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想象阅读题及答案

创造的想象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创造的想象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现在我们来研究这种楼阁是如何建筑起来的,这就是说,看看诗人在做诗或是画家在作画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

  为说话易于明了起见,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来讲。本来各种艺术都可以供给这种实例,但是能拿真迹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短诗。所以我们姑且选一首短诗,不过心里要记得其他艺术作品的道理也是一样。比如王渔洋所推许为唐人七绝“压卷”作的王昌龄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主人是班婕好。她从失宠于汉成帝之后,谪居长信宫奉侍太后。昭阳殿是汉成帝和赵飞燕住的地方。这首诗是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来,告诉我们他作时心理历程如何,他也许并没有留意到这种问题。但是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他作这首诗时有哪些心理的活动呢了?

  一、他必定使用想象。

  什么叫做想象呢?它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留有痕迹,我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像什么样,甚至于你从来没有见过寒鸦,别人描写给你听,说它像什么样,你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然是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五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团扇”一个意象尤其如此。班婕好自己在《怨歌行》里已经用过秋天丢开的扇子自比,王昌龄不过是借用这个典故。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懂得,“懂得”就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个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从来却没有人想到班婕好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的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哲学,它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比如说“贫富不均”一句话人耳时只是一笔冷冰冰的总账,杜工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因为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 下列对文中“想象”的理解,不正确是一项是 ( )

  A.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是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

  B.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然是如此,这是再现的想象;把旧有的意象进行新的配合,这是创造的想象。

  C.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D. 一般的想象都是再现的想象,艺术创作都是创

造的想象。

  2. 根据文意,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中“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在独立时都不是创造的想象,可见《长信怨》的创作不一定用创造的想象。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再现的想象,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创造的想象。

  C.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家春水向东流”运用创造的想象,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完成了一次艺术创造。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运用典故抒怀,这也是一种创造的想象。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艺术和游戏都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的,建造这种楼阁靠的是想象。

  B. 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因为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所以杜甫不是思想家。

  C. 艺术创造并非无中生有,它往往是将平常的旧材料推陈出新,古意新翻而成为新作品。

  D. 欣赏艺术作品,所谓“懂得”,就是所欣赏的对象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获得共鸣。

  试题答案:

  1、D(陈述中“都是”绝对。)

  2、A (“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独立时不是创造的想象,成为《长信怨》的诗句,则是诗人的创造。)

  3、B(“所以杜甫不是思想家”因果关系不成立。)

相关文章

饮酒阅读答案

饮酒二十首(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②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
名著阅读2018-09-04
饮酒阅读答案

小学生猜字谜及答案「经典版」

导语:今天小编给小朋友收集了小学生的字谜,趣味简单又能开动脑筋,小朋友们一起来感受下吧。 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答案是:出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答案是:思 3.字谜:说它小,下边...
名著阅读2013-05-01
小学生猜字谜及答案「经典版」

人与狗的羁绊原文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人与狗的羁绊原文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
名著阅读2016-04-02
人与狗的羁绊原文阅读答案

《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忆读书》,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忆读书》阅读原文: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名著阅读2011-05-03
《忆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答案:裘山山《琴声何来》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
名著阅读2013-06-03
阅读答案:裘山山《琴声何来》

辽宁的地名谜语及答案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辽宁的地名谜语...
名著阅读2018-08-04
辽宁的地名谜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