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优选6篇)
读书笔记 篇一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是以宏观的视角来观察人类历史的一本畅销书籍。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观点。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观点的总结。
首先,赫拉利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上的主宰,与我们拥有想象力这一特殊能力密不可分。他指出,想象力使得人类能够创造出一种共同的信仰系统,共同相信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国家、金钱和宗教。这种信仰系统使得我们能够团结合作,形成庞大的社会网络。同时,想象力也使得我们能够创造和相信虚构的故事,如神话和宗教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凝聚人们的信仰,还能够塑造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因此,想象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赫拉利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人类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一种危险。他指出,人类的历史可以被概括为一连串的“革命”,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农业革命使得人类能够大规模种植粮食,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也导致了人口暴增和社会不平等的出现。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科技革命则带来了信息爆炸和人工智能的崛起,给我们的社会和伦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进步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中的危险。
最后,赫拉利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忧虑。他认为,人类可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即自我毁灭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破坏力,如核武器和生物技术。而人类的智慧和道德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这使得我们更容易陷入战争和冲突之中。因此,赫拉利呼吁我们要思考和反思,如何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保持理性和道德,以避免自我毁灭的命运。
通过阅读《人类简史》,我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历史的新解读,还引发了我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思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读书笔记 篇二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代表作,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动荡年代中的苦难和痛苦。这本书让我深感震撼,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重要主题的总结。
首先,这本书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苦难的思考。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悲剧,包括家人的死亡、土地的没收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然而,尽管他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他依然坚持活下去。他认为,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活着就是最重要的。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苦难的思考在整个故事中贯穿始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其次,这本书探讨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福贵的家庭是他生活的支撑和动力。他对妻子的深爱和对女儿的疼爱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不放弃希望。然而,家庭也是他最大的痛苦来源,他亲眼目睹了妻子和女儿的死亡,这让他备受折磨。通过对家庭和亲情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展示了家庭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在苦难中的挣扎和坚持。
最后,这本书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也是其重要主题之一。福贵的一生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紧密相连,他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通过描写这些历史背景,作者不仅展示了社会动荡对一个普通农民的影响,还带给读者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这本书让我们反思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及在社会变革中个体的命运如何被塑造。
通过阅读《活着》,我对生命、家庭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珍惜生活,关爱家人,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书笔记 篇三
沈从文的《边城》里流淌着一条温情的河,河上摆渡的老人和翠翠,唱着一曲温暖的歌。
老人摆渡50年,经历了“凡是一个善良的中国乡下人,一生中生活下来所应得到的劳苦与不幸”,但是他一如既往的爱着这方水土,爱着这方水土上的每一个人。
这位老人,从不肯收过渡人的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一把钱掷到船版上时”,老人必定“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还以一副“吵嘴时的认真神气”说着:“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实在“却情不过”,老人象征性地收了一点钱,“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买来茶叶和草烟。茶叶放进大缸里,用开水泡好,给人解渴;草烟,则慷慨奉赠给过渡人。“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老人每一次进城,总是把酒葫芦热情慷慨地递给每一个爱喝酒的人,这一口口酒水里传递的是边城人温润甘甜而醇厚的乡情!
老人的这份淳朴与善良,怎能不让人动容?
读书笔记 篇四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里,今年这个节目已经停播了,梁文道转战网络,又办起了《一千零一夜》。我记得梁文道在节目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伟大小说家”这个词,据说在美国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像福克纳、海明威这样的作家。当乔纳森·弗兰岑的这本《自由》出版后,美国媒体将这个词用在了他身上。
《自由》是一本写作手法上非常传统的长篇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现在许多小说家似乎都亟不可待地想要突破传统,用尽各种方式去讲述各种怪诞的故事,但实际上,我一直认为传统是先锋的基石,一个优秀的小说家,首先要具备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再去谈艺术创新。
我记得《自由》刚出版的时候在美国是一本畅销书,在中国也火了一阵子,我当时跟风买了一本,但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让我望而却步,直到今年才拿出来读。但其实这本书一点都不深涩,比起英国人的严肃、法国人的散漫和俄国人的深刻,乔纳森·弗兰岑的这本书和很多中国小说家的小说有些类似,尽量让故事去引导思想,而非相反。
我个人并不排斥畅销文学,一本小说能赢得读者却赢得不了评论家的赞许,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尽管每个作家在写作时所怀抱的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必须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自由》而言,乔纳森·弗兰岑是满意的,我作为一个中国读者,能在这本描写美国家庭的小说中感同身受,已经十分知足了。
读书笔记 篇五
傍晚的炊烟在最后一缕夕光中袅袅升起,浮动的烟霞随着落日在远方的地平线漫洒延伸,远处鸡犬的声音隐隐约约,淹没在完成一天工作黑奴们的交谈声里。精装的薄薄纸笺背后,映射出五十年代的美国南部乡村。
那时的塔拉还是美丽的庄园,那时的豪宅里战争未起,那时的她,还是一个为了爱情勇往直前的姑娘。
斯佳丽是塔拉庄园的大小姐,一双美丽的绿眼睛勾魂摄魄,让无数青年公子心生爱慕,苦苦追求。可骄傲的她让所有人倾慕,却唯独赢不了所爱之人的心。告白失败后,她一念之差作他人嫁,成了艾希礼的嫂子,也是亲密却不可僭越的人。随着战争到来,丈夫去世,艾希礼生死不明,黑奴背叛,她被迫带着自己的“情敌”远走他乡。为了所爱之人,她竭尽全力顾照玫兰妮,尽管心中始终有嫉妒,她却将玫兰妮保护的发毫无损。她在物质极度匮乏下,为了生存不得不不择手段,却始终为爱人筹划一切,维护好尊严,尽管也许那个人,并不领情。一个执着于爱情的人,在现实的压力下,一次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内心。
而也正是因为她的固执,使她看不清内心,不明白谁才是自己真正所爱的人。
她比自己的两任丈夫都更有思想、有能力。为了摆脱令人恐惧的贫困,她不惜以婚姻为代价。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终于明白,她的父辈一直坚守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塔拉一抷令人心安的红土地。她完美、骄傲、自强;她也自私、卑鄙、低微。面对复杂的她,始终有一个人默默爱着她,假装不在意,却时时刻刻给予她物质及精神的支持。面对漠视,他只能把对斯佳丽的爱,全数倾注到女儿的身上。当斯佳丽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心,白瑞德的心却随着女儿死去。
最后的最后,她得到了一切,却失去了最真的爱情。
《飘》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是南北战争的一个缩影。斯佳丽是个完美的女人,却也是个有缺陷的女人。但不管面对怎样的困境,好都会选择相信希望,即便所有人都放弃,她始终不会选择坐以待毙。从温室的水仙逐渐褪变,斯佳丽是一朵开在废墟之上的红玫瑰,骄傲热烈地昂着头,将浑身利刃对准残酷的现实,却唱着永不言弃的生命之歌!
“我要在那最高的山峰矗立,不管它是不是悬崖峭壁;我要在最蓝的大海扬帆,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人生总应是不平凡,只要像斯佳丽一样坚强勇敢,必能走出绝境平安返航。
让温室里起风雨,让废墟上有玫瑰!
读书笔记 篇六
吕叔湘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论集》一书的序文中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定法不是法’。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人做事不讲方法,方法是要讲的。但是不要把它讲死了,要把它讲活。”什么叫做讲活了?就是要一方面坚持原则,一方面又能适应具体情况。吕老又说,“……除此之外,还有‘学’,那就是说,对本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
哪一种学问都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谁也不可能全知道,但要是能够遇到不懂的东西,知道到哪里去查考,也就好了。”这段话原本是说教师的才、学、识修养的,但笔者认为如果把它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们学的过程的一种要求,使学生能逐渐达到这种境界,那也就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