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案【精彩6篇】
伶官传序教案 篇一:初识伶官传
伶官传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以讲述伶人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为主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创作特点和传承意义等方面,介绍伶官传的重要性和魅力。
伶官传产生于中国明清时期,起源于民间的伶人传说和历史事件。伶人是古代戏曲演员的称呼,他们以扮演各种角色、唱念做打、展现丰富的情感和技巧而闻名。伶官传以伶人为主角,通过讲述他们的传奇经历和艺术成就,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无畏和艺术天赋。伶官传通过讲述伶人的故事,既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又传递了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伶官传的创作特点独具一格,既具有戏曲的表演特点,又融合了小说、历史和传记等多种元素。它以戏曲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展现了伶人的情感和形象。伶官传的剧本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既有悲剧的悲凉和痛苦,又有喜剧的欢乐和幽默。它的唱腔婉转动听,念白抑扬顿挫,做功表现了伶人的技艺和身手。伶官传的创作还注重历史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又有伶人个性的鲜明刻画。通过这些艺术手段,伶官传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美感的世界。
伶官传的传承意义重大,不仅对于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于观众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伶官传通过讲述伶人的故事,传递了人生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同时,伶官传还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以古代伶人的形象和艺术成就为基础,通过创作和演出的方式,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后人,推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伶官传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它通过讲述伶人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传递了人生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伶官传的创作特点和传承意义,为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提升,以及观众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伶官传的研究和传承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重视伶官传的保护和传承,让它继续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发光发热。
伶官传序教案 篇二:伶官传的艺术魅力
伶官传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讲述伶人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为主线,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展示了伶人的情感和形象。伶官传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剧本创作、表演技巧和美学审美等方面。
伶官传的剧本创作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伶官传的剧本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既有悲剧的悲凉和痛苦,又有喜剧的欢乐和幽默。剧本中的角色形象鲜明,个性丰满,既有伶人的聪明才智和勇气,又有伶人的悲欢离合和人生抉择。剧本中的唱腔婉转动听,念白抑扬顿挫,通过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艺术美感和想象力的世界。伶官传的剧本创作还注重历史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个性鲜明的伶人形象,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
伶官传的表演技巧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伶官传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展示了伶人的情感和形象。伶官传的唱腔婉转动听,念白抑扬顿挫,通过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展现了伶人的技艺和身手。伶官传的表演还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形象的展示,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细腻的表演,将伶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伶官传的表演技巧还包括音乐和舞蹈等元素的运用,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丰富了伶官传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伶官传的美学审美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伶官传通过讲述伶人的故事,传递了人生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伶官传的美学审美还体现在对于艺术形式和艺术表达的追求。它以古代伶人的形象和艺术成就为基础,通过创作和演出的方式,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后人,推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伶官传的美学审美还体现在对于观众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欣赏伶官传的艺术表演,观众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感受到艺术的美和人生的智慧。
总之,伶官传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通过剧本创作、表演技巧和美学审美等方面,展示了伶人的情感和形象,传递了人生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伶官传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于戏曲演员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于观众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伶官传的保护和传承,让它继续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发光发热。
伶官传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虚词:原,函 , 告,抑,本。
B、一词多义:与,归,易,告。
c、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 夜呼,东出,
3、 能力目标:
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二、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 (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三.讲解:
(一)思考第一段: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2.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2)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例证法
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3)重点字词:
原 -- -- 名词用作动词,推究,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 ━ …… 的原因
(4)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容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二)第二、三段
(1)由时间理出过程
庄宗李存勖(885━926)父亲晋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庄宗多少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
908年(23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
912年(27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
923年(38岁),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926年(41岁),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动)
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3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告:祭告,祷告。
盛:装。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3)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夜,东:名作状。夜:在夜间。// 东:向东。
②“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4)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 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
此句用了正反对比。
抑-- --或者。
本—— 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三).学生齐读第四段,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翻译。结尾一句,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于:被动。
所: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的短语。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
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时间 事件 结论 教训
908年 (23岁) 受命继志 祸智
盛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患勇
(得) 忧劳可以兴国 常多
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积困
盛衰之理 于于
伶官传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让学生了解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感受文章气势旺盛、波澜起伏而又平易自然、简约凝练的语言。
4、让学生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文章气势旺盛、波澜起伏而又平易自然、简约凝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
二、整体感知
生读文章。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据又是什么?
三、文本探究
1、学习第1段
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比较: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然亦乃人事也。
2、学习第2段
这一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明确:矢
这一小段又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作者是如何写晋王赐矢的?
重点分析“尔其无忘乃父之之志!”
庄宗又是如何对待这矢?(请找出相关动词)这表现了什么?
动词:受、藏、请、盛、负、纳
为完成父命,尽心尽力。
3、学习第3段
第3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庄宗的成功之盛和失败之衰,以及分析了他成败的原因。
如何写庄宗成功之盛的?(请找出相关动词)那一句话最能表现?“可谓壮哉!”
又是如何写庄宗失败之衰的?连续短句的运用,让我们感到庄宗的气势斗转直下。那一句话最能表现?“何其衰也!”
二者的鲜明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情感的表达上)
明确:表达了作者“叹惋”之情。
回到文首“呜呼”,奠定“叹惋”的感情基调。
作者所分析庄宗成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中心论点具体的阐释。(投影相关材料)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他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4、学习第4段
重点理解句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呢?
明确:①照应题目
②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投影北宋当时现状的资料)
③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加强文章的针对性,也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四、课堂小结:
古人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要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能玩物丧志,重复古人的错误和悲剧。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名句。
2、学习此文后,根据你所得到的启示,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观点,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为议论文。
伶官传序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
2.学习根据史料提炼出观点的方法。
3.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很多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1.作者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励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三、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2.找出文中名句。
①满招损,谦得益。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找出文中观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4.熟读课文。
四、掌握重点词语及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1.补充注释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②函梁君臣之首。
函,原指木匣子,这里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2.词类活用: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动词→使动。
亡,使……亡,动词→使动。
②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名→状语。
③仓皇东出。
东,向东,名→状语。
3.句式(被动句)
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即被天下人嘲笑。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联系已经学过的《六国论》,想想史记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解答课后练习四。
二、分析论证结构。
文章开篇就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论点。之后引史论史,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议论分析,对史实进行评论,从中总结历史教训,以古讽今。
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义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从而表明“成则由人”的道理。然后写庄宗大功告成之后不思进取,宠信伶官,国家由盛而衰,最终众叛亲离,被乱箭射死的惨状,证明“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引人深思。
三、分析史论的特点。
任何一种文体都会不断发展变化,史记也是如此。最早的史论,指史家在史传后所写的一段评论性文学,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汉中》中的“赞曰”等。后来慢慢扩大到凡是就史实生发议论的,文章均称为史论。
从本文及以前学过的《六国论》等文可看出史论的特点:
1.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2.介绍史实的目的是以史实做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3.叙述史实一般比较概括简练。
4.常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3段
2.积累相关词语。
伶官传序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钩玄提要,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
难点: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三、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创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
四、题目解说
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有何作用?
明确:
①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
②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及凯旋而纳之”这几句话中哪些动词用得好?
明确:
“受”“藏”“遣”“告”“请”“盛”“负”“纳”等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的形象,以及其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及“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3、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4、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
不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相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明确:
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明确:
文本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或议论,都是具有对比性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7、“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①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②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③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8、文章题目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但文章很少直接提到伶官的事情,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观点一:没有文不对题。欧阳修写作《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讽谏北宋统治者。而有关伶官的事情在《伶官传》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叙述,本文不需要重复。
观点二:有点文不对题。庄宗的衰败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来评述国家兴盛衰败的道理,虽然《伶官传》中详细地叙述了有关伶官的内容,但在这篇文章中,也应该简要地叙述一些有关伶官的事情,让读者更明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七、中心思想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之盛衰取决于“人事”,“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比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八、写作特点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以叹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引人深思;多采用对仗工整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气势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叙庄宗成败之事,语势猛升陡降;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于大起大落之中引出教训,文章于此戛然而止。
九、补充资料
书序
“书序”作为古代序文的一种,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伶人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十、总结全文
本文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布置作业
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取一句,说说它对你的启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的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________,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________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风波迭起,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________。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老年欧阳修________的宣告。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者鼓吹置之度外置身事外
B、缔造者激励置之度外置身事外
C、缔造者鼓吹熟视无睹超然物外
D、传播者激励熟视无睹超然物外
3、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4、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C
2、D
3、A
4、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而”字拍案叫绝。
解析:
1、上句的落脚点是欧阳修的宦海经历和心态的变化,下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只有C项起到了连接前后句语意的作用,故选C。
2、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缔造者:一般指对创建某个组织、有形的无形的群体甚至国家等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根据语境,应选“传播者”。鼓吹:①宣传提倡。②吹嘘。激励:激发鼓励。根据语境,应选“激励”。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根据语境,应选“熟视无睹”。超然物外:①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②泛指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语境强调老年欧阳修挣脱社会秩序束缚,追求心灵自由,应选“超然物外”。故选D。
3、画框句中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可改为“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或“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二是语序不当,“带来的”作定语,修饰“束缚”,故应将“社会秩序”和“带来的”交换位置。只有A项全部改正了错误。故选A。
4、此题要求“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就是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而”带来的表达效果。所以,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