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全文解释及赏析

  《有女同车》,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全诗分为二章,每章六句,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

“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有女同车

  题解:用心去寻找美丽

  【原文】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①。将翱将翔,佩玉琼踞。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2)。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3)。将翱将翔,佩玉将将(4)。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

  【注释】

  ①舜华:木撞花。

  ②洵:实在。都:体面,闲雅。

  ③舜英:木撞花。

  ④将将(qiang):佩玉互相碰击的声音。

  【译文】

  姑娘和我同车辆,容颜就像槿花样。头饰风冠待翱翔,琼琚美玉佩身上。

  她的美丽赛孟姜,确实秀丽且端庄。

  姑娘和我同车辆,容颜花中她最靓。服饰小鸟待翱翔,佩带玉佩锵锵响。

  她的美丽赛孟姜,音容贤淑不会忘。

  【读解】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男一女同车而行,男子为女子之美所动,扼腕之余,唱出了心中的感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光用双眼去寻找美,也用心灵去发现美。木槿花似的姑娘,纵有天生丽质,佩戴美玉,却更有高雅的风度举止,魅力惑人的德行。

  天生丽质,披金戴玉以悦目,风度闲雅,德行溢露以悦心。眼睛可以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却发现不了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外在的形可见可触,内在的神却要用心去遇。

  悦目之物给人愉快和欣喜,悦心之物却给人以感动和魅力。悦目之物是短暂的,易逝的,有限的,悦心之物则是长久的,永叵的,无限的。

  用心去发现谈何容易!这世上有眼的人很多,有心的人却太少。悦目的东西大多,悦心的东西太少。用心不光是去发现,也是去创造,去拥抱,去领悟。

  【品 味】

  这是一首记事诗歌,诗中的“女”字有双重含意,一作“汝”字解释为“你”,一作“姑娘”解释,这是作者的用意,解读为你表示亲近,解读为姑娘表示幸运,这是表达作者最为复杂的心理。

  作者只用寥寥几笔,就给我们勾勒出姑娘的大体轮廓,容颜美如木槿花,且为花中最精英;头饰凤冠待飞翔,身着风袍展翅飞,佩带玉佩皆琼琚,并且发出锵锵响,总体外貌赛孟姜,确实秀丽且端庄,音容贤淑不会忘。这样的女人,是男人,谁不动心?!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这样高贵、美丽的女人,可能是普通人吗?当然不是!一般的贵夫人有这么高贵吗?可能性极低!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姑娘定是王后贵妃之流,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是王公家族游历的瞬间写照,“将翱将翔”就是为了特出女主人翁地位的,并且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姑娘不是宠妃,因此是偶然被帝王发觉,以后姑娘的命运定有好转!

  本来有人解读成不相识的男女同车,试想一下,过去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清,再说了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思维去思考前人的事情,过去不会像现在这样到处有公交车可乘,因此这种同车可能性绝对没有!仔细阅读品味,是不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想象》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9分)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
名著阅读2011-06-09
《想象》阅读及答案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简介,笔名:马克吐温(Mark Twain),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逝世:1910年4月21日 (74岁)于美国康乃;职业:幽默作家、小说家、...
名著阅读2016-08-08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数字的谜语带答案

数字和谜语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反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字的谜语大全带答案,欢迎阅读! 1、七拼八凑(打一数字) 答案及解析:15 (“拼凑”就是“合起来”的意思,七跟八合在一起就是十五)...
名著阅读2013-04-02
数字的谜语带答案

《鹊桥仙》及《渔翁》阅读答案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
名著阅读2014-07-06
《鹊桥仙》及《渔翁》阅读答案

《国风·魏风.伐檀》全文解释及赏析

  《伐檀》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为《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
名著阅读2012-09-01
《国风·魏风.伐檀》全文解释及赏析

师旷劝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名著阅读2019-05-03
师旷劝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