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经典句子(优质5篇)
佛语经典句子 篇一
佛陀教导我们许多智慧和慈悲的经典句子,这些句子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它们是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平静与安宁的指南,也是我们在困惑时寻找智慧的指引。下面是一些我个人喜欢的佛语经典句子,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提到的是佛陀关于慈悲的教导。佛陀常常告诫我们要对他人怀有慈悲之心。他说:“慈悲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痛苦和困境。”这句话提醒着我们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关爱之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其次,佛陀也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他说:“内心的平静是智慧的源泉。”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的内心平静宁静时,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这时候保持内心的平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冥想和深呼吸来帮助我们达到内心的平静。
此外,佛陀还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他说:“过去已成为历史,未来尚未到来,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担忧。我们只有把握好当前的一切,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最后,佛陀教导我们要善待自己和他人。他说:“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这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待自己,要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我们也要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只有当我们善待自己和他人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总之,佛陀的教导为我们指引了一条追求内心平静和快乐的道路。他的经典句子提醒着我们要怀有慈悲之心,保持内心的平静,珍惜当下,并善待自己和他人。我希望这些句子能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佛语经典句子 篇二
佛陀的教导以其智慧和慈悲而闻名于世。在佛陀的经典句子中,有许多关于修行和内心成长的指导,这些句子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有着重要的启示。以下是我个人喜欢的一些佛语经典句子,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佛陀教导我们要培养正念,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说:“正念是我们的明灯,它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负面的思想和情绪所困扰。通过培养正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其次,佛陀告诫我们要以善意和慈悲对待他人。他说:“慈悲是一种解毒剂,它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关爱之心,不要抱怨和埋怨他人。通过以善意和慈悲对待他人,我们能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此外,佛陀还告诫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和贪欲。他说:“执着是束缚我们的枷锁,只有放下执着,我们才能自由。”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学会面对变化和流动,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和欲望。只有当我们放下执着,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最后,佛陀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他说:“当下是生命的礼物,要好好珍惜。”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或未来。只有把握好当前的一切,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总之,佛陀的经典句子为我们提供了修行和内心成长的指导。他的教导告诉我们要培养正念,以善意和慈悲对待他人,学会放下执着和珍惜当下。我希望这些句子能帮助大家在修行中找到真正的平静和快乐。
佛语经典句子 篇三
1. 远离一切戏论,不思未来,不忆过去,不被现境所牵,保全当下的心,能够安住在全然的觉照之中,无住无相,不落空,这是最好的修习禅定,自然解脱一切。
2.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3.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 我们知道,电脑需要不断地更新系统补丁,来弥补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其实,迷妄的生命系统一旦运行起来,会比电脑更频繁地出现漏洞。所以,只要生命系统还在运行,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6.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7.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8.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9.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0. 沧桑洗尽华章,醉极弹歌一场。莫要轻言亘古,离散终看荒凉。
11.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2.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13.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14.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5.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6. 佛法告诉我们,在认识上呈现的世界,是被我执处理过的,和客观世界并非一体。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首先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克服我们心中的谈,痴,嗔。
17. 似水的人生,温柔中而显刚毅,从容而不致懦弱,豪放而不显冲动,柔情中尽显缠绵,豪放中热情奔放。水是温柔的,但也是坚忍的,水滴石穿。一滴滴小小的水滴,居然能穿透石头,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水有确切的方向,它不会为任何事而停留,它只接受大海的召唤。
18.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9.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0.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1.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
22. 而且,我们的色身每天都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从婴儿到少年、成年,每一天都在成长的过程中,然后,又开始逐渐地衰老、败坏,我们的色身,又有哪一刻不在变化中?肉食的人,组成色身的原材料,是动物的肉;素食的人,组成色身的原材料,是蔬菜和瓜果。所以在动物界,肉食动物的性格都比较凶暴,而素食动物则相对温和许多。
23.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4.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5.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6.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27.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8.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29.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30.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31.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2.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佛语经典句子 篇四
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6. 我们还对身体的色相执著不已。尤其是女孩子,对容貌的珍视更甚。不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身体的装修,涂脂抹粉、变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不得安宁。其实,我们的身体远不如自己以为的那么干净,不必说腐烂的死尸,就是青春妙龄少女的体内又有些什么呢?
7. 因为在自我进行表演的同时,现实正在不断地戳穿这些把戏,不断展示无常的真相。我们希望身体永恒,但任何色身都会日渐衰老,都会奔向死亡,这是我们无法回避,无法视而不见的真相。
8.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9.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0. 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11. 皮肉下不过是骷髅般的骨架,骨架包裹的不过是无法美化的五脏六腑,至于脏腑间的内容,就更是污秽不堪。每天,我们正是带着这些自己所不喜欢的内容四处走动,不但不嫌弃,还要将它们套上华丽的包装,百般珍爱。
12.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3.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4. 我们常常习惯看他人的外在风光,殊不知看起来幸福的人的人心里也有难言的苦衷;时常微笑的人,心里也有难解的不如意。炫耀生活的人,正是忽视了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有;闪耀锋芒的人,还是不明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幸福如饮
水,冷暖自知。所以,看风光你是他人的过客,观内心你才是生命的主人。自己的幸福,首先在自己的心中。
1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6.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17. 我们这一生,要走很远的路,有如水坦途,有荆棘挡道;有簇拥同行,有孤独漫步;有幸福如影,有苦痛袭扰;有迅跑,有疾走,有徘徊,还有回首正因为走了许多路,经历的无数繁华与苍凉,我们才能在时光的流逝中体会岁月的变迁,让曾经稚嫩的心慢慢地趋于成熟。一直走吧,我们的终点在那遥远的地方。
18.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9.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作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20. 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21. 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22. 从佛法来看,这个身份却是巨大的宝藏。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和佛菩萨相同的生命层面,只是这种潜在品质尚未产生作用而已。
23.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24.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25.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6.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7.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8. 做事如同驾车。新手上路,往往手忙脚乱,一刻也不闲着,反而东磕西撞。当然他也会怪罪人家的东西放得不是地方、路不好、路障多等等;但这些"客观"的事实,在老手那里似乎都不存在。
29.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30.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1.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2.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3.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4.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5.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6. 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
37. 比如饿鬼,是贪心发展的极致。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会表现出极度的渴求,永无满足之时,这种心理被无限张扬后,生命所呈现的就是饿鬼状态。畜牲,是愚痴无知的状态,其生命只是停留在本能的需求上,除饮食男女外别无所求,这种生活和那些为觅食、繁衍而忙碌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阿修罗,是嗔恨狭隘的象征。他们所热衷的斗争,既是嗔心的体现,又是对嗔心的张扬,当这种心态被固定后,生命就会进入阿修罗的状态。
38.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9. 因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地球尚有毁灭的一日,何况我们脆弱的色身?
40.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41.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42.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4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4.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45.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6.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47.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8. 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没有什么想不通的,本来一切都是虚假的。菩萨放下一切是一种觉悟的表现,选择出家是一种解脱成佛的征兆。
49. 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50. 少欲,则少烦。
51. 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52.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53. 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
54. 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55. 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56.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57. 生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归宿在哪里?答案就在我们当下的心行,就看我们现在做了什么,想了什么。现在生命的形态,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未来的生命发展,又来自今生的积累。所以佛教非常注重当下的努力,这是衔接过去和未来的关键,是我们改变命运的着力点。
58. 觉者透彻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不再有任何恐怖。即使世人最为恐惧的死亡,禅者同样能从容面对,视死如归。在佛教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如唐朝的德普禅师,临终前将所有门徒召齐,询问大家:我死后你们准备如何行事?弟子们立刻表示:我们会以丰盛果物祭拜,以各种挽联追思。禅师说:可惜我死后看不到这些祭拜场面,不如趁现在提前举行这些仪式,让我开心而后死,岂不更好?弟子们听得面面相觑,却又不敢违抗师命,于是布置灵堂,撰写祭文,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禅师看得十分开心,对众弟子嘉奖一番,悠悠坐化。
59.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60.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61.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62. 把自己的心修好,就能有利于他人的安乐,所以先把自己的毛病改掉。
63.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4.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65.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6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7.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68.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69.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70.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71. 无形的东西更是恐怖,这才知道,她的鱼刺,不是在牙缝的肉里,是在心里。
佛语经典句子 篇五
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3. 不可说不可说。
4.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 对于生命而言,其实没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别。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掺杂挑剔的,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用自然的心去生活,才会得到自在的人生。
6.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个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归是过眼云烟;然而,拥有阳光的心态,无忧得失,随缘来去,便不受万象羁绊。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行住坐卧样样从容。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心中满是阳光,就能将灿烂发散出来,感染周围环境,光明整个世界。 (整理
7. 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8. 行善不求回报,无缘(条件大慈,同体大悲是圣者之行。
9. 身形紧贴柱峰沿,寸步攀缘总不问。心澈始登如意界,行殷终入夜摩天。
10.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11.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2. 其次是自我的优越感。自我的存在,还需要通过对比来找到坐标。有了我执之后,我们就和众生、世界分离了。为了在这样的对垒中站稳脚跟,使自我不至因为孤立而倒塌,我们会通过不断贬低别人来突显自身的优越性,来确认自我的存在。
13.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1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5.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6. 佛说:"其实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奇迹!"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太看重名利,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应该留几分清醒,存一份淡泊,时刻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让每一个日子都过得洒脱、轻松一点,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
17.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8.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9. 你不要直不满人家,你应该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