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推荐6篇)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一: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画画活动
引言:
创造力是幼儿发展中重要的能力之一,而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教案旨在通过画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其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鼓励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准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彩色铅笔和蜡笔。
2. 准备各种大小的画纸。
3. 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图片和绘画材料,如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等。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给幼儿展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图片,如美丽的自然景观或可爱的动物。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其中的细节,如颜色、形状和线条。
2. 激发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的细节,想象并描述他们自己心中的画面。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绘画实践:给幼儿提供各种绘画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和风格,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 分享和展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在分享和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欣赏能力。
5. 合作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合作绘画活动,让他们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的艺术作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交流和协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总结:
通过画画活动,幼儿得到了良好的创造力培养和表达能力的锻炼。他们在观察、想象和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同时,通过分享和展示,幼儿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此外,合作绘画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活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二:探索艺术世界的多媒体创作活动
引言:
多媒体创作是一种融合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媒体创作活动,引导幼儿探索艺术世界,发展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准备各种艺术材料,如彩色纸、丝带、珠子等。
2. 准备各种艺术工具,如剪刀、胶水、彩色铅笔等。
3. 准备音乐和音响设备。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给幼儿播放一段音乐和一段视频,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其中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的旋律和视频中的画面。
2. 激发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的艺术形式,想象并描述他们自己心中的艺术作品。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多媒体创作:给幼儿提供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绘画、剪纸、装饰等。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媒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 分享和展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分享和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欣赏能力。
5. 合作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创作活动,让他们共同创作一部小剧场或音乐舞蹈表演。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交流和协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总结:
多媒体创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作机会。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多种艺术媒介进行创作,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同时,通过分享和展示,幼儿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此外,合作创作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活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创造力的培养。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三
设计思路:
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许多用纸杯做成的各种形态的花,造型简单、颜色鲜艳,立刻吸引了我。我想到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差,不能完美表现一件作品,为了能让中班孩子在美工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围绕主题“好玩得纸”因此,我选择了本次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的《纸杯花》手工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2、能发现不同花朵的特征,发展比较性观察力。
3、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知道不同的剪切法可以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
难点:用不同的剪切法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活动准备:
1、花的图片若干、光盘。
2、纸杯花作品一幅、背景图一幅。
3、剪刀、纸杯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花的色彩和形态的美丽与独特。
2、教师出示做好的纸杯花,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教师并示范纸杯花的制作过程。
①幼儿共同欣赏教师制作的纸杯花。
②教师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怎样运用纸杯和剪刀表现花的不同形态。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剪法剪出不同花瓣。
4、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幼儿的不同剪法。
①幼儿制作纸杯花,教师巡回指导。
②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剪刀,并均匀的剪出花瓣。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小结。
①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背景图上,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②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活动中继续创作不同的纸杯花。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播放了各种形态美丽和色彩鲜艳的花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后非常兴奋,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花朵的特征,接着我又出示了许多教师自制的纸杯花,再一次吸引了幼儿,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在示范制作纸杯花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幼儿清楚的记住了制作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非常认真、仔细,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懒散的孩子也十分乐意的再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作品都非常美丽,我还将他们的纸杯花作品展示到了花园背景图上,让花园变得更加美丽,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发现蝴蝶翅膀大小、颜色、花纹都是对称的,理解对称的含义。
2、通过拼摆、绘画的方法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和花纹。
3、在创作时体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油画棒、一支胶水棒。
2、若干形状图片(偶数量),画有蝴蝶身体的白纸人手一份。
3、PPT《蝴蝶》,实物手工蝴蝶。
4、《梁祝》音乐;《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教师: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蝴蝶,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
称。
1、教师: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PPT)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
3、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图片,发现对称的秘密。
4、出示手工蝴蝶,让幼儿感受蝴蝶的对称。
三、师幼共同探索用各种形状以及对称图案来表现蝴蝶。
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个别幼儿上来摆蝴蝶翅膀。
2、进一步探索运用绘画对称的方法来装饰蝴蝶。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同时播放《梁祝》中"化蝶"的音乐。
五、展示和分享作品。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五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瓢虫、蚂蚁等昆虫,也喜欢观察它们,但他们对这些昆虫还不够了解,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太接触的昆虫,如七星瓢虫等。因此,此次活动围绕“秋虫”这一话题,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知道瓢虫是益虫,并能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2、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享受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瓢虫图片。
2、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谜面: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帮助幼儿梳理谜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可以从七星瓢虫的形状和花纹猜出来。
二、瓢虫作品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长得怎么样的?
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斑点,还有六条腿。
2、那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
小结:七星瓢虫专门吃害虫保护庄稼,所以是益虫。
三、幼儿学画——用绘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小瓢虫要去旅行,请你们来画一画。
七星瓢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七星瓢虫。
添画:他们到哪里去旅行。(草堆里、花园里、大树上、树叶上)
3、幼儿集体绘画。
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观察要点:
1)能否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2)是否能添画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结:小瓢虫真可爱,你们都画对了吗?它们的背上有7个小圆点,头上的一对触角,六条腿是对称的,画好左边画右边。
四、活动延伸——知道哪些虫是害虫。
你们还知道哪些虫是益虫呢?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组合勾勒出瓶和花的外形,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写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瓶一只;黄色、橙色雏菊各2朵,插入花瓶中放在桌子上,;写生板、纸、勾线笔、油画棒人手一份;幼儿范例一幅;;场景布置:桌上铺上深蓝色的纱巾,四周都撒上皱纹纸成的花瓣和少量的香水。
活动过程:
1、在桌子中间的桌上放置一瓶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在线上坐好。谈话:你看到了什么?
3、幼儿仔细观察,引导他们说出花和花瓶的特征。
(1)花瓶中的花有些什么颜色?花有什么组成?(花茎、花萼、花瓣、花蕊);这些花瓣长得怎样?我们来数一数一共偶几朵花?
(2)告诉幼儿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雏菊”,并丰富词汇“雏菊”。
(3)花插在哪里?花瓶是什么颜色的?花瓶是什么样子的?(说出花瓶的脖子、肚子、底座)
(4)请3、4位幼儿触摸、感觉花瓶的质感,闻闻花的香味。(光滑、有花的清香味)
(5)幼儿书空练习摸花瓶的外形。
(6)中二班小朋友介绍自己是如何画好“一瓶花”的。
4、幼儿尝试写生:一瓶花。
提出写生要求:
(1)一定要把你看到的实物花瓶和花用笔在写生板上画下来。如果你看到的是正面的花,那你就要画出正面的花,如果你看到的是花的侧面,那你就要画出侧面的画。
(2)先画花瓶,再画花茎和花。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置。
(3)画好后要从上到下,按照花瓶和花的颜色来涂色。
幼儿操作:
幼儿自由发挥,自由创作,教师不参与任何意见,多支持、多鼓励、夸奖幼儿。
5、作品展示。
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自由讨论。
教师帮助幼儿小结一瓶花的外部特点和创作技巧。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画了一瓶花,可是你们和花瓶中的花比一比,有没有发现谁的花瓶中的花多呀?你今天画了几朵花?你想不想把花瓶中的花全部都画下来呢?我们下次再一起来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