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荀子劝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荀子劝学阅读答案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以为轮()

  2. 虽有槁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君子生非异也()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______________

  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古义:______________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古义:______________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今义:阴间 古义:______________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寄托 今义: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

  古义:______________

  用心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2. 假

  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______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木直中绳, 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

  参考答案

  一、1. “ ”通“煣”;

  2. “有”通“又”;

  3. “知”通“智”;

  4. “生”通“性”。

  二、1. 广博地、广泛地学习;2. 特指长江、黄河;3. 爪子和牙齿;4. 黄土下面的泉水;5. “寄托”指寄居、存身,“用心”指思想意识活动。

  三、1. 向远处看/盼望/名望、声望/月圆之时,指农历每月十五;2. 凭借/假装/给予/借。

  四、

  1.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2. 日,名词做状语,每日;

  3. 上、下,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上、向下;

  4. ,通“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6. 一,数词用作动词,专一。

  五、1. 定语后置句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2. 状语后置句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的更深。

  3. 判断句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人力加工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相关文章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及答案

导语: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
名著阅读2013-04-09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及答案

伯牙绝弦原文附注释及翻译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以下是CNFLA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原文,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原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名著阅读2015-04-09
伯牙绝弦原文附注释及翻译

童趣阅读答案

童年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总是能从自然界中发现别样乐趣。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语文文言文童趣阅读阅读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童趣》阅读答案 第五课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
名著阅读2017-06-07
童趣阅读答案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
名著阅读2013-03-04
鼎湖山听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兽有猱 阅读习题及答案

6.【模拟题】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名著阅读2018-07-09
兽有猱 阅读习题及答案

《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阅读...
名著阅读2016-09-05
《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