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仲》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文仲》的阅读训练及答案
孔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白主司,擢第一。调余杭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谒。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人问之,曰:吾于府无事也。再转台州推官。
熙宁初,翰林学士范镇以制举荐,对策九千余言,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安石怒,启神宗,御批罢归故官。韩维、陈荐、孙永皆力言文仲不当黜,五上章,不听。范镇又言:文仲草茅疏远,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又罪之,恐为圣明之累。亦不听。苏颂叹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如此人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邪,言太激而取怨邪?
吴充为相,欲置之馆阁,又有忌之者,仅得国子直讲。学者方用王氏经义进取,文仲不习其书,换为三班主簿,出通判保德军。时征西夏,众数十万皆道境上,久不解,边人厌苦。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元佑初,哲宗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进礼部员外郎。有言:皇族唯杨、荆二王得称皇叔,余宜各系其祖,若唐人称诸王孙之比。文仲曰: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应疏间骨肉。议遂寝。迁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
三年,同知贡举。文仲先有寒疾,及是,昼夜不废职。同院以其形瘵,劝之先出,或居别寝。谢曰:居官则任其责,敢以疾自便乎!于是疾益甚,还家而卒,年五十一。士大夫哭之皆失声。苏轼拊其柩曰: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矣!诏厚恤其家,命弟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视其葬。(节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B.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C.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D.文仲陈三不便/曰大兵未出而丁夫预集/河东顾夫/劳民而损费/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之盛未尝无外侮/然怀柔制御之要/不在彼而在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策论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宋金科举曾用以取士。这里是指孔文仲殿试时的文章。
B.馆阁是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
C.贡指贡士,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举指乡举里选。贡举是指古时地方官府要向帝王荐举人才,后来泛指科举考试。
D.军,在这里并不是指军队,而是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文仲因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深得翰林学士范镇赏识,熙宁初,范镇以制举荐,终因得罪王安石而不得重用。
B.翰林学士范镇赏识孔文仲的才能,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出身贫贱锋芒毕露的弱点。
C.孔文仲在担任国子直讲时,当时学者都研习王氏经义以求仕途,唯独他不学习,结果被贬为保德军通判。
D.朝廷为准备与西夏交战,征集数十万丁夫赴边境,孔文仲慷慨陈词,指出兴师动众必然扰民耗材、有不利调度等弊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文仲曰: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应疏间骨肉。议遂寝。
⑵谢曰:居官则任其责,敢以疾自便乎!
参考答案
1.B 2.A 3.D
4.⑴译文:(孔文仲)推辞说:做官就要担当自己的责任,怎敢因为小病而放任自己呢! (谢任敢以各1分,大意1分)
⑵译文:孔文仲说:皇上刚刚登基,应该弘扬亲善和睦的大义,不应该疏远离间骨肉
亲情。建议最终没被采纳。(广敦睦之义疏间寝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孔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情洁身自好,很少言笑。年青时刻苦问学,号称广博洽闻。考中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赞他的词赋清澹秀丽,策论深博,文章气势类似荀卿、扬雄,建议主管部门,拔为第一。调任余杭县尉。恬静正直自守,不事请托求见。转运使在杭州,召他参与议事,议事完毕后,马上回县,不去州府。有人问他,他说:我在州府没事。又转任台州推官。
熙宁初年,翰林学士范镇以制举荐举他,应对策论九千余言,力论王安石所建立的理财、训兵之法为不对,宋敏求列他为特等。王安石发怒,告诉神宗,御批罢归原官。齐恢、孙固封还御批,韩维、陈荐、孙永都极力上言孔文仲不应黜退,五次上奏章,没有得到同意。范镇又说:孔文仲低贱疏远,不知忌讳。而且以直言求之,却又怪罪他,恐怕为圣明之累。也不听从。苏颂叹息说:朝廷正求贤才如饥渴,有这样的人才而不被录用,岂不是议论太高远而难以符合邪佞,言词太偏激而取怨吗?
吴充为宰相,想要把孔文仲安排在馆阁,又有人嫉妒,仅得国子直讲。求学的人正用王氏经义上进,孔文仲不研习王氏书,换为三班主簿,出任保德军通判。当时征伐西夏,几十万人都到边境上,很久不解散,边地人厌倦困苦,孔文仲陈述三不便说:大部队没有出动,而丁夫预先集中;河东雇民夫,劳民伤财;各路出兵,首尾不相应。虞、夏、商、周的强盛,未尝没有外侮,但怀柔制御的要旨,不在彼而在此。
元祐初年,哲宗召用孔文仲为秘书省校书郎,升礼部员外郎。有人说:皇族只有杨、荆二王能称皇叔,其余应各系其祖宗,好像唐代人称诸王孙之比。孔文仲说:皇帝刚即位,应广敦厚和睦之义,不应疏远离间骨肉。议论于是平息。升任起居舍人,提拔为左谏议大夫。
元祐三年(1088),孔文仲同知贡院。孔文仲先患寒病,到这时,日夜不废职责。同事以其身体病弱,劝他先出去,或者住在其他寝室。孔文仲感谢说:居官则任其职责,不敢因病自便!于是病愈加沉重,回家而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士大夫都哭之失声。苏轼拍着他的灵柩说:现在正嘉许懦弱而厌恶深邃,寻求像我孔经父这样刚直的人,现在没有了!诏令优厚抚恤孔家,任命他的弟弟孔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办理孔文仲的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