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明史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明史
文苑三●文徵明
文徵明,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叔父森,右佥都御史。林卒,吏民醵①千金为赙②。徵明年十六,悉却之。吏民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渊,而记其事。
徵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劘③,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衫,谓曰:敝至此邪?徵明佯不喻,曰:遭雨敝耳。谏竟不敢言遗金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
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岁时颁赐,与诸词臣齿④。而是时专尚科目,徵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
(先是,林知温州,识张璁于诸生中。)璁既得势,讽徵明附之,辞不就。杨一清召入辅政,徵明见独后。一清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邪?徵明正色曰: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一清有惭色,寻与璁谋,欲徙徵明官。徵明乞归益力,乃获致仕。
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⑤,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诸王以宝玩为赠,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于世。
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长子彭,字寿承,国子博士。次子嘉,字休承,和州学正。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明史卷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注】①醵(j)集资。②赙(f)送钱物给办丧事的人。③切劘(m)切磋。④齿:像牙齿一样并列。⑤楮:树皮可用于造纸的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
B.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
C.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
D.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右与左,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从东汉至隋唐、两宋一改周、秦以右为尊,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明朝也以左为尊。
B.荐授徙致仕都是古代表示官职任免的词语,致仕是送出、交出官职的意思,即辞官。
C.寻在这里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长。寻在古代又作量词用,约为常人之两臂长八尺。
D.风雅一词源于《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后衍生为诗歌文章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稍稍长大后却变得聪颖异常。他向吴宽、李应祯、沈周等人学习诗文字画,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切磋技艺,名声更加大了。
B.文徵明不轻易接受别人馈赠的钱物,在金钱面前不为所动。他父亲去世时,连当地官民凑集千金资助他办丧事的钱也全都谢绝了。
C.文徵明受李充嗣荐举,被任为翰林院待诏。由于不屑于趋炎附势,仕途不得意。而当皇上要提升他官位时,他却竭力请求回乡,于是获准退休。
D.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诗文书画家,四面八方来求他诗文书画的人连绵不断。他性格耿直,不肯给官吏、豪富们诗文书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4分)
(
2)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6分)答案:
1.(3分)B.
2.(3分)C.表示时间很长不对,是不久。
3.(3分)C.当皇上要提升他官位时错,是一清与璁谋,欲徙徵明官。
4.1(4分)宁王朱宸濠钦慕他的名气,赠给他书籍财物,征聘他任职,他托病辞谢没有去。
4.2(6分)家父去世三十多年,如果家父曾提到您一个字,我也不敢忘记您,实在不知您与家父是朋友。
译文
文徵明,长洲人,起初取名璧,后依照名的意义及排行取字徵仲,别号衡山。父亲文林,曾任温州知府。叔父文森,曾任右佥都御史。文林死后,当地官员百姓集资一千两银子作为办丧事的费用。文徵明当年十六岁,全都谢绝了。官员百姓于是修复老旧的却金亭,来合祭前太守何文渊及他父亲,并记载了文徵明谢辞千金的事情。
文徵明小时候不聪明,随着长大,越来越聪颖异常。跟着吴宽学习文章,跟着李应祯学习书法,跟着沈周学习画画,他们都是他父亲的朋友。他又和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人相互切磋,名声一天天更加显著。他为人温和、狷介。巡抚俞谏想要赠送他金钱,指着他所穿的蓝衫说:怎么破旧成这样?文徵明装作不懂,说:因为下雨弄脏了。俞谏最后都没敢说送钱的事。宁王朱宸濠钦慕他的名气,赠给他书籍财物,征聘他任职,他托病辞谢没有去。
正德(明武宗年号)末年,巡抚李充嗣推荐他,赶上文徵明也以岁贡生(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的身份参加吏部考试,授予他翰林院待诏的身份。明世宗登基,(文徵明)参与修订《武宗实录》,文徵明在经筵任职,每年时常都有赏赐,享受其他文臣一样待遇(齿:并列)。而当时崇尚科目考试,文徵明很不得意,连年请求退职还乡。
在这之前,父亲文林在温州任知府,在学生中赏识、提拔了张璁。张璁得势以后,委婉地劝文徵明投奔他,文徵明推辞没有去。杨一清被召入朝廷担任宰相,文徵明最后单独见他。杨一清急忙对他说:你不知道你的父亲和我是朋友吗?文徵明正色道:家父去世三十多年,如果家父曾提到您一个字,我也不敢忘记您,实在不知您与家父是朋友。杨一清面有惭愧之色,不久和张璁合谋,打算调动(有贬官的意味)文徵明的官。文徵明要求还乡更加迫切,终于被批准退职(致仕:交还官职,即退职)。
四方来讨要诗文书画的人,在路上络绎不绝,但是富贵人家轻易得不到一张字画,尤其不肯赠给王府以及宫内的人,他说:这是法律所禁止的。周王、徽王等王爷拿珍宝古玩送给他,他都不启封就还给他们了。外国使者经过吴门,向着他居住的街巷行礼,以得不到接见为遗憾。他的作品遍天下,他的学生临摹的作品很多,文徵明也不禁止他们。林徵明主宰文坛诗文几十年,和他同道的有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等,也都凭借文章称名于世。
嘉靖三十八年,林徵明去世,当年九十岁了。当时,长子文彭,字寿承,任国子博士;次子文嘉,字休承,任和州学正。两个儿子都擅长做诗,精通书画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