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优质6篇)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一

梅兰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京剧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艺术,我设计了一堂以《梅兰芳学艺》为主题的艺术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梅兰芳的图片、京剧剧照等。

2.音频设备:播放经典京剧片段。

3.小道具:如京剧面谱、服装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片段,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梅兰芳和京剧。

2.学习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通过课件和讲述,向学生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让学生了解他是如何从小学习京剧,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宗师的。

3.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剧种特点等。通过播放经典京剧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4.欣赏京剧表演

通过播放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片段,让学生欣赏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并分析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5.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段京剧片段进行模仿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

6.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并表达对梅兰芳和京剧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梅兰芳和京剧的了解程度、对京剧表演的欣赏能力等。

2.通过小组活动中的表演,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通过这样一堂以《梅兰芳学艺》为主题的艺术课,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艺术,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二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瑰宝,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成为了一代宗师。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艺术,我设计了一堂以《梅兰芳学艺》为主题的艺术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3.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播放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片段和京剧的介绍视频。

2.课件:包括梅兰芳的图片、京剧剧照等。

3.小道具:如京剧面谱、服装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片段,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梅兰芳和京剧。

2.学习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通过课件和讲述,向学生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让学生了解他是如何从小学习京剧,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宗师的。

3.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通过展示京剧的剧照和介绍视频,向学生介绍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等。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4.欣赏京剧表演

播放梅兰芳的经典表演片段,让学生欣赏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并分析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5.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段京剧片段进行模仿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

6.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并表达对梅兰芳和京剧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梅兰芳和京剧的了解程度、对京剧表演的欣赏能力等。

2.通过小组活动中的表演,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通过这样一堂以《梅兰芳学艺》为主题的艺术课,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艺术,培养对京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

  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对策: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和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教学准备

  京剧录音

  一、 导入揭题:

  1、一段京剧。

  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板书,指导读好“兰”。书空注意是上下结构。

  2、

  简介梅兰芳: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他在舞台上扮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扮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吗?(京剧)那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梅兰芳学唱京剧)谁会读题呢?(指导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情况:为什么要学唱京戏?怎么学的?学的怎样?

  二、初读课文

  过渡: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学习了课文后大家都会知道的。请大家自身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学。

  2、读完的同学给课文标好小节

  3、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听仔细了哦!

  4、检查自学: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

  5、小评委,你们感觉他们读得怎样啊!(学表生自评,表示好的小朋友奖红苹果。)

  6、小组内自身分配合作来朗读这篇课文,最后请各个小组起来汇报,并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书写汉字

  1、请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请同桌互相学习“兰、芳、紧、或、者”五个字的笔顺和书写注意点。

  3、认识新的偏旁。

  4、当小老师指挥老师书写这些汉字,边讲笔顺边讲解书写的注意点。老师范写。

  5、学生在书上描红。

  6、在习字册上书写这些汉字,并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通过看京剧扮演片段,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一下京剧,对京剧有了感性的了解。由此发生了想了解主人公的学习兴趣

  14梅兰芳学艺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什么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能用“终于”说话。

  3、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联眼神的刻苦、辛苦。

  4、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5、写好本课中剩余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写好课文中的生字。

  难点:体会课文中梅兰芳学艺的刻苦、辛苦。

  对策: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难理解的词语协助学生朗读

  教学准备 实物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齐读课题)小朋友已经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把课文中的生字都读好!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小节

  1、那么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大家自身读一读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学习。同桌交流。

  3、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导朗读“神儿”)

  4、你知道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

  5、就因为这个,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6、说话练习: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或: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7师:讲述: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经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可是现在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戏的条件,所以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

  8、下面,谁来读这一小节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傅这么一说,梅兰芳是不是就放弃了呢?(不是)

  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来读好这句话。(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3、指导看图:

  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听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4、书上是怎么说的?再读一读,根据回答出示;他经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指名读句子)

  5、齐读这句话。

  6、哪个词语最能表示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他为什么要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呢?(为了练眼神。)

  谁来读这句话?

  7、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练习,师出示一实物。要求:眼睛不能眨,紧跟着老师的手。

  8、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9、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经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经常”)

  10、经过苦练,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灵活的好象心里想说的或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

  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说话吗?(不会)老师也不会,但是谁会的?(梅兰芳)梅兰芳真了不起!

  11、除了要练眼神之外,还要练什么呢?

  五、学习第三段

  1、就这样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出示)请大家好好的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他成了有名的京剧大师(什么是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领的人。)他怎会成为大师的?主要靠什么?(勤学苦练)最后他终于(强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所以他胜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3指导朗读(注意“终于”)

  4、梅兰芳女扮男装的风格和扮演艺术打动许多人,不只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出示图片)所以呀,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

  5、总结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 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 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

  (2) 指名认读词语。

  (3)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 教师范读。

  5、 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作业:

  1、 练读生字词。

  2、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 细读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 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 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4)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 口头扩词

  神()()()决()()()底()()()

  2、 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 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 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 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 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 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 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 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2、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体会梅兰芳的艺术魅力和伟大人格。

  3、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悟,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拜师学艺没有神儿勤学苦练

  没有动摇紧盯注视世界闻名

  2、指名说说本课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

  1、课文读通读准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先生演唱的京剧。播放《贵妃醉酒》。唱得多么动听啊,看,这是他演出的剧照,多么漂亮啊,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多么有神啊!

  可是梅兰芳刚学京剧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梅兰芳去拜师时,师傅是怎么说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解“唱戏的料子”。

  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那他是怎么苦练眼神的?

  出示自学提示: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交流: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

  (1)请小朋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可以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随着它的飞翔而移动,但头不好动。老师注意到好多小朋友的眼珠都在不停地转动,就要这样。

  (2)再请小朋友注视——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目光随着鱼儿的游动而移动,眼睛一眨也不能眨。

  (3)说说你的眼睛觉得怎么样啊?(交流)

  4、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这样练了多久?体会“日子一长”。

  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

  什么是“会说话了”?体会“会说话了”的意思。

  5、经过

  梅兰芳的成功来的容易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用“终于“说话。

  6、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成语,就是告诉我们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出示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8、愿小朋友向梅兰芳学习,从小苦练各种本领,长大成为京剧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大建筑师、特级教师等等,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

  三、书写指导

  1、出示:芳、紧、灵,指名认读

  2、教授新偏旁。

  3、分析字形,师范写。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四、课外作业

  去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相关文章

彩虹姑娘大班教案【优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彩虹姑娘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教案大全2016-09-01
彩虹姑娘大班教案【优选3篇】

安全教育课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教育课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安全教育课教...
教案大全2011-02-05
安全教育课教案【精彩6篇】

人有两个宝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有两个宝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人有两个宝教案1教...
教案大全2017-03-07
人有两个宝教案【优质6篇】

《我是小小清洁员》大班社会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是小小清洁员》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小小清洁员》...
教案大全2019-06-03
《我是小小清洁员》大班社会教案(最新5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案【实用3篇】

一、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初步理解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计算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
教案大全2012-06-04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教案【实用3篇】

大班主题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精简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题活动《好饿的...
教案大全2015-03-03
大班主题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