由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生活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主义这一自由主义的根本特征发挥,所以不得不承认,罗尔斯的政治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巨大进步。

政论散文经典范文 篇六

摘要: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政论文颇具特色,在文章组织体例上有着一定的总体性特征,对当今文章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文章学视野,从王安石具有代表性的政论文入手,着重分析其政论文在文章组织方面的特征,以便加深对王安石文章组织的认识。

关键词:王安石;政论文;组织特征

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尤其是他的政论文,占据王安石散文的半壁江山,是古今大家们相继模仿的范本,历来被人所称颂。南宋的陆九渊就说:“公之文取材百氏,附翼六经,与韩、柳、欧、苏、曾氏,卓然成七大家。并传海内,当与日月争光,岂以刻不刻为公重哉?”(陆象山《序》)。《宋史》中也说其文“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茅坤在《临川文钞引》中说:“以予观之,荆公之雄不如韩,逸不如欧,飘宕疏爽不如苏轼父子兄弟,而匠心独具,意在言外,神在象先,如入幽林邃谷,而杳然天,恐亦古来所罕者。”作为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文章主要是为变法服务,主张为文“务为有补于世”。这些政论文针对北宋的政治形势、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注重说理。从文章的组织体例来看,具有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说理透辟、论证深刻等总体性特征贯穿其中,文章布局严谨、结构完善,组织特征鲜明突出。

首先,政论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布局相当严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具有纲领性的政治论文,全文大一万字之多,在没有标题、分段的情况下,在结构的安排上却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茅坤评其曰:“此书几万馀言,而其丝牵绳联,如提百万之兵,而钩考部曲,无一不贯。”它首先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指出北宋王朝所以内外交困,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不知法度”,进一步强调选拔和任用有革新思想的人才,是实行变法革新的首要条件;接着,着重分析了教育改革问题,揭露了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并相继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教育的和科举制度的措施;最后根据改革运动失败的教训,变法必定会遭受到阻挠,要求仁宗皇帝坚决镇压顽固派的反抗,扫除障碍。文章论述层层递进,相当具有层次性。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政论文在文意的阐述上是层层递进,极为分明的,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把握结构和主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其次,王安石政论文的层次性还体现在分条列举上。为了更好地表达、阐述某一观点,王安石政论文常常分条列举,使文章整体上井然有序,极为连贯。现就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两篇政论文进行详细解读。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对“所谓陶冶而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进行分条列举,逐条给予详细阐述:

“所谓教之之道,何也?……,此教之之道也。”

“所谓养之之道,何也?……,故曰:此养之之道也。”

“所谓取之之道,何也?……,此取之道也。”

“所谓任之道者,何也?……,此任之之道也。”

《朝百年无事札子》也是如此。文章就“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馋;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中的每一点所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条展开论述,脉络层次极强。可见,分条列举、逐条展开论述,使观点表达更为明确,文章整体的层次也更加清晰明了,这是王安石政论文的一大特色,在诸多文章中都有体现。

而且,王安石的政论文还借助于一些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脉络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化。现就《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才论》对此作具体的分析。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的“方今”一词: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

“方今制禄,大抵皆薄。……”

“方今陛下躬行俭约,……”

“方今取士,强记博育而略通于文辞,……”

“方今取之既不以其道,……”

如《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的“此”:

“……,此刑平而公之效也。……”

“……,此赏重而信之效也。……”

“……,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

“……,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

又如“故”一词:

“……,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

“……,故虽俭约而民不富,……”

“……,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

再如《才论》中的“此”:

“……,此一蔽也。”

“……,此亦一蔽也。”

“……,此亦一蔽也。”

相关文章

以毕业季为主题的散文【通用3篇】

导语:四年,一轮回,一转瞬,一弹指,一个不经意的擦肩。 人的一生,有几个四年可以挥霍?又有几个四年值得珍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季 时光静走,清葱岁月,弹指间,昨夕...
散文2014-05-04
以毕业季为主题的散文【通用3篇】

优美爱情散文【推荐3篇】

优美爱情散文3篇 编辑:淑玲  发布时间:2017-09-10   手机版 ...
散文2014-08-06
优美爱情散文【推荐3篇】

海鸥散文作文(最新6篇)

海鸥散文作文 第一篇海鸥凭借翅膀,在广阔的大海上寻觅生命的绚烂;大雁依靠翅膀,在湛蓝的天空中追求搏击的辉煌。那么,风华正茂的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又该怎样去放飞青春的翅膀,飞向梦想,飞向成功的彼岸?也...
散文2015-01-06
海鸥散文作文(最新6篇)

走近寨九坳散文作文【实用3篇】

走近寨九坳 寨九坳这个地名,很早的时候就萦绕在我的心头了——那还是5年前的2004年仲夏,我们赣县摄影工作者协会曾经组织过一次摄影活动,就是去寨九坳采风拍摄的,但是由于当时公务的冲突没有成行,所以就一...
散文2019-02-09
走近寨九坳散文作文【实用3篇】

孝顺父母的感人文案(精选3篇)

1.可怜天下父母心,经历了生你的切肤之痛,又要经历长大以后的别离,但她的爱永远是无私而又伟大的。2.不论多大,无论多远,记得给家里去个电话。你的再多关怀,也抵不过父母的恩情似海。3.突然感觉自己长大的...
散文2012-07-01
孝顺父母的感人文案(精选3篇)

最优美的游记散文(经典6篇)

导语:人的一生总是要出去走一遭的。离开你久居的城市,踏上一段遥远且陌生的归途。而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份值得骄傲的记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优美的游记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散文2017-03-07
最优美的游记散文(经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