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点》教案【精简6篇】
《小雨点》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小雨点》教案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雨点》这首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1. 儿歌欣赏:学生听儿歌《小雨点》并跟随节奏拍手。
2. 歌曲学唱:学生跟着老师学唱《小雨点》。
3. 手工制作:学生用彩纸制作小雨点,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播放《小雨点》儿歌,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听儿歌:学生再次听儿歌,同时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感。
3. 学唱歌曲:老师逐句教唱《小雨点》,学生跟着老师学唱,注意发音和节奏。
4. 制作手工:老师给学生分发彩纸和剪刀,学生按照歌词中的描述,制作小雨点的形状,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5. 表演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小雨点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且在歌曲伴奏下,跟着节奏摆动小雨点。
6. 总结:老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
1. 对于儿歌的欣赏:学生能够准确听出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能够跟随节奏拍手。
2. 对于歌曲的学唱:学生能够准确地学唱《小雨点》,发音准确,节奏感强。
3. 对于手工制作:学生能够按照歌词描述,制作出小雨点的形状,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4. 对于表演展示:学生能够在歌曲伴奏下,跟着节奏摆动小雨点,展示出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节奏感。
5. 对于总结: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理解和感受,展示了对儿歌的理解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雨点》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小雨点》教案
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雨点》这首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儿歌欣赏:学生听儿歌《小雨点》并跟随节奏拍手。
2. 歌曲学唱:学生跟着老师学唱《小雨点》。
3. 手工制作:学生用彩纸制作小雨点,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4. 合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模仿小雨点的落下过程。
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播放《小雨点》儿歌,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听儿歌:学生再次听儿歌,同时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感。
3. 学唱歌曲:老师逐句教唱《小雨点》,学生跟着老师学唱,注意发音和节奏。
4. 制作手工:老师给学生分发彩纸和剪刀,学生按照歌词中的描述,制作小雨点的形状,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5. 合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雨点,其他学生模仿小雨点的落下过程,增强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6. 总结:老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
1. 对于儿歌的欣赏:学生能够准确听出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能够跟随节奏拍手。
2. 对于歌曲的学唱:学生能够准确地学唱《小雨点》,发音准确,节奏感强。
3. 对于手工制作:学生能够按照歌词描述,制作出小雨点的形状,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4. 对于合作游戏:学生能够分组合作,模仿小雨点的落下过程,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5. 对于总结: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理解和感受,展示了对儿歌的理解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小雨点》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小小雨点》,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
2、练习清晰的咬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小小雨点》,曲调流畅、活泼,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雨中情景。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二、乐句完全相同,第四与第三乐句基本相同。八分音符的运用使乐曲更显活跃,充分表现了小雨点的轻巧、可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2、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3与4半音的音准。
2、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 复习歌曲《音阶歌》。
2、 认识八分音符。
三、新授: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1、 导入:边讲歌词边板画
2、 范唱:
①看录像听范唱。
②师范唱。
3、学习歌词:
(1)看歌读歌词。
(2)随音乐按节奏读词。
(3)再次欣赏范唱。
(4)学唱歌词。
4、 学唱歌词旋律。
(1)老师范唱歌曲旋律。
(2)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旋律。
(3)教唱歌曲旋律。
(4)学生随琴随老师唱歌曲旋律。
5、 再次填唱歌词(中速、活泼地、轻巧的)
四、音乐拍手出教室。
《小雨点》教案 篇四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准备:
1、自制卡片式图谱,其中?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 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过程: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 滴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帮助幼儿理解“?”的含义,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师:有问号的地方我来唱,你们唱,好吗?记住在我唱完四句话后你们再唱,行吗?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小雨点》教案 篇五
设计意图
一次游戏课上,孩子们正玩得带劲,教室外面忽然下起了雨,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发出了“噼啪噼啪”的响声,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学着雨滴的声音,有的还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模仿雨滴的姿态,这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设计了这节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学会用象声词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通过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树叶、荷花等图画若干,字卡“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各一套。
3、幼儿人手一份胸饰(树叶、小屋、荷花、窗户等图案。)
活动过程
一、音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聆听下雨,观看画面。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
“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得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1、欣赏课件片段。
设疑:“小蝴蝶在做什么?它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①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
②寻找小雨点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
幼儿思考并总结:树叶上、铁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③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么呢?”
幼儿讨论、总结: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和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更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小雨点》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尝试仿编儿歌,体验下雨时的快乐景象。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倾听了故事小雨人儿
材料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出示PPT一,引起学习兴趣
·看,谁来了?小雨点爱跳舞,看看今天它到哪些地方去跳舞了?
二、分句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PPT二:小雨点,下呀下:
提问:
1、瞧,小雨点跳上什么地方?
2、小雨点跳上屋顶,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跳上屋顶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三:提问:
1、小雨点又跳到哪里去啦?
2、小雨点跳到雨伞上,也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它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PPT四:提问:
1、小雨点真调皮,看现在它又到哪里去了?
2、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仔细地听听。
3、小雨点跳进池塘里,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
2、引导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3、对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说儿歌内容,幼儿——说象声词;再交换。
四、仿编儿歌
1、小雨点到许多地方都发出了好听的声音,真有趣呀,想一想,小雨点还会到什么地方跳舞?
2、出示PPT五,启发幼儿:山顶,石头,小树,小花,小河,大树等。
3、教师仿编儿歌:如:跳到树上沙沙沙,引导幼儿模仿。
4、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五、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