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的句子文言文【精彩3篇】

心寒的句子文言文 篇一

人生如雪,不经意间化作了一地寒冰,冰封了心中的温暖,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寂寞。这一刻,我感到心寒至极。

曾经以为,世间万物皆有温暖之处,可眼下却似乎只剩下了无尽的冷漠。人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冬天的寒风,冻得我不敢再去信任,不敢再去相信。我曾以为朋友是可以倾诉的温暖港湾,可如今只剩下了虚伪和背叛。曾经的知己,如今的陌路。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世间的冷漠让我感到无比的孤独。我曾以为爱情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可如今只剩下了无尽的伤痛。曾经的恋人,如今的陌生人。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感到无处可逃。每一天都如同一天,每一个人都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独特的存在感。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世人都看轻我,我便看轻世人。”

心寒的句子文言文 篇二

世间的冷漠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破了我的心,让我感到心寒至极。

曾经的友情如今只剩下了一片残酷的现实。我曾以为朋友是可以相互扶持的,可如今只剩下了利益和利己主义。曾经的兄弟,如今的陌路。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世间的冷漠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吹散了我的幻想,让我感到孤独至极。

我曾以为爱情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可如今只剩下了无尽的伤痛。曾经的爱人,如今的陌生人。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感到无处可逃。每一天都如同一天,每一个人都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独特的存在感。这种心寒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满则破。”

心寒的句子文言文 篇三

2020届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一)

(课外及课内外比较)

1.(威海)(二)阅读下面语段心寒的句子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心寒的句子文言文;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10. 结合本段文字的中心观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答案】9. 行为是由自身做出来的,无法掩饰。 10. 要注意一言一行,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提高品德修养。【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行发于身,不可掩也”句中“发”意思是“表现”,“于”意思是“从”。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10题详解】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的观点“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众多的少数,能够聚成多数;积累细 小,便可成为巨大。指道德修养要从小事做起。据此理解作答。

2.(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心寒的句子文言文?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心寒的句子文言文?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心寒的句子文言文!(自《临川先生文集》

(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

【注释】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燔:焚烧。睽:背离,不合。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解舟:退居江湖。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

16. 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远离家乡 B. 谋官不顺 C. 财物受损 D. 身体不适

1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 自 度 不 能 数 十 日 亦 当 得 一 官 以 出 但 不 知 何 处 耳。

18.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19. 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20. 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答案】16. D 17.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 “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写出了王安石想见到孙少述的急切心情,体现友情的深厚。 19. (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摆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 20. 朋友要相互关心: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

【解析】【16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到京师已数月”可以看出他远离家乡,“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可见他谋官不顺;“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可以看出他财产受损。故理解有误的是D.

【1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某 自 度 不 能 数 十 日 亦 当 得 一 官 以 出 但 不 知 何 处 耳。”翻译为“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故此断句为: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词语的赏析。“亟往造之”意思是“极速赶往造访少述”,“亟”意思是“极速”写出了王安石急于想见到少述,可见两人感情深厚。据此作答。

【1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句中“遂”意思是“于是”,“置”意思是“备办”,“剧”意思是“痛快”,“抵”意思是“到了”。该句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20题详解】此题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两文中都表现了两人的交情深厚,当王安石在逆境中还不忘给少述写信,希望他不要过分担心自己,告诉我们好朋友要互相关心。当王安石为官时,虽然来往不多,但两人的交情并没有断,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据此作答。

译文:(甲)少述(孙侔,字少述)先生:我来到京城已经有几个月字,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船也被火烧了,自己生活所用的器物也都被烧了,唯一没有被烧的就是我这个人罢了。人大多有不如意的时候,难道只是我吗?但是先生您喜爱我的善良淳厚,大概也想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是否安好,所以到了这里。什么时候能够相遇,以此来减轻我愁苦的心情呢?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述,千万保重。

(乙)孙少述,一字正之,和王安石交情最为深厚,所以王安石《别少述》中 有一句诗写到:“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他们的感情大概如此。 等到王安石做了相国,几年不再相见,人们都认为两个人的交情就此背离了。但是少述并不这样认为。等到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宰相后回来,经过高沙。少述恰好闲居在这里。王安石于是急忙前去拜访,少述出来迎接他,只是相互安慰,两人都忘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显达。少述于是挽留王安石,设酒宴款待他,两人痛快地谈论文学,直到天黑才散去。王安石说:“此次被罢官之后我就将退隐江湖,恐怕没有机会与你再见面了。”少述说:“这样的话,那我就更不去与你告别了。” 两人分别是,必然若失,都流露出依依 不舍的神色。此后,人们才知道两位先生的君子之交情(情谊)是很难揣测的。

3.(安徽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染:熏陶,沾染。与:赞许。狎:亲昵,亲近。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_________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__________

(4)不私于物 私:__________

(5)今则不然 然:__________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____________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____________

15. 【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6. 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答案】13. (1)这里表示原因 (2)感到痛心、遗憾 (3)希望 (4)用私情 (5)这样 14. (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15.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16. 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解析】【13题详解】考查文言词汇的解释。结合句子的含义理解词语即可。

【14题详解】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悉:全。(2)亲爱:亲近重用。

【15题详解】考查文本内容理解。甲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文,陛下贞观之初,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轻亵小人,礼重君子。直接影响立身成败。

【16题详解】考查词语的含义。“唯善是与”出自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善就是美德。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砥砺名节,不私于物,符合“善”的标准。

【参考译文】[中国~@*教#育出&版网]【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乙】:君子立身为人,成败

关键之一在于所处环境的影响。陛下在贞观初期,励精图治,注重名节,不存私欲,乐于施与,亲近重用君子,疏远贬斥小人。现在却恰恰相反,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疏远君子是敬而远之;亲近小人,是轻信重用。太近就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太远就不知道别人的正确。

4.(南京市)【古诗文阅读】

梦赏心亭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

[注]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伤心长春草,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几希:很少。未央:未尽。春草:指离愁。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金瓯:指国土完固。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4.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

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 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5.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____________

6. 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__________”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______,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4. A 5. 示例: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诵,而真正用心欣赏的很少。 6. (1).用实心办实功 (2).骚人赏 作者只是怀古伤今,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悲叹。(如认为“大赏”,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4题详解】考查理解词语意义。“玉树音”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暗含统治者昏庸误国。所以选A。

【5题详解】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重点词语:游:游历。真赏以心:真正用心欣赏。

【6题详解】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赏”有表层欣赏和深层欣赏。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而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作者怀古伤今,感叹昏君误国,朝代更迭乃深层欣赏。

【参考译文】:赏心亭,是江南美丽可以欣赏的地方。古往今来游览的有很多。人们眼里欣赏,嘴里吟诵,但是,真心欣赏的人很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千百年的信息,四十年朝代的兴衰,客人心中的悲伤之情未尽。伤心离愁,油然而生,迁客骚人共赏。自然太高如同虚幻,不如以实胜出。不如像王谢,在新亭宴饮,是欣赏。共同效力朝廷,光复神州是事实。在丘壑放飞心情,是欣赏,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是事实。用实在的心办实功,是两位高明的欣赏。政治清明,为时和赏,来补全国土完固的缺陷,为国家增寿,这是大赏,高明呀。赏心亭前有张丽华墓,一处欣赏必有一次告诫存在。

5.(宿迁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假:临时的,代理的。委质:归顺,归附。 葭萌:指葭萌关之战。推锋:手持兵器冲锋。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7.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8.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益州既定/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B. 素非关、马之伦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C. 遂与羽等齐位/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D. 明年卒/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为学》)

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 “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 “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 “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

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____________

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____________

11. 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7.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8. B 9. A

10. 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关羽在荆州听说了,恐怕一定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11. 黄忠是一名忠诚正义、英勇善战、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

【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的意思是:这一年(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既”分别为“已经”和“已经”;B.选项中的“素”的意思分别为“平常”和“白色”;C.选项中的“遂”分别是“于是,就”和“于是,就”;D.选项中的“明”都是“第二年”的意思。故选B。

【9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迁”在古代,即可以指升官,也指贬谪。“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指的是“贬谪之人”,不是升官之人。故答案为A。

【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常(经常)、冠(位于第一)、三军(全军)”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闻(听说)、悦(高兴)得无(莫非,该不是)”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1题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具体的描写和事件分析作答。本题从“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可以看出黄忠是一位对人忠诚、作战英勇、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荆州牧刘表用他作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了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等到曹操故克了荆州的时候,临时行赏一些将军,黄忠仍就任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先主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黄忠遂(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黄忠自葭萌关接受任务攻打刘璋后,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益州平定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对阵夏侯渊的部队。夏侯渊部是曹军的精英部队,黄忠仍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更是斩杀夏侯渊,自此声名大震,被升为征西大将军。这一年(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道:“黄忠的名望一向不能跟关羽、马超并列,现在让黄忠与张飞、马超、关羽等人同位,马超、张飞因为离得近,亲眼看见黄忠在益州的战功,因此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可能会对此不满,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刘备坚持说:“我自会加以解劝的。”因此黄忠最后得以与关羽等人齐位并列,赐爵为关内侯。死后被追封为刚侯。

6.(江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季布[来(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嫚(màn):侮辱。瘳(chu):(伤、病)痊愈。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B. 欲/以为御史大夫

C. 上默/然惭 D. 故/特召君耳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是( ) (2)贤( ) (3)恐( )

10.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____________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____________

11. 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8. C 9. (1). 这 (2). 品德高尚,贤能 (3). 担心,害怕

10. (1)樊哙又当面阿谀奉迎,想使天下陷于动荡。(2)陛下因为有一个人称赞我便召见我,(因为)有一个人诋毁我便让我回去。11. 事情:劝阻吕后讨伐匈奴;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性格:刚正不阿(直率、勇敢)。

【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C:“上默/然惭”在主谓之间停顿,应为:上/默然惭。故选C。

【9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是时殿上皆恐”翻译为“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是”意思是“这”。“ 人有言其贤者”翻译为“有人说他很有才能”,“贤”意思是“品德高尚”。“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翻译为“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恐”意思是“担心”。

【10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句中“面”意思是“当面”,“谀”意思是“谄谀逢迎”。(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句中“以”是“因为”,“誉”意思是“夸奖”,“毁”意思是“诋毁”。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中国^教@育出#~版&网]

【1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选段一写季布规劝吕后放弃攻打匈奴。选段二写了季布劝说文帝。两件事中“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和“上默然惭”都体现了他的正直,不畏权贵。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

7.(青岛市)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尔?”

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轨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金:金属。砺(lì):磨砺。便:安适。封事:指密封的奏章。违:过失、错误。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狱:案件

B. 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谤:诽谤

C. 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彰:揭示

D. 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弼:辅佐

11.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A.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 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2. 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

A. 何陋之有(《陋室铭》)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C.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13.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 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 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 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14.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____________

(2)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

____________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D

14. (1)(金属)经过冶炼锻造成为武器(器具、工具),人们就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待。(2)皇上曾经询问所有大臣:“魏征和诸葛亮比,哪个更贤能?”

【解析】【10题详解】B. 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谤:立木以示纳谏,称“谤木”。【11题详解】A项和例句“以”的用法一致,解释为“按照”。B.因为。C.拿、把。D. 连词,表修饰。

【12题详解】例句“封事,谤木之遗也”是判断句。B句也是判断句。A. 宾语前置。C. 介宾短语后置。D.省略句。

【13题详解】由原文内容:岑文本说:“诸葛亮兼有将相之才,魏征不能和他相比。”可知D项错误。

【14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锻:锻造。宝:把……当做宝贝。尝:曾经。

【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

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说:“您不见金属在矿山有何珍贵,把它精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看作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您比作良匠而加以磨砺。您虽有病,还未衰老,怎能这样辞官呢?”

当时上书言事者多,有的不切实际,太宗厌烦,想予以驳斥,魏徵说:“古时设立谤木,想了解自己的过错。密封的上书,就是谤木制度的遗意吧!陛下想知得失,应当任其所言。说得对,对朝廷有益;不对,也无损于政局。”太宗高兴了,对上书言事者全都加以抚慰而后送走。

(皇帝)宴请群臣时,太宗说:“贞观之前,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进献忠告,纠正我的过失,为国家求长久利益,仅魏徵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比不过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赏赐给他们俩。太宗曾问群臣说:“魏徵与诸葛亮哪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有将相之才,魏徵不能和他相比。”太宗说:“魏徵履行仁义,以辅佐本人,想使本人达到尧、舜地步,虽是诸葛亮也比不过他。”

2020届中考文言文汇编(二)

(课内外对比)

8.(成都市)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康肃问曰:“单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共口,徐以构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B. 吾射不亦精乎(精湛)

C. 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D. 故不错意也(同“措”,安放)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车引之/介冑之士不拜 B. 以钱覆其口/醒能述以文

C. 而钱不湿/博学而笃志 D. 且秦灭韩亡魏/年且九十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 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B. 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 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D. 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8.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本领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

B. 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 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

D. 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

【答案】 5. A 6. B 7. B 8. C【解析】【5题详解】A.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6题详解】A. 代词,指代元方/结构助词,的。B.都是介词,用。C.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 连词,况且/副词,将近。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关键词语:虽:即使。易:交换。直:只是。故B正确。【8题详解】C项分析有误。乙文应是:卖油翁神闲气定对比康肃骄傲自信。

【译文参考】:【甲】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丙】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9.(天津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节选自《智囊》)

【注释】: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者名廉官。府治:府衙。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砾:小石,碎石。亟:急速,赶快。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文卷悉烬 悉:___(2)喝使归舍 舍:______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____________

15. 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3. (1)全,都 (2)房舍,住宅

14. 这木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15. 沈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悉”是“全,都”;“舍”是多义词,“房舍,住宅”的意思。

【1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固(本来)、何(怎么)、哉(助词,呢)”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5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从“亟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可以看出况钟勇于担当。这正是“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的具体体现。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成火灾的人是个小官员。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官员百下,大声叫喊让他回到房舍中。赶快亲自草拟奏折,尽全力把罪责归聚到自己身上,却不用罪责连累小官员,开始小官员自己知道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况钟(将事情)上奏给皇上,论罪被罚没傣禄。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 ,这就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恨的原因。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

10.(金华市)文言文阅读

洗心亭记(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弭:消除。槃(pan):回旋,弯曲。坌(ben):并,一起。榱(cui):椽子。墀(chi):台阶。虡(ju):柱子。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 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 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6.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7. 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8. 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5. A 16.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7. 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18. 示例:“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解析】【15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遗憾);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长,高/培养);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记述,写/立志);D. 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所以/原来)。故答案为A。

【16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的意思是:(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荆州吴地的风光山水,交织在一起如灿烂锦绣。故正确的句读是: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7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文本意境的理解。语句“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的意思是: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营造出了一种清朗的意境。并赋予“松”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月和松,表现了环境的清朗,景致的闲适。这也正是作者闲适心境的写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写“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目的,是通过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和忙于政务的人的感受,从侧面突出了山的雄奇与优美,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是说患得患失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也会消失。 “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但是从文章内容来看,“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重点在于写四周之景令人变得更加恬淡、纯净,所以用“洗心”更符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他并没有像吴均等人有隐居的思想。这也可以从他的《陋室铭》中看出。所以用“洗心亭”比用“息心亭”更好。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名气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接。

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蛟龙像藤一样蟠据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

然而,山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

11.(浙江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谏死,公遥为诔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来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释】安人:指张元忭之母。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杨忠慜(mn):明代大儒,谏臣。诔(li):致悼词。乙:读书时勾画记号。扮(fn):合并。

1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取《中鉴录》( ) (2)三月卒官( )

(3)安人怜之( ) (4)病以属公( )

16. 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____________

17. 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

(1)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____________

18. 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5. (1)于是,就(因此) (2)死,去世 (3)怜惜,怜爱 (4)同“嘱”,嘱咐,嘱托16. 张元忭就把灯点在帐幕中,等母亲睡了才开始读书,不让母亲知道。(意对即可)17. (1)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外貌描写),张元忭30多岁就已“白发种种”,究其原因,是张元忭为父亲“就逮”一事四处奔波、忧思烦愁,由此体现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2)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写,衬托出张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

18. 通过材料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诚于仁爱。一是孝悌。张元忭在父亲危难之时,侍之以往,为其讼冤,又归慰于家;对父亲的嘱托,牢记于心,对异母兄弟恩义隆备;面对母亲的怜爱,没有因此疏懒,而是“候母寝夜诵,不令母知”,尽是体贴。二是忠诚。张元忭在书堂讲习时,极其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认为为人之德事关国家治乱,所以谆谆教诲,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三是仁爱。张元忭在南阳道中见谷物丰收,百姓和乐,内心欢喜,同时他还惠施乡党族人,可见他对天下苍生心怀“仁爱”。

【解析】【15题详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卒”:死,去世。“属”:同“嘱”,嘱咐,嘱托。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6题详解】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公乃张灯幕中,侯母寝夜颂,不令母知。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乃”:于是,就。“张”:点。“候”:等候。“颂”:读书。“令”:让。

【17题详解】欣赏文句。首先要读懂文句大意。(1)“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白发种种”的原因,是“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也就是张元忭为父亲四处奔波的结果。答描写的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的意义。(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意思是见到此番景象后张太仆才喜形于色,对张公的表现大为称奇。此句明显是通过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态度对张元忭进行侧面描写,由此突出少年张元忭明辨是非和率真正直的性格特点。

【18题详解】题干要求结合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此题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谈即可。如可分析文章写出的张元忭的几种品质。对孝悌风尚的秉持、对忠诚品质的坚守、对仁爱观念的尊从。可从文章中举出具体事例证明。从张元忭的言谈行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的崇高追求。

【翻译】:张公(元忭)生来相貌古朴,身材魁梧,渐渐长大后喜欢读书。安人(张公母亲)怜爱他,劝他不要耽溺于勤奋苦读(而不能自拔)。于是他在(临时搭设的)帷幕中点灯,等到母亲夜里就寝后才读书,不让母亲知道(而担忧)。少年时(9-14岁之间),意气方遒,常常随口就谈论时政得失,评论人物得失。张太仆(张公父亲)故意挫败他的傲气,(常常对他的评论)置之不理(回答)。恰巧遇到(朝廷上)杨忠愍因为直言纳谏而牺牲,张公远在家中为他写了悼词,他慷慨陈词,泪流而下,沾湿了衣襟。(见到此番景象)张太仆才喜形于色,对张公的表现大为称奇。张公曾经读到朱熹《格致篇》一文,对文中句子勾画并且深切思索……张公有异母弟弟两人,张太仆病重时就嘱托张公照料他们。张公履行了长兄为父的责任,对两个弟弟关心备至,恩义隆重。张公平常在家,吃掉落的米粒,衣服洗洗补补(反复穿),然而其家中所买东西分给宗亲族人时,(分给自己的)远远不及(分给)别人的。这是因为张公品性善良,德行赶得上古人的水准。

12.(德州市)(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幽潜:指幽居避世。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2. 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3. 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 无复有人看花来者。

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4. 翻译下面句子。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 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2. B 13. D14. 然而,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或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15. 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解析】【12题详解】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解答时,先明确题干中虚词的含义。本题干中“以”的解释为“因为”。A为了;B因为;C认为;D用。故选B。

【13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明确题干中句子的句式。本题干中的句式为被动句。文言句式“……者”、“……也”为判断句式,所以A.B.C三项均为判断句式,D为被动句。故选D。

【14题详解】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语句翻译的时候,要紧扣关键词语,把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多音节词语。根据文言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使语句通顺流畅。本题干中把握关键词“然”:然而;“以”因为(或凭借);“重客”:贵客;“则”:那么;“竟”:终究。并注意翻译出太史后省略的“身份(或名望)”。

【15题详解】考查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篇文章把荒凉的慧庆寺玉兰和热闹的虎丘寺玉兰做了比较,名满吴中的虎丘寺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慧庆寺玉兰却在荒凉的寺院中越来越茁壮,这使作者感慨很多。揭示出认识事物要靠自己的观察,不可被表面的虚名所迷惑的道理,同时也告诚人们要完成人生的大使命成就一番大事业,须隐才藏智,才能任重致远。这篇散文借物喻理,以慧庆寺玉兰与虎丘玉兰作对比,明为写花,实际上是写世事的不平。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慧庆寺离阊门有四五里的距离,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人居住。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之间,秀水朱彝尊先生租了几间僧人的住房,在这里著书立说。朱先生曾是旧时的太史官,很有名望,又是江苏巡抚宋公的贵客,宋公常常来登门拜访。于是苏州的上层人物由于巡府所看重的客人这层缘故,带着美酒佳肴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于是慧庆寺玉兰的名声,一时间大为著称。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有两百多年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所以那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过去并无二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13.(济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选自《古文笔法百篇))【注】骥:千里马.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养

C.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7.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 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中~国&%教*育出^版网]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C.句意为:(千里马的)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部显现出来。见:显现。ABD.正确。故选C。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对文言虚词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而”,表转折,却,但是,然而。句译:听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A.而:表转折,却,但是,然而。句译:别人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你却不恼怒。

B.而:表示修饰。C.D.都是表顺承。故选A。

8.【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错误,乙文段阐述了人才应如何发展自己,并未洋溢着作者的不平之气,而是洋溢着作者对人才应培养自己才德的期望。ABC正确:故选:D。

9.【答案】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4.(自贡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叔向贺贫》)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节选自汉·刘向《新序·节士》)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戎狄怀之 怀:归服。 B.假贷居贿 居:储积。

C.以亡于楚 亡:死亡。 D.有馈鱼于郑相者 馈:赠送。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B.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C.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D.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向认为贫不可怕反倒值得祝贺。当韩宣子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时,他却表示祝贺。

B.叔向认为贫而修德可以避免灾难。栾武子虽然不富有,但他宣传德行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使他免于灾难。

C.叔向认为恩德和恶行会影响子孙。桓子放纵,但因栾武子的恩德而得善终,怀子修德却因桓子骄奢获罪。

D.叔向认为重要的是德行而非财富。卻昭子虽然势力强大、深受宠幸,但不修德行,最后身死、宗灭。

【答案及解析】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亡:逃亡。

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所以其停顿为: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故选:D。

12.A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A.有误,韩宣子因为贫穷而忧愁,因为自己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而忧愁。韩宣子没有因为与叔向名位相同,却没有叔向富有而担忧;BCD.正确。

【参考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有人送鱼给郑国的宰相,他不接受。有人问:“你平时爱好吃鱼,为什么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眼,何贺之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2)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解析】(1)句中重点词:若,如果;忧,忧愁;患,担心;吊,忧虑。句意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2)句中重点词:受,接受;禄,俸禄,官职;食,吃。句意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15.(淮安市)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汝曹:你等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龙伯高:名述,字伯高。杜季良:名保,字季良。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谨敕:谨慎端整。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申 父 母 之 戒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非学无以广才 意与日去

乐人之乐 数郡毕至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_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

11.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答案】申/父母之戒 【解析】谓宾之间断开。

8【答案】使……增长 离开 以……为乐 全,都

【解析】“广”、"去"源于《诫子书》重点字词,需要关注“广"的使动,“乐”源于《醉翁亭记》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毕”源于《口技》: “群响毕绝”。

9.【答案】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解析】“以”需要译为“来”,注意“修身”与“养德”的翻译。

【答案】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解析】注意“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

【答案】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解析】“常”译为“常常、时常”,“为"译力“替",“是以"按句式译为“这是……的原因”, “效”译为“效法、效仿”,以上均能在课内文言《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治水必躬亲》重点字词中找到。

10.【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11.【答案】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 “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相关文章

爱和被爱很简单的句子(最新3篇)

平静的眼神,淡淡的微笑,始终彰显着我们的坚强,可有谁知,坚强的背后,是碎了一地的心,似黄昏后的残阳,美得那么凄凉。梦中流水浮着灯,你是否便是我要寻找的那个人,我是否是那个可以伴你一生的良人,若是,为何...
句子2015-09-04
爱和被爱很简单的句子(最新3篇)

形容长白头发的唯美句子 赞美白头发美的句子【精简3篇】

1、巨阙啸西风离歌送归鸿当时少年头已作白发翁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爸爸的头上有了白发,那不是白发,那是爸爸为了家所付出的辛劳。4、白发苍苍的侍仆一面坐在那里打瞌睡,一面静...
句子2015-03-04
形容长白头发的唯美句子  赞美白头发美的句子【精简3篇】

提醒别人不要太强势的句子(经典6篇)

提醒别人不要太强势的句子 精选36句1. 高调做事是一种职责,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2. 女人,一辈子最大的依靠是自己,别相信婚外还有真爱!别相信男人可以依靠一辈子。如果真...
句子2013-04-08
提醒别人不要太强势的句子(经典6篇)

有关情感的哲理句子大全(精简3篇)

有关情感的哲理句子大全 精选137句1. 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狄德罗2. 你的冷漠让我知道。我的微笑在你眼里只是无理取闹。3. 宽容是最自私的行为,因为只有宽容才...
句子2012-07-09
有关情感的哲理句子大全(精简3篇)

守纪律遵规范的句子(优秀3篇)

守纪律遵规范的句子 精选126句1. ? 没有纪律,就既不会有平心静气的信念,也不能有服从,也不会有保护健康和 预防危险的方法了。2.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3. 自觉遵纪守法,享受自由人生。4. 自...
句子2015-04-05
守纪律遵规范的句子(优秀3篇)

对不尊重人的句子【优选6篇】

对不尊重人的句子 精选32句1. 社会就像一棵爬满猴子的树,往上看都是屁股,往下看都是笑脸,左右看都是耳目。2. 也不喜欢磨磨唧唧,又或者其实已经有了决断,但就不说,最后再抛出来。3. 不会尊重别人的...
句子2013-05-01
对不尊重人的句子【优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