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推荐6篇】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主题:了解器官捐献并提倡器官捐献
教学目标:
1. 了解器官捐献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器官捐献的程序和要求;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提倡器官捐献,传播正能量。
教学重点:
1. 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2. 掌握器官捐献的程序和要求。
教学难点:
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提倡器官捐献,传播正能量。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视频资源:关于器官捐献的宣传短片;
3. 医学类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器官捐献宣传海报或播放一段器官捐献的宣传短片,引发学生对器官捐献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讲解器官捐献的意义(15分钟)
通过PPT课件,讲解器官捐献的概念和意义。强调器官捐献对于拯救生命和改善病患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Step 3:了解器官捐献的程序和要求(15分钟)
通过PPT课件,讲解器官捐献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器官捐献的合法性、如何成为器官捐献者、捐献者家属的同意、器官获取和移植的程序等。
Step 4:展示实例(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器官捐献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器官捐献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Step 5: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器官捐献的看法和态度,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体会和经历。
Step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
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与反思,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Step 7:课后拓展(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关于器官捐献的宣传资料,以提倡器官捐献,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
教学延伸:
1. 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学生对器官捐献的了解和参与。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器官捐献医疗机构,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器官捐献的实际工作和过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主题:了解器官移植并倡导器官捐献
教学目标:
1. 了解器官移植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器官移植的过程和技术;
3. 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传播正能量;
4. 提倡器官捐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了解器官移植的过程和技术;
2. 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传播正能量。
教学难点:
1. 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传播正能量;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视频资源:关于器官移植的宣传短片;
3. 医学类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器官移植的宣传短片,引发学生对器官移植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讲解器官移植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
通过PPT课件,讲解器官移植的概念和意义。强调器官移植对于挽救生命和改善病患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Step 3:了解器官移植的过程和技术(15分钟)
通过PPT课件,讲解器官移植的过程和技术。包括器官获取、移植手术的准备和操作、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等。
Step 4:展示成功案例(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器官移植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器官移植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Step 5:讨论与分享(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和态度,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体会和经历。
Step 6: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10分钟)
通过PPT课件,强调器官捐献对于器官移植的重要性,并提倡器官捐献,传播正能量。
Step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
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与反思,强调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Step 8:课后拓展(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器官移植的短文,以提倡器官捐献,并鼓励他们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
教学延伸:
1. 邀请相关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学生对器官移植的了解和参与。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器官移植医疗机构,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器官移植的实际工作和过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⒉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推荐
对肖邦弥留之际请求的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片、挂图。
拟定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⒈读通课文。
⒉学习生字新词。
⒊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⒈直接板书课题: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⒉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⒈带着疑问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⒉指名分节读课文。
⒊对课文内容质疑。
⒋再读课文,自我解决解题时所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分段。
⒈读课文,依据教师提供的事情情节发展分段。
⒉交流分段。
3、小结。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3课,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节。
⒈提问: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得祖国?
⒉自由读第一节,思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问题。
⒊指导朗读。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资料摘抄、教具):
教学挂图
教学基本框架(每个阶段师生活动的设想):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 精读指导
1、回答:我
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
(结合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五
教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指导学生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教学重点、难点:
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对于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刻画,文中却只有一句对他的语言描述,细心的你能快速找到它么?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祖国沦陷→离别祖国→思念祖国→难忘祖国
2、明确目标: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离别祖国,感受离别的动人场面
3、效果预期: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信心么?准备好了么?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离别的场景,
梳理全段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策略:默读课文2自然段这段写了告别的哪三个场景?哪个场景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1)赠送银杯
(1)(结合文中句子“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交流时引导学生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刻画了这个感人的场景。
补充时,学生交流出了“宁恋家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
(2)吟唱送别曲
(结合文中句子“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交流时拓展《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深化学生情感。
(3)老师叮嘱
师相机评点: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见解;你们能从课外资料中应证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这浓浓的师生离别情,爱国情读出来吧!
教师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任务二:
快速浏览第4段,肖邦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日夜思念?有感情地读一读,交流读书的感受,看看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作者是按照先总后分的叙述特点表达的。
指导朗读
三、检测导结:
想象肖邦的同学们离别时的画面是怎样的?试着写一写。
可以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几方面来写。学习作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吟唱送别曲 环境描写
离别祖国 老师叮嘱 神态、动作
赠送银杯 语言
【教学总结】
学完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一个长眠在异国他乡,灵魂却渴望回归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学生们同我一样,也一定或多或少会有感动。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揭题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抓住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学生初步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然后话锋一转: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离开呢?
2、带着问题初读探疑
让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无奈,通过从课内课外获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愤中离开祖国的不得已: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督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
3、深读课文,抓重点句
肖邦的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感,与他离开祖国前夕,他的老师和同学特地为他送行时的谆谆嘱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一个重点段,描写具体细致,情感渲染淋漓尽致。
4、讨论解疑、悟情
我抓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这几个“送别”场面,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从肖邦的神态、动作中体悟他满怀爱国之心、报国无门、远走他乡的无奈和忧愤,当然还有一份对祖国的`不舍。当《即使你远在他乡》的送别曲在课堂中响起时,我相信,学生此刻已经走进了肖邦的内心……这样,顺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异国他乡用音乐作为武器、拼命工作、忧愤而死的生活经历,就能理解肖邦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这四步,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肖邦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者,从而使学生对肖邦的敬仰之情达到沸腾的顶点,同时也使学生在心中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后,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波兰被外国占领,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爱国情怀极至的表现。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披文入情,因文悟道,以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冶想结合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是爱国情怀极至的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一请求。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雾霭、疾驰、催人奋起、呐喊、亡国、消逝、肺结核病
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
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邦:左右基本等宽。瓦:末笔是点。
驰:左窄而长,右宽而扁。亡:横要长。
催:范写。指出注意点。逝:注意笔顺。