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经典3篇】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关于俭的句子给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机会。俭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它强调节约、节俭和节制。以下是一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俭朴的启示。
1. "俭以养德"(《论语·雍也》)。
这句话强调了俭朴与德行的关系。俭朴的生活方式可以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修养。通过节俭,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追求真善美,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君子有三乐,谓得其所欲,谓得其所好,谓得其所能"(《论语·颜渊》)。
这句话提到了君子的三种快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其所能"。意思是君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条件来生活,不奢侈、不浪费。这个观点与俭朴的理念相契合,强调了适度和节制。
3. "约之以礼,欲其上也,齐之以礼,欲其下也。约之以义,欲其上也,齐之以义,欲其下也"(《论语·颜渊》)。
这句话强调了礼和义对于俭朴的重要性。通过恪守礼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实现适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通过遵守义理,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颜渊》)。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宽容和淡泊。君子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无知或不理解而生气或不满,而应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对待。这种心态也体现了俭朴的精神,即不以物质享受为重,而是以内心的平和和品质的修养为重。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泰伯》)。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坦荡和豁达。君子不固执于私利和狭隘的观念,而是乐于奉献和分享。他们以大局为重,不为小利而苦恼。这种心态也是俭朴的一种表现,即以大义为重,不为小利而计较。
通过这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俭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俭朴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内心修养和道德追求。通过节约、节俭和节制,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品德,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篇二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关于俭的句子给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机会。俭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它强调节约、节俭和节制。以下是一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俭朴的启示。
1. "俭以养德"(《论语·雍也》)。
这句话强调了俭朴与德行的关系。通过节俭,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追求真善美,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俭朴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物欲的诱惑,培养内心的坚守和自律。
2. "君子有三乐,谓得其所欲,谓得其所好,谓得其所能"(《论语·颜渊》)。
这句话提到了君子的三种快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其所能"。意思是君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条件来生活,不奢侈、不浪费。这个观点与俭朴的理念相契合,强调了适度和节制。只有过上适合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3. "约之以礼,欲其上也,齐之以礼,欲其下也。约之以义,欲其上也,齐之以义,欲其下也"(《论语·颜渊》)。
这句话强调了礼和义对于俭朴的重要性。通过恪守礼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实现适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通过遵守义理,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俭朴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社会的需要。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颜渊》)。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宽容和淡泊。君子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无知或不理解而生气或不满,而应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对待。这种心态也体现了俭朴的精神,即不以物质享受为重,而是以内心的平和和品质的修养为重。君子的宽容和淡泊是俭朴的一种体现。
通过这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俭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俭朴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内心修养和道德追求。通过节约、节俭和节制,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品德,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俭朴也是社会和谐与平衡的基石,通过俭朴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篇三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精选81句
1.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2. 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4.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5.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6.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7.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8.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9. 奢侈和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1.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12.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13.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5. 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16.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7.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8.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9. 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0.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21.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
。——托里安诺22. 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2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4.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25.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6.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7.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8.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29.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0.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赞同
31.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32. 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3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4.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5.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36.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37.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38.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9.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40.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1. 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42.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43.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44.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45. 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46. 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47. 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8.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9.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0.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5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2.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53.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54.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55.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56.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57.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58. 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59.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60.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61.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62.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63.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64.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65.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66. 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67.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68.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6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70.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蔷薇园》
7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唐·白居易《观刈麦》
72. 君子以俭德辟难。
73.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74.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75.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76.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7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xxx
78. 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79. 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80.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81.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