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近义词
束之高阁的近义词有:不了了之,悬而未决,束之高屋,束在高阁,束置高阁,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置之高阁,置若罔闻,置诸高阁,束之高阁[shù zhī gāo gé]的解释: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出自:《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束之高阁的近义词详解
-
1
不了了之
- 拼音:
- bù liǎo liǎo zhī
- 解释:
-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 出处:
-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
2
悬而未决
- 拼音:
- xuán ér wèi jué
- 解释: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出处:
-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
3
束之高屋
- 拼音:
- shù zhī gāo wū
- 解释:
- 同“束之高阁”。
- 出处:
- 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
4
束在高阁
- 拼音:
- shù zài gāo gé
- 解释:
- 同“束之高阁”。
- 出处: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
5
束置高阁
- 拼音:
- shù zhì gāo gé
- 解释:
- 同“束之高阁”。
- 出处:
- 清·江藩《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
6
漠然置之
- 拼音:
- mò rán zhì zhī
- 解释:
-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 出处:
-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
7
置之不理
- 拼音:
- zhì zhī bù lǐ
- 解释:
-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 出处:
-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
8
置之度外
- 拼音:
- zhì zhī dù wài
- 解释: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 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
9
置之高阁
- 拼音:
- zhì zhī gāo gé
- 解释:
-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出处: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10
置若罔闻
- 拼音:
-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释:
-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 出处: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11
置诸高阁
- 拼音:
- zhì zhū gāo gé
- 解释: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出处:
-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束之高阁的反义词
掌上明珠 爱不释手
“束之高阁”单字解释
束 之 高 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