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句子和故事【推荐3篇】
孝顺句子和故事 篇一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表着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下面是一些关于孝顺的句子和故事。
1. 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只有懂得孝顺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孝顺不仅可以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我们应该用心去倾听父母的话语,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3. 孝顺是一种责任。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回报他们的爱,让他们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
4. 孝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只有懂得孝顺的人,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5. 孝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一种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尊敬和孝顺父母,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底线。
故事一:感恩的种子
从小,小明就非常懂事孝顺。每天放学回家,他总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为爸爸倒水。小明的父母非常感动,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母。
小明上初中后,他的学习压力变得很大。他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做作业,几乎没有时间陪伴父母。父母看到小明这样辛苦,非常心疼,但他们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支持他。
终于,小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小明的父母陪他一起来到学校。在楼下的校门口,小明突然向父母鞠了一躬,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父母看着眼前这个成长为大人的孩子,内心充满了骄傲和感动。他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小明懂得了孝顺,也明白了家庭的重要。
故事二:护送老母亲
王大明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每天早上,王大明都会来到母亲的房间,帮她洗脸、梳头,然后慢慢地把她扶起来,搀扶着走到餐桌旁。
有一天,王大明接到了一个工作电话,说他需要出差一个星期。他明白自己必须去完成这个任务,但同时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会有困难。
于是,王大明决定请假一天,专门去找一个能够照顾母亲的人。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护工,把所有需要注意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在出差的那一周,王大明每天给母亲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他还告诉母亲,他会尽快回来陪她。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感到非常的安心和温暖。
当王大明回到家时,母亲已经恢复了健康。她告诉儿子,自己在儿子的关心和护工的照料下度过了一周,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满足。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只有懂得孝顺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尊敬和孝顺父母,为他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孝顺句子和故事 篇三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钱氏家训》等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家风,中华文化的缩影,文明的延续。
今天,【聚缘君】就与大家分享一些古人的家风故事、警句箴言。愿这些故事和语句,能够让优良家风世代相传。
关于家训的这些名句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释义:对于一碗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2.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
释义:父子之间要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慈孝就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3.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释义:告诫后代们要勤于读书,尊师重道,要讲求礼仪,懂得谦让,和朋友邻居要和睦相处。
4.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陆游家训》
释义: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5.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王阳明家训》
释义:告诫孩子们要听话,勤于读书,孝顺友爱,谦恭有礼,有节制。不要说谎贪利,不要任性斗气,不要苛责别人,但要自律。不能盛气凌人,要有容人之量。
6.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曾国藩诫子书》
释义: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关于教子的这些古诗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
【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 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祝愿他早传捷报,得胜归来。
五更读书示子(节选)
【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
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
时来出手苏元元。
? 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责子(节选)
【东晋】陶渊明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 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了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符读书城南(节选)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节选)
【唐】白居易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为焚身火。
? 白居易在诗中劝导年轻人“少干名”“少求利”,并把“名”“利”比作“锢身锁”“焚身火”,教育他们廉洁做人,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而言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监税
【宋】杨万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离。
学须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争进非身福,临民只母慈。
关征岂得已,垄断欲何为?
?
杨万里的次子将去安仁这个地方做“监税”官,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诗人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教育儿子为官要做到几点:不要留念和牵挂家庭,要专心一意为国家办事;要注意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虚名不谋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争权夺利;要爱惜民众,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税搜刮百姓。关于教育的这些故事
●孟母三迁:选好环境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搬家三次,直到搬到了学宫旁边,孟子在此学到了朝廷上鞠躬行礼进退的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适宜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楚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却没有给儿子孙安留下什么财产。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回乡耕种,不要谋求官职,如果庄王一定要给封地,那就选择寝丘——那是出了名的贫瘠之地。孙叔敖认为封地不肥,子孙不得不勤恳节俭,慢慢积累,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好方法。
●不售烈马:诚信是金
北宋时期,谏议大夫陈省华发现儿子陈尧咨把家里一匹烈马卖了。那匹烈马野性难驯,众多驯马高手都拿它没办法,卖给别人只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危险和祸害。他训斥了儿子的行为,并找到买马的商人,把真实情况告诉他,退了钱,将马牵了回来。
●祖昌教孙:因材施教
南北朝时期的祖昌,是主管土木工程的高级官员。他的孙子不爱读书,常常被儿子骂。祖昌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不对。从此,祖昌常常把孙子带去工程现场。孙儿对大山大河、田野村庄和各种建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天文学知识,特别喜欢。于是,祖昌带着孙子拜访了天文学家何承天,跟其学习天文知识。这个孩子后来的成就大大超过了祖辈和父辈,他就是祖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