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的诗意

天净沙·秋的诗意

  导语:《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读。

  原文: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诗意:

  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赏析: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读者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着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

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相关文章

阳货欲见孔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④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
名著阅读2018-02-07
阳货欲见孔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世界水资源阅读以及参考答案解析

世界水资源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乘以10的14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
名著阅读2018-03-01
世界水资源阅读以及参考答案解析

文言文《管鲍之交》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管鲍之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名著阅读2019-08-07
文言文《管鲍之交》阅读答案

《明史·郑濂传》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
名著阅读2012-05-07
《明史·郑濂传》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炳烛而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
名著阅读2011-06-05
《炳烛而学》阅读答案及译文

六年级晋祠阅读答案

阅读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感之外,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年级晋祠阅读答案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
名著阅读2013-07-05
六年级晋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