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的阅读题及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的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山水画的意境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发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一节中,曾有关于“意”的说法,但没有涉及
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意”这一概念,并说“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代山水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真景”说而提出“实境”、“真境”、“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意”与“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已经论述到山水画“境”范畴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是从笪有光开始正式提出。以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阐发,构成了我国古典山水画论中的意境理论。意境是所有艺术作品共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动与静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都要彰显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是艺术在立体方面的延伸,也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元代山水画“四大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他们似乎更多的继承了唐宋的传统,虽说风格不同,但就意境表现的主要倾向来说,则是一致的;在融汇富有个性和情致的笔墨与物象上,更多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的代表。把时间的坐标定格在明代,文徵明、沈周仍是元四家正续,唐寅、仇英虽然取法宋画,但整体意境倾向,也趋于主观。从明末的董其昌到清代的“四王”,包括极富创造性的朱耷、石涛等仍趋于这种类型。
纵观历代名作,留白成了创建意境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文人画在意境层面上的另一个升华。创造画之意境的手法有很多,运用这些手法之目的,是为了加强空间境想的感染力。留白就是造成这种感染力的手段之一,它留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宋代的扇画中空白几乎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如《秋林水鸟》《岩关古寺》,前者画的水畔一角,既没画水,也没有交待对崖,作者画的是山岫一隅,既没有画远山,也没画云雾,但使观画者并不感到缺少什么,反而能产生远远超出画面的联想。画是空间艺术,在动态和静态的描绘中多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一直在生着,动着,在谐和而有规律的状态中活动着,使画面产生美学上的价值和观赏性。留白成了山水画的一种特殊语言,山水画在平远、深远、高远的空间建构中,不自觉的使留白成了创设趣味和意境的重要元素。
6.下面对文中山水画的“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意与象的关系问题,是其二者的高度统一。
B.意境一词在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论中首次出现。
C.意境在元代山水画中主要体现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
D.意境在明、清两代的画论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形成理论。
7.下面对艺术作品中“意境”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艺术类作品无一例外都需要意境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B.意境是艺术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表现,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C.元、明、清三代的山水画家在对意境的追求方面并不完全一致。
D.《富春山居图》中彰显的主观意识就是画家在意境追求上的体现。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具体阐发了“意”,而笪有光则进一步论述了“境”,从而正式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说。
B.画都空间艺术,自古至今的画家们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了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C.留白是山水画家增强自己画作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它给观赏者以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D.本文阐述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试题答案:
6.D
7.A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