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全文翻译及赏析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译文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

  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

  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

  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

  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赏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 “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 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

  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


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母亲的心阅读理解与答案

那不过是一堆自家晒的霉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薯片…… 她努力把这东西搬放到邮局柜台上,一边小心翼翼地寻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几天才能收到? 这是六月天,外面太阳炎...
名著阅读2011-03-05
中考语文母亲的心阅读理解与答案

杜牧的诗山行优秀教学案例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
名著阅读2015-09-08
杜牧的诗山行优秀教学案例

文言文《岳阳楼记》教案

导语:《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 一、教学角度 :广博的胸襟 宏大的...
名著阅读2014-01-09
文言文《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名著阅读2014-06-09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布鞋》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如今住在城里,每天回到家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换鞋,换上妈妈亲手做的布鞋。白的千层底,黑的鞋面鞋帮,白是纯白,黑是全黑,不事雕琢,不加修饰;软和,抱脚,透气,脚又成了我的脚,我又成了我。场面上,我...
名著阅读2013-08-06
《布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
名著阅读2011-04-06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