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最后一课(郑振铎)》阅读答案

  导语:《最后一课》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后一课》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最后一课》的阅读原文: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啊。”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是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

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最后一课 阅读答案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________;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________去占领它。

  《最后一课》的阅读试题: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最后一课》的阅读答案:

  1、种上庄稼 用美德

  2、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草,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

  3、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

  4、是因为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并且种上谷子而形成的。

  5、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再赴约去口头回答了。

  6、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坏的习惯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当代成功学指出,思想指导言行,言行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的思想思路是多么重要。

相关文章

较真的吕叔湘的阅读和答案

较真的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丹阳人,不知道他在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几次见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或许因为他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
名著阅读2012-08-02
较真的吕叔湘的阅读和答案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 那天晚上,有语文自习。 我去看自习。高考前的教室里静极了。我蹑手蹑脚,从后门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埋着头。还没有人注意到我。班长贺琼看到了我,她一惊,猛地蹬了一下她前面一桌女生梁夏的板...
名著阅读2017-06-05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执竿入城》,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
名著阅读2019-04-01
文言文《执竿入城》阅读答案

简单谜语及答案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简单有趣的谜语,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 动物篇: 模样挺俊俏,舞姿轻飘飘,春天花一开,专...
名著阅读2019-09-05
简单谜语及答案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六年级」

导语:阅读现代短文《三顾茅庐》,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
名著阅读2016-01-05
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六年级」

杜牧《秋夕》全文及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
名著阅读2014-01-07
杜牧《秋夕》全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