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经典语录沈复【优选3篇】
浮生六记经典语录沈复 篇一
沈复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浮生六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在这本书中,沈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写下了许多经典的语录,这些语录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展现了沈复独特的文学才华。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其中一些经典语录,并解读其含义。
1.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这句话表达了沈复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匹白马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转瞬即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追求真理和美好的生活。
2. "人生无常,万物瞬息,犹如浮云一般。" 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沈复认为,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使得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变化,珍惜眼前的一切。
3.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沈复认为,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是次等人,即使在困境中仍然努力学习的人也是可贵的,而困境中不愿意学习的人则是下等人。
4.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句话表达了沈复对学习和求知的渴望。他认为,终日思考不如立即行动学习,跂望不如登高以扩展视野。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人们能够增长见识和智慧。
这些经典语录展示了沈复对于人生、知识和学习的独特见解。他的思想深邃,言简意赅,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这些语录不仅适用于当代,也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追求真理和美好的生活。
浮生六记经典语录沈复 篇二
沈复是明代文学家、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浮生六记》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在这本书中,沈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抒发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其中一些经典语录,并解读其含义。
1. "士者,一以贯之;学者,无逸日。" 这句话表达了沈复对于学习和修身的看法。他认为,士人应该坚持一种道德准则,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我。学者则不能有一天懈怠,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无穷无尽的力量。沈复通过这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这句话表达了沈复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需简单的饮食和住宿,即可获得快乐。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远离物质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4.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的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和恢复的艰辛。沈复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真实认识,同时也传递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健康的重视。
这些经典语录展示了沈复对于学习、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见解。他的思想深邃,言简意赅,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这些语录不仅适用于当代,也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修身,珍惜自然和生命,追求简朴而充实的生活。
浮生六记经典语录沈复 篇三
求沈复的《浮生六记》白话文全文!!!
你还不如去找他的译文,网上没有白话文版的《浮生六记》
为什么浮生六记被称为小红楼梦?沈复生平考证有很进展?
第一次听说。我不喜欢攀附,也不喜欢这种说法。《浮生六记》写夫妻闺阁之情,文笔细腻平和。也许因此有人称它小红楼。
浮生六记 沈复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著《浮生六记》自传体小说。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内容概要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版本
闻尊阁板《浮生六记》是最早的铅印板,有杨引传序和“尊闻阁王”王韬跋。杨引传序言中说“六记已缺其二”。王韬曾说少时(公元1847年前)曾读过这本书,可惜没有抄写副本,流亡香港时,常常怀念它。王韬在1849年为尊闻阁版作跋中没有说少时曾见过全本。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于《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便来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实为后人伪作。
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
《浮生六记》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沈复的《浮生六记》被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材所收录。
沈复的《浮生六记》的部分篇章被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材所收录。
沈复的《浮生六记》的部分篇章被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材所收录,名为《童趣》。
沈复的《浮生六记》的部分篇章也同时被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材所收录,名为《幼时记
趣》。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
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著《浮生六记》自传体小说。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闺房记乐】【闲情记趣】【浪游记快】【坎坷记愁】【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浮生六记》名句18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1.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2.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3. 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4.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